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顾命大臣皆丧命

3个月前 作者: songyvsh
2、顾命大臣皆丧命

顾命大臣皆丧命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国,开辟南朝。刘裕奋战一生,终于当上了皇帝,可只过了两年,他就病逝了,享年六十岁。刘裕的长子刘义符继位,时年十六岁。刘裕担心儿子年少,为他精心准备了四名顾命大臣,企图确保儿子的皇位能够稳固。

没有想到的是,刘裕是靠武力建国的,并且本人有很重的戾气,他的这种戾气,影响到他的儿子和大臣们,时间不长,刘义符与顾命大臣产生了矛盾,结果竟然全都丧了命。

《宋书》记载,刘裕的戾气,主要表现在他任意杀戮皇帝上。刘裕一生杀了六个帝王,是历史上杀帝王最多的人。第一个被杀的,是桓楚皇帝桓玄。桓玄废晋称帝,咎由自取,杀了他还说得过去。第二个被杀的,是南燕皇帝慕容超。慕容超兵败被俘,押送建康后被斩首示众,这就有点过分了。第三个被杀的,是谯蜀王谯纵。谯纵是城破后自己上吊死的。第四个被杀的,是后秦皇帝姚泓。姚泓在晋军兵临城下之时,主动率群臣出城投降,却被刘裕押解到建康,在闹市中当众砍头,这就显得不仁义了。此外,刘裕还杀害了东晋两位皇帝。

刘裕最为人诟病的,是杀害了禅位皇帝司马文。在此之前,禅位的皇帝都没有性命之虞,而且受到优待,曹魏篡汉是这样,司马氏代魏也是这样。但从刘裕开始,禅位的皇帝大都性命不保,刘裕开了一个坏头。特别是,司马文禅位的时候,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和抗拒,反而对众人说,晋朝早就亡了,是刘裕又让晋朝延续了二十年,所以心甘情愿地让位。可是,刘裕仍然把他杀掉了。刘裕甚至把那个什么事都不懂的傻皇帝也杀了,更是没有必要。这表明,在刘裕身上,缺少仁爱,而充满了暴戾之气。

公元422年,刘裕称帝两年后,计划征讨北魏,不料身患重病,一病不起。临终前,刘裕深情地望着长子刘义符,嘱咐他继承好自己的事业。刘义符,是刘裕四十四岁时才有的第一个儿子,自幼受到宠爱,被立为皇太子,由他继位,是符合皇位继承制度的。

刘裕担心儿子年少,专门挑选了四位顾命大臣,让他们辅佐儿子。四人分别是徐羡之、傅亮、谢晦和檀道济。这四个大臣,都是跟随刘裕多年,忠心耿耿。刘裕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辅佐少帝,光大宋朝事业,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人间。

徐羡之是山东郯城人,他很早就跟随刘裕,关系密切。徐羡之胸有智谋,辅助刘裕建立南朝宋,是刘裕的重要谋士。

傅亮是宁夏吴忠人,他学识渊博,刘裕的表策诏令都出自他的手笔。傅亮是刘裕的心腹,代晋称帝的大事,就是他一手操办的。

谢晦是河南太康人,他刚直不阿,深受刘裕器重。在一次战斗中,情况危急,刘裕披挂铠甲,要亲自上阵杀敌。众将劝阻不住,谢晦却一把抱住刘裕,死不撒手。刘裕发火了,说:“你不放手,我就杀了你。”谢晦流着泪说:“我死了不要紧,天下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您。”刘裕没有办法,只好作罢。

檀道济是山东金乡人,他自入伍起,就一直是刘裕的部下,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

应该说,刘裕精心挑选的这四位顾命大臣,还是很不错的,他们都是南朝宋的开国功勋,对刘裕十分忠心,而且有勇有谋,敢作敢当。可是,刘裕的长子刘义符,却并不怎么样。

刘义符倒没有太大的毛病,主要是贪玩。他擅长骑射,喜欢音律,又好游乐,整日嬉戏玩耍,不理政务。他经常乘坐龙舟,到处游玩,笙歌妙舞,管弦悠扬,晚上就在龙舟上过夜。什么军国大事,刘义符统统不放在心上,甚至北魏犯境,作战失利,他也不管不问,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这也难怪,刘义符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青春年少,童心未泯,何况刘裕老来得子,早就把他宠惯坏了。

徐羡之见此情景,心中忧虑,认为刘义符一点也不像他的老子,必不能将刘裕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于是,便与傅亮、谢晦商议。檀道济当时领兵在外,不在朝中。傅亮、谢晦也有同感,于是,三人经过密谋,决定废了刘义符,另立明君。真是敢作敢为!

