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一手推

2018-04-15 作者: 我是小民
第168章 一手推

叨咕到不知啥时候,苇声迷迷糊糊睡着了。

肯定是乏透了,苇声醒来已经旭日东升。红艳艳的日光透过没有关闭好的草帘缝射进庵子,正好照在苇声的脸上。苇声伸个懒腰,极夸张的打了个大呵欠,手无意打在还未睡醒的王红卫脸上。王红卫揉揉眼:“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起,起喽——”

王红卫坐起来,拍拍苇声:“起吧起吧,这里边酒气熏天,赶紧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去。”

都是和衣而睡,起床快的很,两个爬起来连大衣都没穿就钻出庵子。苇声把草帘子高高吊起来:“通通风,晒晒太阳。”

窑坑里的水位降下去有半公尺,周围的冰明显的塌了下去。

苇声活动了一下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在柳树底下打起了拳,王红卫跟在后边比划着:“跟你学的几下子,又都忘完了。啥时候有空还得再来学。”苇声说:“要学就抓紧,一旦娶了媳妇,抱了娃娃,想学就没工夫了。贾高产就是明显的例子。”王红卫说:“生了儿子我带儿子一发来学。”

赵常喜和孙合作都在抽水机那边,看见苇声和王红卫起来在打拳,一路朝窑坑里指指点点的说着话转了过来。

“结巴,你先回去吧,做饭去。”王红卫停下来,站在一边。

苇声没停:“做什么饭?还在这里吃。”

王红卫说:“不能再给老人家添麻烦了——啥时候你娶了……”王红卫意识到了什么,把下面的话咽回肚子里。

吃过早饭,庄里过来不少孩子来看抽鱼,男孩女孩都有,有几个胆大的孩子竟然下到冰上折根长着的芦苇往水里点点戳戳。

“下来!不能在上边玩!”孟祥家和王作家也来了,他两个像是来到了自己的家,站在庵子门口,叉着腰,对在栈桥上玩耍的几个孩子吆五喝六的耍着威风。

陆陆续续更多的孩子从庄里跑到窑坑这边来凑热闹,半晌午的时候,几个拾粪的老头挎着粪芆子溜溜达达来到了大柳树下高声大嗓费劲的跟爷爷说话儿。

太阳格外好,也没一丝风,接近正午的时候,人在太阳底下晒着身上就会暖洋洋的倍感舒服。这样温暖的冬还真不多见。

窑坑北岸的冰急速融化着,孩子们围着窑坑一圈一圈的追逐嬉闹,早都热的解开了棉袄扣子,有的孩子还脱了大袄使出吃奶的劲把它扔上苇垛,只穿着小袄继续使疯。大苇垛变成五颜六色的了。

午饭后,太阳继续热,来窑坑的人更多起来。随着水位的进一步下降,水面小了一大圈,鱼们似乎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开始烦躁不安起来,大群小群的黑压压的游过来又黑压压的游过去。

孩子们更兴奋了,在岸上叫着跳着跟着鱼群跑。大人们也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伸长脖子发着感慨:“这阵势,比去年多一勾子还得多。”一勾子是土话,就是三分之一。

心里最喜悦的应该还是苇声,不过他的喜悦跟所有人的喜悦都不同。其他人的喜悦是丰收的喜悦,苇声的喜悦则是成功的喜悦。

不知什么时候大柳树底下来了一位特殊身份的人,人们都围拢来跟他打招呼,接着就开玩笑。

这人是东庄的剃头匠,绰号“一把刀”,又称“一手推”。一手推四十多岁,因为理发技艺高超,在附近几个村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手推的成名绝技是刮光头,第二绝技是推平头。苇声也知道东庄有个一手推,但他却从来没让一手推理过发,因为苇声喜欢留“洋头”,而剪“洋头”并不是一手推所擅长的。

