第11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8-04-15 作者: 我是小民
第11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红卫、苇声决定不在村子里停留,两个简单吃了点饭,告别两位老人,拉着车子一直的出了村子。

出村不远就是一条岔路。

“往哪走?”王红卫看看苇声。

苇声也摇摇头:“你看着。”

两个想问问路,偏是吃饭的时候,没有人往来。猛可里看见老翁在村子里急急地往他们这边赶,并且一边赶一边招手。

“爷爷,您有事?”老翁赶来了,王红卫打招呼道。

“我当然有事!”老翁像是很生气,“这是你们的?”老翁手里扬着一毛钱。

王红卫脸上堆笑:“是的,爷爷。这是给您老人家留的饭钱。”

“这不是打我脸吗?”老翁把毛票往车子上一甩,胡子撅拱着,背起手来,转身倔倔的走了。

王红卫追上去,拉住老翁的手,陪着笑:“爷爷,您老人家不要生气。算我做错了,行不?我给您老人家赔个礼道个歉。”

老翁停下来,数落着:“你这年轻人啊!没出过门咋的?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门在外,谁没有作难的时候?人家来到咱家门口了,喝口茶、吃顿饭就要人家钱?村里的老少爷们知道了不骂我?”

苇声也走上来,笑道:“爷爷,消消气。说真的,这回出来,俺兄弟两个还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不懂咱江湖上的规矩。”

老翁给苇声说的一笑:“这也不是什么规矩。多少年来咱老百姓不是混穷日子过来的嘛,谁没出门在外跑过生活?谁不知道在外边混日子难?在外边混谁没受过别人的帮助?……”

老翁好像有很多感慨。

“爷爷,您老人家教训的是。俺兄弟两个记住了。”王红卫紧握住老翁的手,十分诚恳的说。

“你们这是准备要到哪里去?”老翁问。

“我们正要找人问问呢,正好您老人家来了。”王红卫指着岔路口。

“往这边走。”老翁指着左边的路,“那天我出来拾粪,看见卖米的往这边走了。”老翁又指着右边的路。

“还有多远啊?”苇声问了一句。

“五里半。”老翁往前方指着,“先往右拐,再往左拐,有个岔路,还是往左拐,再拐,再一拐就到了。这是大路,远点。小路倒是近,翻过山去就到了……你们的车子不会爬山啊。”

老翁很诙谐,苇声、王红卫两个禁不住一笑。

天本来就短,又处在山窝里,王红卫两个来到“目的”地的时候,已近黄昏。

“就这几家人家啊!”苇声看看眼前的村子,一肚子失望。

这是个只有五六户人家的小村子。

王红卫也有些失望:“就这两个半人……唉!”

两个把平车停在村中心一棵楝树下,也不吆喝,一左一右蹲在平车前头抽起烟来。

“嗒,嗒嗒……”一个盲婆婆拄着根竹竿走过来。

“这是啥呀?”盲婆子的竹竿探到了平车尾巴上。

“是平车,您老人家小心点。”王红卫说。

“哦。是平车啊。”盲婆婆往一边闪了闪,伸手试探着摸向平车,“你们是干啥的?”

“换大米的。”

“换大米的?”盲婆婆停下来,喊起来,“小春妮她娘——不是换大米吗?换大米的来了——”

盲婆婆的声调又尖又高,相信这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所有在家的人都能听得到。

一下子围上来十来个人,都是妇女和孩子。

“咋换的?”“一斤半。”“还能少不?”“都是这么换的。”“一斤半就一斤半,就换点吧,喝米汤。”

买卖开张的倒是很顺利,但王红卫和苇声两个兴致一直不高,这家换七斤,那家换八斤,最大的一桩买卖才十斤,转眼各家都换过了,看看换下去还不到半口袋大米。

王红卫把粮食装上车,看看已经暗淡下来的天空:“早知道这样子,就不该在这里停,白白的耽误了这许多时间。”

“也是,车子多少还得比原先重了些吧!”苇声附和道。

“这天就要黑了,到那里过夜去啊?”王红卫皱着眉头。

“甭管在哪里过夜,反正不能在这里过夜。”苇声说。

两个这正说着,过来一个女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白白净净的,扎着两条乌黑的小辫,看上去很不像山里的人。

“你们……到俺村里去不?”女孩子试探着问。

“你们村?这不是你们村啊?”王红卫问。

“俺村在那边。”女孩子指指旁边的那座山。

“你来这里干什么来?”

