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算不清的账

2018-04-15 作者: 我是小民
第117章 算不清的账

王红卫屁股往路旁大青石一派,叫苦道:“妈的,累死我了,早知如此,我情愿不要媳妇一辈子打光棍汉子。Www.Pinwenba.Com 吧”

苇声屁股挨着王红卫的屁股坐在一起,笑道:“咋的?累孬熊了?”

王红卫掏出烟来,递给苇声一支:“是累孬熊了,来,搞一袋(吸支烟),歇歇脚再说吧。”

苇声接过烟,王红卫“嚓”一声把火柴点着,送过来,苇声一只手捂着凑过去,吸着了。王红卫一笑:“好家伙,学这么快!瘾君子的做派了。”

苇声自豪的一仰头:“看你说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王红卫拍拍苇声的肩膀:“兄弟,等娶了媳妇,因为这一口受了弟妹的气,甭抱怨是哥哥教的就行了。”

苇声眼睛一眯:“哪能呢?宁死也不能供出哥哥啊!”

兄弟两个说着笑话,有个中年男子走上坡来,王红卫招呼道:“老哥,来,唠一会?”中年男子停在平车旁,拍拍米袋子:“换粮食的?”王红卫点点头。“西边来的?”王红卫站起来,递过去一支烟:“是的,湖西来的。老哥贵姓?”中年男子接过烟:“免贵,姓韩,你俩呢?”“我姓王,他姓秦。”王红卫又问:“老韩哥府上何处?”老韩正要点烟,停下来,往右下一指:“呶,在那。”

老韩指的右下方山洼里错落分布着一片草房子,一个大体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

“跟我走吧,我们都正等着换大米呢。”老韩深深吸了一口烟,随即烟从他鼻孔里呼呼的冒出来。

王红卫看看苇声:“去吧?”苇声一点头:“去吧。”

该下缓坡,王红卫、苇声两个拉着车子走的快,老韩一溜小跑跟在后边。村子在右下方,路却是一直向左拐,拐着拐着,已经来到山脚下,再找村子,不见了。

王红卫把车子停下,向后喊道:“老韩哥,咋走?”老韩已经给落在四五十步开外,招着手:“等等,等等。”转眼撵上来,指着前边一座低矮的小山包,“过去就是。”

围着小山包又兜了大半个圈,这才来到村子里,都是些低矮狭小的草房子,狗头石垒砌的矮院墙,人家院子里、道两旁的树叉上、搭起的木架上挂的满是黄橙橙的玉米棒子。

家家院子里都有人在剥玉米粒。

“换大米的来了——都来换大米了——”老韩扯起喉咙在村子里吆喝起来。

陆陆续续围拢来一些人,基本上都是些娘们家。“大米咋换的?”“一斤半棒子一斤。”“一斤半啊?”“少了不行?”“不行。”这个摇头那个摇头,随即走开,站在远处叽叽咕咕的说话。

老韩吆喝了一圈回来了:“咋回事?没人啊?”王红卫说:“来了,又都走了。”“又都走了?都说啥了?”“都嫌贵。”“嫌贵?一斤三两还嫌贵?白给啊?熊娘们家,净想好事!”老韩骂了一句。王红卫一诧:“老哥,不是一斤三两,是一斤半。”老韩说:“斤半啊,无怨呢!山外边不都是一斤三两?”王红卫笑一笑,往西边一指:“老哥,一斤三两的话在那边矿上就换完了……俺跑这么远路就是想多换点的。”老韩也一笑:“兄弟是第一回出门跑买卖吧?俺这虽说是山里,也不过刚刚进山,往年换的都是跟外边一个价,要换一斤半还得往里走。”“还得往里走?那就往里走。”王红卫把车袢往肩上一搭,招呼苇声一声,“咱走。”

这时候几个娘们又围拢来了。“队长,你跟人家说说,看看一斤三两行不?”原来,老韩是这里的队长。老韩说:“你们不都有嘴?非要我说。”有个黑脸娘们说:“你是男人啊,是队长哇,俺都是妇道人家,成天围着锅台转,见过啥世面?谁会说个话?”老韩说:“还说不会说话?难道这是放屁?”黑脸娘们一把把在身后站的瘦高个娘们拉过来往老韩怀里一推:“是放屁,先让你家小孩的娘(指老婆)放个屁给大伙听听!”瘦高个娘们回头就骂:“你这个逼,有我啥事?”一群娘们都前仰后合的笑。