因为光头刮的好,一手推最受上点岁数的汉子们和老头子的欢迎,每次一手推挑着剃头挑子进了村,都会有不少汉子和老头子排着队等剃头。

一手推常年走街串巷给人剃头,逢集赶集,遇会赶会。因为他脾气好,爱说笑话,成天走街串巷知道的附近村子里的新闻又多,所以,他无论到了哪里都不缺少顾客和观众来捧场。

人群活跃了,这个喊“一把刀”,那个叫“一手推”,一手推向喊他的人都友好的招招手或点点头。

人们七嘴八舌的争着跟一手推说话。

“一把推,赶大王集去了?”“嗯呢。罢集(散集)了,回家,看着热闹,就来了。”

“不要说,又发洋财了?”“嗯呢。发啥洋财?今天发的是猪财。”

哄一阵乱笑,于是接着问答。

一个孩子挤到脸前头,嬉皮笑脸的:“给我说个媳妇吧?我给你买个大鲤鱼!”

一把推伸手一摸小家伙的脑袋瓜:“嗯呢。想说个啥样的媳妇?黑的还是白的?”

小家伙挠挠头皮:“我要白的。”

“哦,白的。好说好说,就是白的多。回家叫你娘买个大鲤鱼等着……”一把推正说着,一声鹅叫传来,一把推循声望去,凉棚底下趴着的一只鹅正引吭而歌。一把推笑着对孩子说:“看见那几只鹅了不?白不白?”孩子说:“白。”一把推推着孩子:“去吧,看看相中哪个了,抱家走当媳妇去吧。”

人群又是一阵哄笑。

小家伙反应也快:“那还是要黑的吧。”

一手推因为对附近这些村子极熟悉,谁家儿子该提亲,哪家闺女要说婆家,摸的比谁都清楚,他还对各家的成分、家底甚至男方女方的性格脾性、生辰八字、七大姑八大姨、祖宗八代说起来都如数家珍,所以,一旦遇到了合适的,一手推就义务做起媒人来,倒也确实说成了不少好媒。时间久了,连小孩子都知道一手推那里有成堆的媳妇儿,随便往兜里一掏就能掏出来一个。

一把推正要接着小家伙的话说,爷爷在凉棚底下向这边招手喊:“一把刀——过来,过来,水烧好了!”

“就去——”一把推答应一声,分开众人,“我去给老头剃头去。你们还有谁剃头?凑老头的热水。告诉你们,我这剃头挑子今天就关张了,今天不剃,最起码得等下了十五。”

人们这才注意到一把推的剃头挑子在凉棚底下撂着。

不知谁问了一句:“一把推,到年早着呢!关张这么早,钱不挣了?”“我成天挣钱,都挣的累了,得好好的歇几天了。”一把推说着笑。

“嗨!挣钱还有嫌累的慌的!我不嫌累,要不,你挣的钱给我,我过年正愁没钱呢。”

一把推笑道:“好啊。我过去问问剃头刀子,它只要说愿意,我屁都不放一个,一个子儿都不留,全给你——钱都是它挣的,它当家。”

人群里又是一阵哄笑,不知谁说了句俏皮话:“他挣的钱给你?你咋想嘞——你这才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要过年了,爷爷这两天就要到集上去剃头。今天一把推送上门来,哪能放过这个剃头的天赐良机?

有个老头领着个小男孩子跟着一手推来到凉棚底下。奶奶问:“你也剃头?”老头笑呵呵:“剃!剃了利索,利利索索过年。”

爷爷已经把马杌子搬到凉棚底下,他招呼老头:“大兄弟,你先来。”老头连连摇手:“这是哪里话?二哥,还是你先来!”爷爷说:“那我就先来了,你先喝茶等着。”

爷爷往马杌子上一坐,几只鸭子嘎嘎叫着围上来,奶奶拿了根木棍就往外赶,鸭子们转着圈的跑,拉了一地鸭屎。窑坑那边抽鱼,鸭子们没了去处,只在屋子周围乱转悠,爷爷搬了个马杌子坐下,它们以为要喂食呢,这才围了上来。

