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运用赞美的词语

2018-04-15 作者: 耿军
教孩子学会运用赞美的词语

赞美可不是“说好话”那么简单,事实上,它也需要一种良好的表达方式传达给被赞美的人。Www.Pinwenba.Com 吧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即使你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由此可见,会赞美也是会表达的表现之一。

案例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非常擅长赞美他人。有一次,他到邮局寄挂号信,邮局的人很多,忙成一片。卡耐基注意到,负责挂号的工作人员面露愠色,处理事务也显得心不在焉。卡耐基告诉自己:“平时他不是这样的态度,或许是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又或者总是单调重复相同的工作。不管怎么样,我必须说一些让他高兴的话,但首先我得先看看他有什么真的值得我赞美。”

卡耐基仔细观察后,想到自己应该说些什么。过了几分钟,轮到卡耐基了,工作人员不耐烦地等待卡耐基说出业务要求。没想到听到的却是:“我真的很希望有和您一样的头发。”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有点羞涩地说:“是吗?它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说着摸摸头发。

卡耐基笑着说:“我想你的头发以前更有光泽一些,不过现在也很好看。”工作人员听了之后,表情变得舒缓起来,显得很高兴,两人愉快地交谈起来。最后他谦虚地承认“很多人都夸我的头发”。

事后,卡耐基说:“我敢打赌,在这一天余下的时间,这位工作人员的心情一定很好,并且会和他的太太提到这件事。我还敢打赌,他一定对着镜子说:这的确是一头美丽的头发。想到这些,我也为他感到高兴。”

邮局工作人员的心情由“阴”转“晴”,全靠了卡耐基恰到好处的赞美。卡耐基先是指出工作人员一个显而易见的优点——头发,接着在对方说出自己头发问题时以退为进,适当地表示赞同,但又再次对他的头发进行了肯定,他这种以退为进的赞美方式,令对方感受到他的诚意,从而接受了他的赞美。

显而易见,正是卡耐基的会说话,才让赞美收获到好的效果。好口才令赞美如同春风拂面,令听者从中汲取力量,变得更加自信、饱满、善解人意。而在赞美他人的同时,孩子的内心也会受到鼓舞和感染,进而完善自己。而要达到这一切,就必须懂得赞美的技巧。

1 赞美要实事求是

过分夸大或使用过多虚假词汇的赞美,只会令人觉得虚伪、不舒服,甚至产生“自己愧对赞美”的感觉,进而对赞美者心生恶感。我们说,赞美无论大小都要符合实际。比如,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人,却偏要夸她“漂亮”、“美貌”,可想而知对方心里会多么不舒服,认为你在讽刺她。但是,如果她的服饰、谈吐很好,对这些进行真诚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2 赞美要态度诚恳

态度诚恳意味着赞美一定要发自内心,比如同样是夸奖一个人学识好,两种方法所收获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第一种:“久仰大名,小弟才疏学浅,请多关照。听说你文采很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第二种:“早就听人提起过你,说你文章写得好,讲课也受学生欢迎,我还说想找你好好‘切磋切磋’呢!”很明显,后者比前者更受人欢迎,它语出内心,听起来更真诚,从而引起被赞美者的共鸣。

3 赞美措词要恰当

同样是赞美一个人学习好,分寸如果没有掌握好,也会收到不同效果。例如,赞美孩子,可以说:“这个孩子真是懂事、听话,将来一定有出息。”这句赞美中,措词就比较有分寸,用“懂事”、“听话”、“有出息”进行“点题”,既说出孩子的优点,同时也显得比较含蓄。相反,如果说“这个孩子简直聪明,真是一个天才,长大后一定会有大出息,一定会出人头地”就显得夸大了,说话不给人留余地,根本不能使被赞美方信服。

4 赞美的语言要具体

赞美要是落到小处、细节,往往更能令人感动,这种赞美表达方式说明,你对对方的长处非常了解,并且很看重,从而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比如,如果一个大人逗引孩子:“阿姨好不好?”此时孩子如果不是泛泛地说“好”、“不错”等话语,而是运用具体语言,如“阿姨做饭好吃”、“阿姨悉心照顾我了”、“阿姨替妈妈接我回家”等,会使被赞美的人觉得——“孩子把这些事情都记在心里,真是太有心了”。

5 巧用间接赞美

赞美分直接赞美与间接赞美两种。一般来说,晚辈对长辈、年轻对年长,更适用于间接赞美。这是因为,对于比自己年龄大或辈分高的人,直接赞美的话,说得不当可能使赞美之词沦为奉承或讨好他人的工具。如果担心孩子无法立刻掌握赞美的技巧,不妨采用间接赞美的方式。使用间接赞美的方式,无论使用怎样的溢美之词,都不会显得露骨与肉麻,又能让对方更好地领会到孩子的“良苦用心”。

(1) 借用第三者之口:“第三方”给我们的感觉通常是比较公正的,通过第三方之口说出赞美之词,就变得委婉很多。被赞美方认为赞美方是出于真诚的,是发自内心说他的好话,才会领情并感激。家长可以起到榜样作用,比如,爸爸对孩子说:“你的小伙伴妞妞真不错,帮助你做手工。”然后引导孩子将这句赞美转述给妞妞,最后向孩子询问妞妞的反应,并提醒他:“你看你把爸爸的赞美告诉妞妞,妞妞是不是更高兴呢?”

(2) 抓住被赞美方的闪光点:赞美一个人,是要赞美他的优点。但是对于比较明显的优点,被赞美方早就习以为常,甚至有可能对赞美感到厌烦。这时,我们要引导孩子找出对方身上隐藏的、不太显眼的,甚至连他自己也未曾发现的优点。比如,赞美爸爸,妈妈可以有意无意在孩子面前夸奖爸爸的优点——“爸爸的手真巧,第一次安装家具就很成功”、“没想到爸爸居然一下子就猜出谜语了,真棒”……找到了“闪光点”所在,才不会使赞美之词如同“投水之石”一般悄然无息。与此同时,被赞美方也会因为孩子的赞美,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对孩子也更加器重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