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鼓楼

2018-04-15 作者: 西岭雪
第九章 鼓楼

鼓楼位于钟楼以西,城内北院门南段,为古代城市礼制性报时设施。清《咸宁县志》引元李好文《奉元城图》时,按曰:“敬时楼即今鼓楼”,可见元代已有。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在原址上建鼓楼,青砖基座,东西长52米,南北37米,基高7米,面积1924平米,从地平至楼顶高34米,楼基中有南北拱券门洞。楼呈长方形,上下两层,重檐三层,正面为七开间,进深三间,四周有走廊,建筑术语称之为“七间九”。

清时,楼上置大鼓,击鼓报暮,故称鼓楼。解放前,因年久失修,早已残破不堪,后于1953年和1958年两次整修,使其面目一新,与钟楼遥相呼应,晨钟暮鼓,昭示祥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