一手推把自带的折叠木椅打开,招呼爷爷:“还是坐这个吧,能放倒躺着,回来光脸得架子(方便)。”

爷爷就坐到折叠椅上,老头正要去坐马杌子,小男孩抢上前爬到了马杌子上,奶奶指着小木床,笑着对老头说:“你抢不过你孙子,你就坐床上吧。”

剃刀在一手推的手里就像是一块大橡皮,爷爷的头发就像是密密的铅笔字,一手推拿着橡皮往爷爷的头皮上擦一下,铅笔字就给擦去一片,然后露出青白的一片头皮来。

不消多大功夫,爷爷的头剃好了,脸也光了。爷爷双手在头脸上摸了一周,满意地站起来,问奶奶:“光不光?”奶奶眯着眼:“光,没法再光了!不光光,还亮呢,到黑都不要点灯了。”

接着老头剃头,一手推摸摸老头的头,开玩笑道:“你的头难剃,得加钱。”老头说:“不难剃还不找你一把刀呢!加钱就加钱,说吧。加少了行,加多了就先赊着,过了年再给。”一手推说:“你头上有几道沟就加几分钱,剃好了头再数沟,咋样?”老头笑道:“你说几胡就几胡,谁让咱的头不如人家长的光油(光滑)呢!”

剃好了,老头掏钱:“一把刀,你看加几分钱?”一手推笑道:“说着玩,你还当真!你的头除了沟多点,也比人家贵不到哪里去。一样钱,五分!”奶奶笑道:“这下子俺可吃亏了,老头子——你头上也长几道沟吧!”爷爷听见了:“吃亏就吃亏,我可不想长沟。”

此时,凉棚底下已经来了不少人,小木床都坐满了,大家都笑起来。老头钱还没掏出来,小男孩跳下来马杌子又爬上了折叠椅:“爷爷,我也剃牤牛蛋(光头)。”老头撅着胡子:“剃啥牤牛蛋?下来!”小男孩不下:“我不,我就剃,就剃秃马蛋(光头)!”一手推揪着小男孩又长又锈的头发对老头说:“老人家,你孙子都长成长毛贼了,要不就剃剃头吧。”老头说:“我过年的钱都没有,哪有钱给他剃头!”奶奶说:“你这个老头子,就是个拙计头(吝啬鬼),给自己孙子剃个头都不舍得!”老头红了脸:“你说我拙计,钱是硬的,都该过年了我连二两肉还没买呢。”奶奶说:“钱是硬的,给你孙子剃个头就剃穷你了?”这时,小男孩闹了起来,在折叠椅上踢着脚,折叠椅差点给闹翻了,老头骂道:“奶奶的逼,甭闹了,给你剃!”小男孩马上在折叠椅上安生了,眼睛巴巴的看着一手推,一手推把围布给小男孩围好,故意问:“要剃秃马蛋?”小男孩指着老头的光头:“我就剃那样的!牤牛蛋!”所有人都笑起来。一手推说:“还是推平头吧,我给你减价,回来还给你说个花媳妇儿。”小男孩叫道:“我可不要大白鹅!”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众目睽睽之下,一手推开始表演推平头的绝技。一手推之所以被称为一手推,就是因为他给人推平头从来都是只用一只手,另一只手则背在身后,不像别的理发师傅必须一只手扶着头才能推推子。但是,尽管如此,一手推推出来的平头发茬仍然是刀削的一样齐整,而且还极有型,所以才声名日隆,为十里八村的乡亲所津津乐道。

一手推一直忙到日落方罢,还有要剃头的,一手推说啥都不再干。要剃头的急了:“给你钱,你还不干!”一手推收拾着挑子:“钱是亲爹也不干了。你要剃头就等着吧,下了十五第一个给你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