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并非豆类制品的豆制品——面筋和烤麸

2018-04-15 作者: 薛理勇
第三十三章 并非豆类制品的豆制品——面筋和烤麸

粮食作物可食用的种子、块根中的主要物质为淀粉。“淀”即沉淀,而提取淀粉的最原始和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含有淀粉的种子,如麦子、豆类、山芋、土豆等研磨成粉后在清水中用力搓洗,淀粉不溶于水,水浸后的淀粉比重大于水,就沉淀于水下,捞取后晒干为白色细粉,于是被叫做“淀粉”。

面粉是粮食,以吃为主。在面粉中加入大量的水搅成极薄的浆水,再煮开后就是极薄的浆糊。把洗净后的被单、衣服等刷上一层浆糊,晾干后的被单、衣服十分挺括,而下一次洗被单、衣服时,由于污渍大多在那层浆糊上,被单、衣服入水后,那层浆糊即被溶解,洗被单、衣服就省力多了,所以,古人或今天许多地方仍把洗衣服之类讲作“浆洗”。记得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指导员赞扬沙奶奶的唱词中即有“缝补浆洗全由她”。据说,不知哪一朝代的宫女希望得到更好的浆,就将面粉装入布袋中,再将布袋放入水中用力搓洗,大量的淀粉透过布袋缝隙渗到水中,而在布袋里留下了一些固态的物质,现代科学称之“非水溶性蛋白质”,古人则认为这是面(粉)的筋而叫做“面筋”。北宋学者沈括《梦溪笔谈·辨证一》:

予出使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

古人讲的钢与现代人讲的钢未必是同一东西,沈括所谓的“炼钢”就是炼铁。把锻铁与搓面筋相比较,实在有点“捣浆糊”,但沈括所谓“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现)”,讲的就是面筋的制作方法。看来,早在北宋,中国已有面筋了。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所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渍蜜食之。”看来,宋代时面筋已当作一种食品出现。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小麦》中有一段叙述:

面筋,以麸与面,水中柔洗而成者。古人罕知,今为素食要物,煮食甚良。今人多以油炒,则性热矣。

李时珍所称之“古人”,应该是更为古代的人,但至迟到了明代,面筋就成了一种常食。古人记录制作面筋时疏漏了一个步骤,就是忘了放盐。旧时作坊生产面筋,先将小麦磨碎后浸泡到一定比例的盐水中,然后靠人力踏踩,使面粉中的蛋白质与盐水结合后成为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再加入更多的水,以踩踏的方式搓洗去麸皮、淀粉,存下的就是面筋。做面筋是一体力活,1909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踏面筋》的配画文说:

面筋店里踏面筋,经日不怕脚指(趾)疼。

面筋虽好脚凹臭,奈何食者如不闻。

况有脚皮与脚屑,踏入面筋更不洁。

岂因无锡之人脚最鲜,故而面筋出名算无锡。

以前,江苏无锡有四大名特产品,即陆稿荐的肉骨头、锡惠山的泥人和金刚肚脐(是一种小的麻饼,形似寺庙中四大金刚外露的肚脐眼而得名),还有就是清水油面筋。于是,江南一带的油面筋大多号称“无锡油面筋”,犹如江南的湖蟹大多自称“阳澄湖大闸蟹”一样。

将得到的面筋搓成团后放入沸水中煮沸,就是水面筋,是炒素之类的菜馔中常用的配料,耐嚼,有弹性;将面筋搓成雀蛋大小,放入植物油中炸,会迅速膨胀成乒乓球大小、表面金黄、内心多孔的油面筋,也是菜肴中的重要配料。如将油面筋放入冷水中浸泡,油面筋会收缩到未炸前的大小,可以用于炒素,如与香菇合炒就是“香菇面筋”,是家常菜中最常见的。家庭中大多会在油面筋上凿一孔,将肉糜嵌到油面筋中,称之“油面筋塞肉”,既可以做汤料,也可以红烧。上海一种叫做“双档”的汤食、点心中就离不开“油面筋塞肉”。

今上海老城厢东门内有一条叫“面筋弄”的小路,据清代《光绪上海县续志》中讲,有一位叫薛二官的浙江平望人在这里开了一家面筋作坊。这里离城隍庙不远,那里的饭店酒家、马路小摊多使用薛二官的面筋,而小作坊的生产能力有限,于是又出现了多家面筋店,于是这里就被叫做“面筋弄”。

