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院门

2018-04-15 作者: 西岭雪
第八章 北院门

北院门位于西大街东段北侧,南起西大街鼓楼,北至西安市人民政府,全长560米,宽15米,目前成为一条以经营小手艺品为主的商业街。Www.Pinwenba.Com 吧它西侧的化觉巷,有西安最大的清真大寺。

北院门的牌坊是我认为的最精美的牌坊。

大理石的牌面洁白晶莹,泛着玉般的光泽,以竹、荷、兰、梅等花木雕刻环护着“北院门”三个大字,两旁柱上对联颇有气派:“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五千年历史人杰地灵。”语气十分自豪。

一步步踏上牌坊下七级石阶,人仿佛变得高大,要与天地、与历史去接触,去探究。

牌坊前后,各蹲着两个石狮子,而四座狮子雕刻各不相同。有的背上背着一只小狮子,有的脚下又踏着一只小狮子,大的威严雄武,小的玲珑可爱,让人见了徘徊不忍离去。

北院门全长560米,宽15米,是西安最大的旅游商品街。它北对市政府,南通鼓楼,正处西安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清《咸宁县志》载:北院门在明代时称“宣平坊”。清代时,此街北端的巡抚部院衙门在北,称北院;西大街以南的陕甘总督部院衙门在南,称为南院。而“北院”门前的南北向街道就称为“北院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为避祸携光绪帝逃来西安,先住在南院,后移居北院。北院被称为行宫,成为当时的行政中心。跟随皇帝同来的王公大臣,也住在这一带,各省政府进贡的银两、物品也随之运进西安,不少银号、店铺应运而生,南、北院门一带盛极一时。直到民国年间,这里都还是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目前则成为以经营小手工艺品为主的商业街。

最喜欢看的,是那些小孩子的衣裳鞋帽,五彩的,绣着虎头、五毒、蝴蝶,浆得硬硬的,大概只好逢年过节穿上一次半次,但是可爱得紧,完全是上佳的工艺品。

还有各种各样的埙,绘了半坡壁画,线条简单,朴拙浑圆,虽然只是三两块钱的东西,却是西安的特产,只是可惜没有多少人认得;再就是书画作品,玉雕陶艺,毛笔宣纸……街道两旁的建筑,充满了明清风格。无论酒楼画庄玉店,名字都古朴趣雅,唤作“伊古斋”、“藏金屋”、“晴雨宜”、“近月楼”,且多出自名人手笔。

与书院门不同的是,这条街上的商品不够集中,种类也单薄,但是小吃很多,随时都可以坐下来大吃一顿。

由于这一带属回民居住区,沿街卖的都是回族食品。到了晚上,夜市开张,灯光璀璨,来人往往比白天还要多。

林月楼安家炒菜、来伊特特色小吃、老乌家甜食店、李家锅贴、一分利面馆、贾三灌汤包子、陕西第一碗牛羊肉小炒泡馍馆、老金家水盆羊肉、老安家传统糕点……最多的,还是烤肉店:冯家砂锅烤肉、特别特烤肉、兰家烤肉、海家烤肉、军娃烤肉麻辣烫……整条街香味四溢,让人挪不开步。

回民对吃烤肉很有讲究,素有“三必须”之说:羊,必须产自宁夏青海高原;牛肉,必须选当日现宰上等秦川牛的里脊肉;调料,必须选用南疆纯正孜然。但是这条街上的烤肉是不是真这样讲究,我却是尝不出来的,只知道反正这家不好吃那家,一一尝过也就饱了。

夜市通常6点钟上市,直到凌晨方散,是西安著名的不夜之地。怎么样,你要不要来尝一尝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