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批评”的技巧

2018-04-15 作者: 耿军
让孩子学会“批评”的技巧

一提到批评,很多人就联想到声色俱厉,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批评,但这种批评非但收不到预期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Www.Pinwenba.Com 吧其实,良药并非一定苦口,批评也不一定严厉,说出对方的错误,并让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才是批评的真谛,这也正是人们将批评归为口才艺术的原因。

案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遇到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他看到一个男同学正用砖头砸同学,立刻制止了,并让他过一会去办公室。随后,陶行知先生向其他同学了解了事情有关情况。他回到办公室后,对打人的男同学说:“这块糖果是奖励给你的,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没有让我等。”接着,他又递给男同学一块糖,说:“我让你住手,你没有再打,说明你很尊重我,所以我还要将给你一块糖。”男同学接下糖果后,陶行知又递给他第三块糖:“我刚才了解了一下,你打人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这块糖是奖励你的正义感。”说到这儿,男同学惭愧地低下头,说:“校长,我错了,我不该用打人这种方式解决问题。”陶行知笑着递给他第四块糖:“这块糖是奖励你主动认错。好啦,我的糖发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在这次谈话中,陶行知自始自终都没有说过一句严厉的话,而是从正面角度将事情经过总结了一遍,帮助犯错的学生重新梳理了思路,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自觉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达到了与批评教育一样的目的,这才是批评的最高境界。

别以为孩子只是接受批评的一方,与批评他人“无缘”。事实上,孩子可以批评的对象很多,同龄人、比自己年龄小的人甚至是长辈,只要犯了错误,孩子都可以指出来。不过,在面对批评时,不同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比较敏感,感情脆弱,被批评后就会非常沮丧,甚至一蹶不振;有的人爱面子,被批评后就会火冒三丈,大发雷霆,特别是长辈,如果被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批评,还有可能恼羞成怒。为此,我们应当让孩子知道,批评与赞美一样要讲艺术——语言艺术,也就是说,为了使批评中肯贴切,有必要包装一下自己的批评。

1 对比比喻

黑白鲜明的对比,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当孩子和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件事,对方总是出错,这时孩子可以这么说:“你今天穿的衣服真好看,非常适合你。”这时对方会表现得很高兴,孩子继续说:“不过你也不要骄傲呀,从现在起你要稍微注意一下。我相信,你做事也能和你的衣服一样漂亮。”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批评,能够使对方自觉地将做事与形象联系到一起,以后再合作时都会认真对待。

2 正话反着说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在批评时使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反而可以突出批评的内容,让对方在最短时间内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比如,爸爸原本决心戒烟,结果又偷偷抽上了,孩子可以这么批评:“爸爸,我给你讲讲吸烟的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防小偷,你想啊,你老是抽烟,嗓子就不好,晚上总是咳嗽,小偷听到咳嗽声就不敢来了。第二个好处驱蚊虫,抽烟身上味道很难闻,血也会变味,蚊子和苍蝇肯定都躲着您……”孩子这番诙谐的反语一一道破了抽烟的坏处,相信爸爸一定会明白孩子的良苦用心。

3 借己道人

如果批评对象是同龄人或比自己小的人,可适当“暴露”自己的过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对方知道某种做法是错误的。比如,对方犯错后,孩子可以说:“你比我强多了,我以前也和你一样犯了相同的错,却没有意识到,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你比我懂事,勇敢,如果少犯一些错误的话,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这种“自我认错”的批评方式,会令对方产生认同感,对批评自然会接受了。

4 绵里藏针

这种批评方式关键是朦胧、含蓄。比如,对方扔纸团扔到外面,并且没有拾起来的意思,孩子可以说:“你扔纸团的动作真好看,纸团轻飘飘地‘飞舞’着,像蝴蝶一样。不过,如果让纸团飞舞后直接回到‘家’里就好了。”这一番话,没有一句批评之语,却完整地表达出批评之意,使人警醒。

5 抛出问题

有些时候,问题明明很明显,可是“当局者迷”,思考时往往会走入死胡同,提问在这时就起到指南针的作用。比如,对方看完书后,不把书放回书柜里,就摆在一旁,孩子可以这么说:“唉,有件事情我始终想不通……”对方问:“什么事情?”孩子这时皱着眉说:“你说,是先有书柜,还是先放上书,然后再打造书柜的呢?”这个看起来比较绕,却可以让对方在思考中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意识到没有把书放回原位,是不对的,没有任何理由辩解。以后再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就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而不是“一走了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