老韩抓住平车车把,对王红卫说:“兄弟,留步,留步。”

王红卫放下车子。

老韩递给王红卫一支烟,又递给苇声一支烟,对着王红卫说:“兄弟,我也知道你们不容易。要不这样,一斤四两,你看行不?要行呢,哥哥先说句妄话,她们的家我当了……”王红卫有点难为情:“老哥,说实在话,我都快累散架了,恨不得这就换了赶紧回家。可是……可是……这不是我们自家的,我们两个是受人所托,替人家办事,回去没法向人家交代啊。”苇声也说:“我俩都是知青,头一回出来……”

老韩一拍巴掌:“我就说,怎么看两位兄弟都不像是常出门跑买卖的人。既这样说,我不勉强两位,请自便。”说着往一边一让。

王红卫又把车袢搭在了肩上,一弓腰,回头朝站在车后的苇声招呼一声:“走。”苇声答应着,撅起屁股在后边推起来。才走了十多步,两个听见后边有个娘们抱怨,声音虽不大,听的却是清清楚楚:“你这当队长的,就不能多说两句好话?……你又不是不知道,俺奶奶都几天没吃任啥了(什么都没吃),就想喝两口清米汤……”老韩安慰似的说:“没见人家也有难处吗?你放心,老人家想喝清米汤一定让老人家喝上,老人家就这么点愿望咱还能让她达不到?回来我再上大路上等,相信肯定能等的来。”

王红卫停下来,回头对苇声说:“听见老韩说啥了吗?”苇声说:“听见了。”“我想换一点给她。”“你换不换我不管,又不是我岳母娘家的大米。”

王红卫向老韩招手,老韩跟上来。王红卫问:“刚才那个大嫂说啥?”老韩看看后边,压低声音:“兄弟,你听见了?不瞒兄弟你说,今天我是专门到路上等换大米的去的——我都等了三天了,你们这才是第一个过来的——为啥?就为刚才你听到的那个事,俺村里有个老寿星,九十多岁了,眼看就要不行,可就是不晏那口气,啥都不吃,只管念叨要喝清米汤……儿子儿媳妇都死的早,刚才说这话的是她的孙子媳妇儿……”

王红卫一摇手:“甭说了,老韩哥,你把那个大嫂喊来,我换给她,一斤三两……就是,实在不能多换,最多……五十斤。”

老韩一愣,随即激动的抓住了王红卫的手,摇着:“好兄弟,我替我们村里的老少爷们先谢谢你……我这就叫她,五十斤,她也换不了这么多,最多二三十斤。”

王红卫说:“好,只要不超过五十斤,要多少换多少!”

老韩面朝着后边的那群娘们喊:“他大婶,你过来,过来。”

从那边走来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女人家,个头不高,五官还算周正,头发乌黑,脑后的髻上盘着青丝线网兜(发髻兜)。

“大嫂,你要换大米,我换给你,一斤三两。”苇声认认真真的对女人说。

女人看看王红卫,又看看老韩。老韩点点头:“别声张,这个价只换给你自己。”

女人却出乎意料的摇摇头:“队长,这个价俺可不能换,俺不能难为了这个兄弟。”

王红卫诚恳的说:“大嫂,不难为,我也不换给你多,五十斤往里,再多了就不能这个价了。”

女人眼珠子转转,眼睛含笑:“既然大兄弟好心,我就换,不过呢,一斤四两我才换,一斤三两不换。”

王红卫正要说话,老韩抓住王红卫的手:“兄弟,就这吧。”转过头对着女人,“他婶子,你要换多少?快点,上家扛粮食去。”

女人答应一声:“好好,大兄弟,你等着。”急急地走了。

女人走了好一阵一直不见回来,老韩急了:“娘们家干事,扯秧子拉肚,就是不利索!这多久了?八个来回也得跑过来了啊……我看看去。”正说着,女人背着个口袋从胡同里转出来,来到平车跟前把口袋往地上一甩,擦着额上的汗,略带歉意的:“大兄弟久等了,就这袋粮食干的透,就是不太干净,我又簸了簸。保证没有一点杂质了。”说罢解开扎口袋的细麻绳,捧出来一捧给王红卫看。

