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说话时配合身体语言

2018-04-15 作者: 耿军
学会说话时配合身体语言

好口才固然需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身体语言能让交流更丰富,更有效。Www.Pinwenba.Com 吧美国经典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大家都很熟悉吧,这可是不少孩子的“最爱”,动画片中汤姆和杰瑞每天打打闹闹,非常逗趣,孩子们看得更是哈哈大笑。这个动画片为什么这么有趣,答案很简单,除了对白外,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等也是增分的项目。我们再来看看现实中的某个场景,在向对方叙述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时,是面无表情、静静地讲述,还是神采飞扬,手舞足蹈更让人兴奋呢?很显然,答案是后者。

案例

小杰和小刚都是科学迷,最喜欢看科学类的故事,看完后两个人都喜欢讲给别人听。这不,小杰刚合上书,拉着小刚跑到小区里,寻找“听众”了。

“你们知道吗,什么是电光火球?”小杰说,看到小朋友们摇摇头,小杰又说到:“电光火球不是闪电,它是一个等离子团,发生在雷雨天,真是太可怕了。”让他没想到的是,听到他的介绍,小听众们并没有表现得很惊讶。见此状,小杰有点急了,他一会挠挠头,一会急得乱挥手,可是小朋友们还是没有领会他的“苦心”。

这时小刚帮他解围了:“小杰说的没错,电光火球真的很厉害。”说到这儿,小刚的表情变得很神秘,指着对面的小朋友说:“你们知道吗,电光火球有的只有几厘米大(他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出一个圆形),有的直径却达到几米大(他用双手在身前画了一个大圈)。”小伙伴们被他的比划惊住了,连连发生感叹声。

小刚此时又皱着眉,摇着头,一手在胸前摆了几下说:“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威力都很大。”小朋友们被小刚的表情“吓到”了,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刚用食指上下指着前方,眼睛瞪得很大,说:“你想啊,电光火球,它既有电又有火,被电击这么一下(他做出被电击的动作,表情很痛苦),又被火这么一烧(又做出伸手挡火的动作,表情很痛苦),谁能受得了……”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被小刚这么一说,也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身体,接着又催小刚继续说下去。

说话的内容是同一个对象,大家都对小刚讲的很感兴趣,对小杰讲的却兴趣不大。难道是小杰说话不顺畅或口齿不清楚?当然不是,小杰发音很标准,声音响亮,不存在说话含糊的问题。那为什么他没有赢得“听众”的青睐呢?其实,原因就是小刚比小杰多下了一点功夫。他在讲述时运用了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比如,在形容电光火球的外表及威力时,他用手比划了大小,用表情和动作表示了人可能遭受到的痛苦,让小听众们对其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后面听到电光火球的威力时产生共鸣。小杰呢,只是单纯叙述电光火球的知识,缺乏趣味性,自然引不起小听众的兴趣了。

很明显,正是运用了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使小刚的叙述更受大家欢迎。身体语言就是有如此大的魔力,掌握这些“语言”的技巧,会为语言表达增色不少。

1 目光的运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把眼神运用好了可以“拢住”观众的心,让语言表达得更好。

(1) 前视法:视线平直向前并稍向上一点,中轴线设在中间观众处,以弧形照顾两旁,视线点最终落在后排观众的头部位置。

(2) 环视法:将目光缓慢地以弧形的轨道从左扫到右,再反方向扫过来,多用于场面较大或演讲开始时。

(3) 点视法:找一个好的位置,将目光大胆地集中于一点,并将感情融入目光中,这一方法可令观众接受演讲内容,并在产生疑问或不良反应时起到制止作用。

(4) 虚视法:即似看非看,这种方法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2 表情的运用

相对于眼神,表情给观众带来的感受会更直观一些。比如,自信的表情会增加观众的信服感,激动、激昂的表情能令观众受到鼓舞,沉重、凝重的表情令观众感到压力,喜悦的表情会令观众非常开心……这些表情增强了说话的感染力。孩子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表情配合言语左右他人的情绪。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一下微笑的运用。微笑是通用的语言,我们可以拒绝与人交谈,但无法拒绝他人的微笑。微笑就像是阳光,能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坚冰。除了悲伤的场合外,如果孩子拿不准该用什么表情与人交谈,用微笑准没错。

3 手势的运用

在说话时,恰到好处的运用手势可升华语言的感情,下面这几种手势是比较常用的。

(1) 仰手:手心向上,拇指张开,其余四指略微屈曲,多用于表希望、赞美、欢乐等。

(2) 竖拇指:将大拇指竖起,其余四指握拳,多用于表赞美、肯定、第一等。

(3) 手切:五指并拢,掌指伸直,像用刀切一样向斜下方劈下,多用于表坚决、果断等。

(4) 抚胸:五指自然并拢,双手一上一下放在胸前,多表感概、回忆等。

(5) 双手托起:双手掌心向上,五指张开,其余四指略微屈曲,多用于表肯定、赞美等,可用在演讲结尾处。

无论是哪一种手势,在运用时都不要将手臂伸得过直,以免显得动作僵硬。同时,手势一定要配合说话内容,比如在形容物体大小或程度时,都可以配合手势来说明,但手势与说话一定要同步,提前或滞后都会削弱手势效果,弄巧成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