按照皇位继承制度,如果废了长子,就应该由次子刘义真继位。刘义真比刘义符小一岁,他仪貌俊美,喜好,与一批文人关系密切,也不像他老子。更重要的是,他与徐羡之关系不好,所以不能立他为帝。徐羡之等人认为,只有三子刘义隆,沉稳刚毅,能文能武,很像他的父亲刘裕,于是决定,废除刘裕的长子和次子,立第三子刘义隆为帝。

徐羡之等人密谋已定,说干就干。首先,他们利用刘义符与刘义真不和睦的矛盾,奏请皇帝下诏,废黜了刘义真庐陵王的爵位,贬为庶人,使刘义真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随后,他们便对皇帝刘义符下手了。

公元424年6月的一天,徐羡之将在外领兵的檀道济召进宫来,把废立之事告诉了他。檀道济其实并不赞同,但见徐羡之等人已经谋划好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默认了。

第二天清晨,谢晦、檀道济带兵登上龙舟,闯入刘义符的寝室。刘义符还没有起床,身边的侍卫想要抵抗,均被杀死。刘义符反抗,被伤了手指。谢晦收缴了皇帝的玉玺丝带,命人将刘义符囚禁起来。随后,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历数刘义符的罪行,宣布废黜其帝位,迎接刘义隆回京继承皇位。

徐羡之等几个顾命大臣的计划成功了,这其实就是一场政变。不过,顾命大臣们的目的不是篡权,而是为国家前途考虑,这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许不会发生后面的悲剧。可是,徐羡之等人把事情做过了头,为了杜绝后患,竟然把刘义符、刘义真二人全都杀掉了。这兄弟俩,当时只有十七八岁。这就有点残忍和暴戾了,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同情。

刘义隆当时是宜都王,住在江陵。他听说京城发生事变,两个哥哥被杀,自己被立为皇帝,不仅没有喜悦,反而心惊肉跳。不久,傅亮带领群臣,来到江陵,迎接刘义隆进京登基。

刘义隆一见傅亮,想起两个惨死的哥哥,不由得痛哭流涕。他这一哭,傅亮心里发了毛,意识到处境不妙。他又想到,废了皇帝之后,好朋友蔡廓曾经劝告过他,一定要善待被废的皇帝,可是他们没有听,反而把刘义符杀了,这或许会埋下祸根。所以,傅亮在回京的路上,一直闷闷不乐,还写了一篇《慎演论》,抒发自己的无奈和无助。

傅亮回京以后,立即把自己的担心向徐羡之、谢晦说了,他二人也出了一身冷汗。为了防备万一,徐羡之在刘义隆尚未正式登基之前,抢先任命谢晦为荆州刺史,都督荆湘等七州诸军事,领兵在外,作为朝中外援,为他们留了一条后路。

谢晦心中忐忑不安,在去荆州赴任之前,专门去拜访好朋友蔡廊,询问道:“我能免祸吗?”蔡廓叹着气说:“你们接受先帝的临终嘱托,承担国家责任,废除昏君,拥立明圣,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你们把事情做绝了,杀了人家两个哥哥,使皇上震惊,要想免祸,恐怕很难了。”谢晦听了,唉声叹气,后悔不已。

蔡廓说得没错,刘义隆确实受到很大震惊,权臣如此厉害,连皇帝都敢杀,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干呢?所以,刘义隆在进京途中,严加提防,身边全是从江陵带来的官吏,傅亮和他带去的官员,谁都无法靠近。刘义隆的贴身侍卫,更是日夜抱刀护卫,不离半步。

公元424年8月9日,刘义隆正式登基,被称为宋文帝。宋文帝即位后,对徐羡之等人优抚有加,提升徐羡之为司徒,相当于丞相;提高傅亮地位,开府仪同三司;正式任命谢晦为荆州刺史,并升为卫将军;檀道济升迁为征北将军。

但宋文帝对他们并不信任,而是小心提防。凡是徐羡之举荐的官吏,一概不用,同时,刘义隆在各个要害岗位,迅速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很快稳固了统治地位。当时,刘义隆年龄并不大,只有十七岁,却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范,确实像他的老子刘裕。

按道理说,刘义隆是徐羡之等人扶立上台的,刘义隆应该对他们万分感激才对。但是,正因为他们有废立皇帝的权威,所以刘义隆才对他们不放心,容不得他们。刘义隆地位巩固之后,就要对他们下手了。在他的授意下,大臣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他们弑君的罪行。弑君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徐羡之等人厄运难逃了。

公元426年,刘义隆觉得时机成熟,便公开宣布徐羡之、傅亮、谢晦弑君和杀害刘义真的罪行,决定依法惩处,对檀道济,则采取了笼络的态度。结果,徐羡之闻讯自杀,傅亮被捕处死。谢晦举兵反抗,被檀道济领兵剿灭。十年之后,檀道济也被刘义隆杀害。这样,四位顾命大臣,全都死于非命。

平心而论,四位顾命大臣废立皇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国家前途考虑的。但是,他们把事情做过了头,显得残忍和暴戾,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徐羡之等人的事例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做绝、不能过分,否则,必受其害。

四位顾命大臣费尽心机,扶立宋文帝刘义隆上台。那么,宋文帝干得怎么样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