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宋文帝开创元嘉之治

3个月前 作者: songyvsh
3、宋文帝开创元嘉之治

宋文帝开创元嘉之治

公元424年,在徐羡之等顾命大臣的扶立下,刘义隆登基,成为南朝宋第三任皇帝,被称为宋文帝。徐羡之等人没有看错,宋文帝谋略过人,很有作为,他执政三十年,推动南朝宋实现强盛,开创了元嘉之治。从这个角度来说,四位顾命大臣的死,还是有价值的。

《宋书》记载,刘义隆是在镇江出生的,母亲叫胡道安,是刘裕的妃子,生刘义隆时已经四十岁了。刘裕对母子俩感情淡薄,在刘义隆两岁的时候,不知道胡道安有什么过失,被刘裕谴责杀死。刘义隆从此失去了母爱。

刘义隆从小就十分聪敏,他的机敏聪慧,不是老师教育得好,而是天赋。刘义隆长大以后,身高七尺五寸,相貌俊秀。他勤奋好学,熟读经史,博览群书,书法也很好,尤其擅写隶书。

在刘裕征战四方的时候,刘义隆很少跟随,而是留守后方。刘裕称帝以后,刘义隆被封为宜都王,加号镇西将军,镇守荆州。当时,荆州的治所在江陵,就是现在的荆州市。

刘义隆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因为他前面有刘义符、刘义真两个哥哥,他只是专心治理荆州。刘义隆选贤任能,重用王华、王昙首二人,他俩都是东晋名相王导的曾孙,很有智谋。另外,著名将领到彦之、朱容子等人,也是刘义隆的心腹。

公元424年6月,徐羡子等人发动政变,杀了刘义符、刘义真,拥戴刘义隆继位。消息传到江陵,刘义隆惊恐不安,不敢贸然进京。七月中旬,傅亮率群臣来到江陵,迎接刘义隆入京登基。刘义隆仍然心存疑虑,迟疑不决。

王华对刘义隆说:“徐羡之等人,深受先帝大恩,不会轻易叛乱;他们杀了少帝,只是担心日后遭到灾祸;他们几个势力相当,互不相让,不会联合行篡逆之事。所以,您不必担心,应该赶快进京登位,这是天赐良机。”王昙首、到彦之等人,也是这个意见。于是,刘义隆打消顾虑,抵达建康,登基称帝。

刘义隆即位以后,改年号为“元嘉”,经过两年时间,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然后,一举铲除了徐羡之、傅亮、谢晦以及他们的亲信党羽,把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随后,刘义隆开始施展胸中抱负,致力于强国富民。

刘义隆延续了刘裕的治国方略,同时在各方面又有新的建树。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强化皇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和监督。刘义隆多次派人巡行四方,考核地方官吏的表现,对政绩突出的,予以提拔奖励;对表现不好的,予以罢免和处罚。这样,整个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办事效率大为提高。

在经济上,继续实行“义熙土断”政策,在此基础上,清理户籍,保证了人口和租赋收入的稳定增长。刘义隆实行与民休息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开放山泽地区,努力发展生产。刘义隆关心民生和百姓疾苦,凡是年老、丧偶、孤儿、患重病和生活困难者,都可以得到政府救助。遭遇天灾时,政府及时赈济,抚慰百姓。

在文化上,刘义隆推崇儒学,在京城鸡笼山专门开设“儒学馆”,请名儒大家进行讲学。在各地兴办教育,要求适龄少年都要入学读书。刘义隆十分重视文化事业,涌现出谢灵运、鲍照等一批文化名人,形成了“元嘉”。

刘义隆在文治方面卓有成效,但在武功方面却表现一般。他曾经三次出兵北伐,企图收复中原,可都是无功而返。特别是第二次北伐,不仅没有收获,反而导致北魏长驱直入,疯狂报复,造成江北地区经济萧条,六州残破。

另外,刘义隆既然像他的父亲刘裕,自然也继承了刘裕的戾气。他性情猜疑,无故杀害了名将檀道济,还杀了弟弟刘义康等人,大失人心。令人无语的是,刘义隆最终死在同样具有戾气的亲生儿子手中,时年只有四十七岁。

从总体上说,刘义隆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南朝宋最为强盛的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不过,刘义隆身上的戾气,给他的形象打了不少折扣。刘义隆最不应该的是,他毫无道理地冤杀了忠臣良将檀道济等人,结果“自毁长城”,难以与北魏抗衡,后果十分严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