“走亲戚来——俺姥娘(外婆)生病了,俺娘叫俺来看看(看望)她,俺来了两天了。”女孩子口齿伶俐。

“你看……天都快黑了。”苇声抬头看看天。

“不是有月亮吗?没事,路不远——你们要去,我带你们去。”

王红卫“哼”的轻笑一声:“你们那里……得比这里大些吧?”

女孩闪闪眼,干干脆脆的:“这个你放心,你们去了,我负责都给你换下去。”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就去!”王红卫下了决心。

女孩浅浅一笑:“先说下,路可不太好走。”

王红卫不以为然的说:“能有多难走?去就是了。”

女孩又是一笑:“那……你们等一小会,我去给姥姥说一声,马上回来。”

路确实不太好走,绕着弯的爬缓坡,还坎坷不平。

“没有大路吗?”走了一阵子,王红卫忍不住了,问。

“这就是最大的大路了。”女孩一直跟在后边帮着推车子,“就因为路难走,多少年没有换大米的到俺村来。”

原来如此。

月亮已经升起来老高,山路上铺满银白的月光。

“俺老祖宗也不知认的哪一根筋——人家都住在山底下,就俺住在半山腰,出来进去可不方便了!”女孩抱怨着,“这可好了,女孩子都往山下边嫁,男孩子一个个都找不上媳妇儿。”

“你呢?”苇声和女孩几乎并了肩膀在后边推车,禁不住扭头问。

“我啊!”女孩撩一撩刘海,“嫁人吗?嘻嘻,我倒想嫁到城里去……这事还早呢,认命吧!”

来到一处较平坦的地方,王红卫放下车:“歇一会,反正是晚了。”

苇声趴在王红卫耳边,小声说:“我憋了一路子了,得撒尿去。”

王红卫瞅瞅女孩:“我也是。要不是这小妮子跟着,我早就……”

两个来到附近一僻静处,王红卫笑道:“秦卫生,我看这小妮子倒是很不错,要不,咱拐回去,给你当媳妇去——我要不是有了五可,还真没这样的好心让给你。”

苇声说:“你这家伙,真是缺德鬼!光天化日之下拐人家小姑娘?好歹也等到人家长到**八大姑娘家了再动这个坏心不迟。”

王红卫指着苇声骂道:“还说我缺德,你也不是个好东西!”

苇声嘶嘶的笑起来:“不瞒你说,这小妮子我也真看上了,一路上我都偷看好几回了。”

王红卫又骂起来:“你还真不是个好东西,要不是我跟着,说不准你早把人家那个了!”

“我有你说的这么流氓吗?”苇声忽然想起什么来,一把抓住王红卫的手腕子,“说!你是不是已经把五可……那个了?”

王红卫呵呵一笑:“就是那个了,你能怎么着?我们可是你情我愿。”

苇声说:“我就知道你小子狗窝里搁不住油饼。”

继续往前走,山路坡度小了些,该是快要到村子了。苇声心里藏着鬼,时不时偷眼瞅女孩,女孩似有察觉,只是低头推车子,并不理会。

“哎呦!我的乖——乖!”苇声一个走神,脚底下给绊了一下,跟着踉跄了一步,再控制不住,一下子趴倒在地上。

女孩惊呼一声,回过来扶苇声:“光拉车不看路,想啥呢?”

王红卫听见在前边哈哈笑起来,苇声拍拍膝盖上的泥土,不好意思的:“没想啥,没想啥。”

女孩也忙着给苇声拍打,又抓住苇声的手看,朝手心里吹了两口气,不无关切的:“没搓破吧?疼吗?”