玉米粒确实都籽粒饱满,像是一个一个精心挑拣出来的。

“过过称吧。”老韩说。

“麻烦了麻烦了,你看,我怎么忘了带秤了?”王红卫脑门子拍的啪啪响,连连跺着脚。

女人露齿一笑,不由得嘲笑道:“大兄弟,你可真菜!哪有做生意不带秤的?”接着又说,“你先别急,我去给你借杆秤来。”

王红卫不好意思的:“谢谢大嫂。麻烦您还得借个箢子(箢箕)来。”

女人来了,把秤交给王红卫,王红卫看看,摇摇头:“这秤我不认的。”苇声看看也摇头。老韩一伸手:“给我,我认得……不知兄弟信我不?”

王红卫爽朗一笑:“你就治(用秤秤东西)吧。”

老韩先把箢子称了,苇声帮王红卫把玉米倒进大箢子里,满满一箢子玉米,老韩称了称:“除了皮还有五十二斤半。他大婶,都换完?”

女人说:“换二十斤大米吧。”

老韩说:“二十斤大米,二十八斤棒子。多出来二十四斤半。来,先把二十四斤半倒出去。”

女人说:“队长,不慌。这二十四斤半还能换多少大米?”

老韩说:“改主意了?都换了?”女人说:“改了。”

老韩把秤放下:“这个,我得先算算。”蹲下来就要在地上列算式。王红卫张口就说:“正好十七斤半大米。”老韩看看王红卫,苇声笑着说:“他是当过生产队会计的,帐头子准着呢。”女人不禁称赞道,“还是有知识有文化好。”老韩笑着说:“这会子知道有知识有文化好了?头几年要你们上夜校学写字学算账,为啥还死活都不愿意跟着?”

女人笑道:“我不上夜校咋了?我没文化也一样知道这个大兄弟算的不对。”

王红卫急忙说:“绝对错不了……我还能糊弄你们?”

老韩正要站起来,又蹲下:“没啥没啥,好账算不折。我再算算。”用手指头画了一阵子,“十七斤半,一丝一毫都不差。”

女人说:“我说差就是差。”

老韩一瞪眼:“他大婶,这话你就不对了,你就是不相信人家也不相信我?”

女人格格一笑:“队长啊,你好糊涂——亏你还是跑过码头见过世面的人。一斤四两大兄弟就已经亏了,还能都按一斤四两算?那个二十斤按一斤四两,剩下的按一斤半。”

王红卫明白过来了:“不行不行。大嫂,我说过的话了,只要不超过五十斤就按一斤四两,再多了才按一斤半。”

女人纠缠道:“这都五十二斤半了,已经超过五十斤了。”

王红卫说:“不对不对,我说的五十斤是指大米,你说的五十二斤半是棒子。”

女人鬼鬼的一笑:“这不就对了?大兄弟你是文化人也不能都是你说的算吧?——甭管大米还是棒子了,反正过了五十斤了,咱就各当一半的家,那个二十斤你当家,剩下的这些我当家,就这么定了,要不,我就一点都不换了,大米还是你的大米,棒子还是我的棒子。”

王红卫反对道:“大嫂你说这话不讲理,咱是先讲明了的,你不遵守约定还害了我……”

女人脸一变:“好好,大兄弟,你在俺家门口却还欺负俺,俺不换了,一点都不换了,省得害了你。”说着就要倒粮食。

老韩一把抓住箢子系:“别争了,别争了。兄弟,你就吃点亏,依着俺弟妹吧。算算,算算,剩下的按一斤半,该多少?”

王红卫不满的说:“还有你们这么讹人的?我不算。”

“你不算俺自己算。”女人露出了胜利般的微笑,“队长,你算,快点算。”

老韩又开始列算式,笑道:“十六斤三两三,三三不尽。”

女人对王红卫说:“大兄弟,你是卖家,亏卖不亏买,对不?你就吃点亏吧,给十六斤半,行不?”

王红卫生气的说:“我不给你十六斤半,我就给你十七斤半,要不要拉倒!”

苇声在一边笑个不止,感叹道:“里里外外就这一斤大米的账,我都给你们算晕头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