城隍庙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方,到这里游玩往往会待上半天或更长的时间,于是城隍庙有许许多多的小吃店、小吃摊,供应各种小吃、点心。后来这里出现了一种从家常菜改良而成的小吃,就是把一只油面筋塞肉和一只百页包放在一个碗内的汤食,称之“油面筋百页包”。这个名称太长,而油面筋塞肉是圆球形的,百页包是长条状的,令人联想到女根和男根,上海人还算文雅,就给其取了一个很经典的商品名称——“鸳鸯”。“一件鸳鸯”就是一只油面筋和一只百页包放在一起的一碗,既可解馋,也能充饥,美味可口,价廉物美。不久,城隍庙的许多摊点都供应“鸳鸯”。中国封建社会里演员叫做“优伶”,并规定乾、坤分台演出,严厉打击乾坤同台,女子只能在“书寓”或“私寓”中为少数人服务。后来上海首先出现“女书场”,可以在公共剧场演出。由于剧情中总归会有男人和女人,在女子戏中男角色只能由女伶扮演,而在男子戏中,女角色也只能由男伶扮演。直到今天,中国的京戏、昆曲、越剧仍保留这种现象。到了清末,上海的弹词首先打破了男女不能同台演出的规矩。男女同台演出称之“双档”,成为引领时尚的新现象,凡“双档”的戏一定大受欢迎,于是,城隍庙的小吃摊也别出心裁,把一只油面筋一只百页包一碗的“鸳鸯”谑之为“双档”,“双档”也成了上海名气很响的小吃。不过,很少有人会去追究此食品何以被叫做“双档”。

“双档”是小吃,不宜当饭吃,所以,旧时的“双档”小碗装。到“文革”时,小吃“大众化”、“平民化”的口号叫得很响,而这种小碗装的“双档”也被认为只够资本家小开、小姐作点心,填不饱工人阶级的肚皮,于是改为大碗装,每碗两只油面筋两只百页包。1996年前后我担任《上海建筑百年》电视纪录片的顾问,城隍庙的一家点心店送上的就是“平民化”的“双档”,我只得请经理另找小碗,分作两碗。如今我很久没在那家店里吃过“双档”了,不知现在的“双档”是小碗装还是大碗装,是一只油面筋一只百页包,还是两只油面筋两只百页包一碗。

小时候调皮,一到盛夏就会结伴到近郊(就是今曲阳路、广中路一带,现在早已是闹市了)捉螊绩(蟋蟀),抓知了(蝉)。知了大多停在树梢上,许多树很粗,根本爬不上去,而细的树较软,当你爬上树,晃动的树枝又早已把知了惊飞了,所以抓知了是一件很难成功的事。后来听人说,把面粉放在布袋里,再把布袋浸入水中搓洗,可以得到很黏的面筋,再把面筋粘到竹竿上,就可以粘住知了的翅膀。试了几次,但得到的面筋黏性并不强,而且当你发现知了时,这面筋的表面早已被风吹干了,所以,我从未用面筋粘到过知了。后来读《本草纲目》,发现有这样的记载:“(宗奭曰)生嚼白面成筋,可粘禽、虫。”如今已是老年人了,可能不会再去实际操作,故也无法知道此法是否灵验了。

在上世纪60年代,上海的副食品紧缺,于是许多副食品采取按人口或户口发票,凭票供应的办法。许多豆类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百页、素鸡之类统一归入“豆制品”,凭所发的“豆制品票”选择供应。实际上人们常食的面筋、烤麸并不是豆类制品,而是小麦制品,但当时小麦制作的副食品不多,仅几种而已,于是也归入“豆制品”,以致许多人真的以为面筋、烤麸是豆类制品。

烤麸也属于面筋的加工食品,工业化生产是先在面粉中加大量的水,在搅拌机中搅拌至糊头起泡,面筋完全凝集后,用水洗去麸皮和淀粉,得到的是极有弹性的湿面筋;置入缸中自然发酵,在自然的环境下,夏季3~4小时、冬季12小时,如今多置于温度在32℃的恒温房中发酵3小时,至面筋的表面起泡,手感稍松弛后,放入蒸笼中高温蒸2小时,得到多孔块状、松软而有弹性的烤麸。不知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把中国的烤麸译成gluten puffs,再译成中文就是“蓬松的面筋”,真有意思。

烤麸也是炒素类菜肴的常用品,上海人喜欢将其作冷菜,不少餐厅叫做“四喜烤麸”。家庭制作很方便,把买来的烤麸整块放入沸水中煮3~5分钟,取出后放入冷水中冲洗挤压,洗去腥味,再挤干水分(越干越好),用手撕成小块(店家为使外形好看,大多用刀切成小长方条),放入八成熟的油锅中,炸至深黄色时捞起沥油;炒锅置旺火上,放入酱油、白糖、黄酒等,烧开后加入已炸的烤麸,烧片刻后改为小火,均匀搅动,使卤汁收干即成。根据个人的喜好,可以把金针菜(即黄花菜)泡软,打成小结,把花生米用开水冲泡后滗去开水,去掉花生米的衣,发过的黑木耳等同时放入旺锅与烤麸同炒,以有烤麸、黑木耳、金针菜、花生米者合称“四喜烤麸”,其中烤麸呈褐色,黑木耳呈黑色,金针菜呈黄色,花生米呈黄白色,色香味俱佳。我与不少外国朋友上餐厅,许多人都非常喜欢上海人或上海餐厅做的“四喜烤麸”。

烤麸在蒸熟冷却后切成小块,接种毛霉菌,在25℃左右的温度下培养3天,加盐、酒及少量香料装甏后再发酵1~2个月,所制产品就是醉麸或霉麸,是极佳的下饭、乓乓响的“压饭榔头”。其英文名为fermented gluten,再译成中文,那就是——发酵过的面筋。不过,我认得的外国人不识英文fermented gluten,但大多知道这是用烤麸发霉而做的食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