苇声把手缩回来,自嘲的道:“哪能啊!我又不是娇小姐——皮厚着呢!”

“脸皮更厚!”王红卫在前边取笑着。

“你看,这都怪我,非要你们到我们这里来。”女孩歉意的说,“也快到了,呶,前边就是。到家我给你烧盆热水焐一焐。”

王红卫和苇声往前边看,月光底下,前边不甚远是有一个小村落,有几户人家的窗口透着昏黄的灯光。

路越往前越平坦,女孩不再在后边帮着推车子,她走到前头去,一直的把王红卫和苇声带到自家的院子里。

“娘!娘!你出来看,看谁来了?”女孩朝着锅屋喊,女孩的家人正在锅屋里喝汤。

锅屋里有个女人答应着走出来:“你不是明天回来吗?咋这会子……”

女人看见院子里站着的王红卫和苇声,停下不说了。

“这是我从山下边领来的换大米的。娘,快点再烧汤,给人家喝,我也饿了。”女孩催促着。

“大婶,我们有干粮,有碗面汤给我们喝就行。”王红卫急忙说。

“好好好,你们稍等会,我这就烧汤。”女孩的娘转身又进了锅屋。

女孩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出来围着平车转圈玩,那个小弟弟还爬到平车上往下跳。

“你再跳,回来我揍烂你!”女孩一把把小弟弟抓住,咬着牙教训道。小弟弟做个鬼脸,蹬蹬蹬蹬跑出去了。

女孩的娘很快把面汤烧好了,顺便把王红卫带来的干粮馏了一下。女孩从屋里搬出来个马杌子往当院一放:“就在这里吃吧。”

女孩又到锅屋不知给娘说了句什么话,就听锅屋里“当当当当”一阵刀剁案板的声音,少顷,女孩端出个小黑碗来:“给,菜来了。”

王红卫这才想起竹篮里带来的腌苤蓝来:“我们有菜。”起身要去拿。

女孩已经将小黑碗放在了马杌子上:“尝尝俺的咸菜,好吃不?”

王红卫、苇声脸对着脸各自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女孩则蹲在两人中间看着两个吃饭。

“好吃不?俺的咸菜?”女孩认真的问。

“好吃,好吃。”苇声连连点头,咸菜确实挺好吃,脆生生的,“这是腌的啥呀?”

“腌的洋姜。”女孩高兴了,“俺还给你们拌了花生油呢。”

“这顿饭你们卖多少钱?”苇声一本正经的,故意问了一句。

“不要钱!”女孩摇着头,“谁说要钱了?俺可没说。”

“要给你钱你要不要?”王红卫也故意问了一句。

“俺为啥要你的钱?”女孩不解,“俺又不是开饭馆的。”

正说着,有几个娘们嘁嘁嚓嚓走进院子来:“换大米的在哪?俺看看。”她们是听了女孩的小弟弟挨家挨户的宣传过来的。

“天黑了,看不见了,不换了,天明再来换。”女孩站起来。

“是湖西过来的?”有个娘们问苇声。

“是的。”女孩抢着答过去,“一斤半棒子换一斤大米,都是这样换的。”

“霞妮,你认得换大米的?”娘们转头问。

“认得啊!”女孩顺口答曰,“他们是……俺的亲戚,俺姥姥那边的亲戚——不是亲戚,谁来咱这里啊?正好给俺碰上了,俺就把他们生拉硬扯来了。回吧回吧,你们都回吧,回家簸棒子去,都簸的干干净净的,簸的不干净不给换。”

女孩连推加拥把几个娘们轰出小院子,回头把院门栓上了。

“谁跟你是亲戚啊?听你说的还真不像外人。”王红卫故意逗女孩。

女孩打个手势:“嘘——小声点。甭给她们听见了……不说是亲戚,她们不知在背后说我啥话呢!”

“这妮子真鬼!”苇声心里不由一阵赞叹,“多像我的梅燕啊!”苇声这时候想起梅燕来了:等回去了,说啥也得找机会看看我的小梅子、小燕子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