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忙年

2018-04-15 作者: 我是小民
第164章 忙年

苇声回到家,奶奶还在案板上当当当当的剁着什么。苇声推门进去,案板上是已经剁碎了的辣萝卜。苇声问:“奶奶,这么晚了,还不睡?又剁这么多萝卜?”奶奶说:“赶明儿五更里起来蒸发馍馍(馒头),我得把菜馍馍(包子)馅先准备好了。”苇声说:“奶奶,你累吗?我替你剁一会。”伸手就要奶奶手里的菜刀。奶奶说:“不用,这就好了。你把那个砂盆给我端过来。”砂盆就在锅台上,苇声把砂盆给奶奶端过去,奶奶把剁好的萝卜扒到砂盆里,又把砂盆端开,站起来走到灶前,掀开锅盖:“苇声,把笊篱递给我。”苇声抬手在墙上拿下笊篱递给奶奶,奶奶用笊篱把锅里已经水发好的红薯粉丝捞出来盛在馍框里,拿来倒在案板上,当当当当接着剁起来。

过年蒸馍馍、炸丸子是湖西一带年俗。辛苦一年了,大人孩子都想好好享受一下过年的快乐,做几顿好饭吃自然是所有人的期待。什么饭好吃?当然是白面大发馍馍。但白面是不多的,而且白面发馍馍还要用来待客,于是就再蒸数量更多的菜馍馍、黄团子、黑团子等。菜馍馍、黄团子、黑团子都属包子,只是用料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菜馍馍用白面做皮子,萝卜、粉丝头、豆饼屑等做馅料;黑团子用地瓜(红薯)干子面做皮子,用老白菜帮子、干萝卜缨子等做馅料;黄团子则是用玉米面做皮子,煮熟的红小豆、红枣、红薯等做馅料。如果将这些蒸馍分出等级来,无疑白面发馍馍是一等,菜馍馍是二等,黄团子是三等,黑团子是最低等的。不同的蒸馍供应着不同的人群,白面发馍馍主要用来待客,菜馍馍主要给老人和孩子,黄团子和黑团子才是男女劳力们的主食。

湖西一带属鲁国旧地,百姓自古重亲情讲礼仪,尤其注重亲朋之间的礼尚往来,年前年后走亲访友自然是过年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活动之一。宾客亲朋你来我往,赶上黄道吉日有时候会有好几家亲戚同一天到来。所以,为了待客做饭方便,人们总是会早早蒸好馍馍、炸好丸子预备着(当然还要准备些鱼肉的),有时候蒸馍多了到二月二都还吃不完。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腊月二十就是蒸馍馍炸丸子开始的日子,家里小孩子多的、家庭条件好些的甚至等不到腊月二十就蒸好馍馍炸好丸子了。

为了过个好年,人们一进入腊月就开始操办年货,过了腊月二十更是忙着四处赶年集,蒸馍馍、炸丸子、剁饺子馅子叮叮当当忙的是不可开交、不亦乐乎,一直忙到除夕傍晚家家户户贴上了对子(春联)才算忙到头了。这期间,人们见面挂在嘴头上的一句话就是:“年忙的咋样了?”

奶奶也忙年,但两年了奶奶行动都很晚,蒸馍馍炸丸子量也都不多。苇声知道这是因为家里没有小孩子,过年也没有亲戚来往。这是苇声知道的,还有他不知道的:在他来西庄插队之前,爷爷和奶奶好多年就没像模像样过过一次年。

奶奶把粉丝剁碎了,也扒进砂盆里,撒进去事先研碎的盐末、花椒面,用筷子在砂盆里翻抄了许多个来回,用筷头戳起一点馅子尝了尝,咂咂嘴,脸上现出成功的愉悦:“天明五更里情好了。”

奶奶拿来块洗净的笼布把砂盆盖上,舀出锅里的温水洗了手,就在围裙上把手擦了,回来又坐到案板前:“他俩找到你了?”苇声问:“谁啊?”奶奶笑笑:“我就知道结巴叫孙合作,那个怎么都叫不起名……脸上有麻皮雀儿(雀斑)的那个。”苇声说:“哦,是王红卫。他俩来找我了?多会了?”奶奶说:“可有多会子了。”苇声心里一紧:“他俩没到我屋里去吧!”“没有。”奶奶说,“多远就喊你,没进门就问你哪去了,我说可能去庄里了。他们就走了,一人吃了几个丸子。”苇声暗自庆幸:幸亏喝过汤自己跑的快,不然给他两个堵在家里就脱不了身了。

王红卫和孙合作回来了,苇声知道西庄这边的河工也结束了。

天明,苇声按时起床,钻出庵子,看见奶奶屋子门半开着,屋里还闪着红红的火光。苇声知道爷爷和奶奶都起来了,在蒸馍馍,走过去推开门,奶奶正在往锅里拾馒头。奶奶听见门响,回头看见苇声,吩咐道:“你先别走,等会蒸好,出了锅你放几个炮仗——这是头一锅,我正要去叫你呢。”

苇声照例去跑步,但这回没跑到渡口就急急的折回来了,他担心王红卫和孙合作一早再来找他窥到了他的“秘密”。回到家,苇声先把菱花给“偷”来的书藏好,又把那包红三刀藏起来,只把半包菱花吃剩的羊角蜜放在了“书桌”上。

奶奶还在忙蒸馍,腾不出手来做早饭,苇声主动请缨做饭,他想尽快吃了饭去菜园找王红卫和孙合作。自从王红卫和孙合作上了河工,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面,苇声其实也是很想念他们的。

凉棚底下支着个小锅,苇声在奶奶的指导下烧了几碗稀面汤。苇声盛好三碗面汤,给爷爷奶奶端进去两碗,摸了两个刚出锅的菜馍馍吃着走出来,不知是饿了还是菜馍馍太好吃,才四五口,偌大一个菜馍馍就给苇声干进肚子里去了。

面汤很烫,喝不下,苇声端起来又放地下,接着吃菜馍馍,不好了,才头一口就咬嘴唇上了。嘴唇咬破了,苇声不得不暂停吃饭,喝了一大口凉水噙在嘴里止血。

远远的看见王红卫和孙合作又来了,苇声高高的举起手向着他俩招了招,王红卫和孙合作两个也向他这边招了招手。

王红卫和孙合作来的很快,来到凉棚底下的时候面汤碗还烫手。奶奶在屋里招呼俩个吃饭,俩个走到门口很有礼貌的向奶奶道谢,说吃过了。

苇声端了饭碗把两个领到自己屋里,王红卫眼尖,一眼看见桌子上的半包羊角蜜,过去把纸包拆开,捏一个羊角蜜填进嘴里:“秦卫生,你日子过的挺滋润!”苇声小心的喝着面汤:“我日子滋润?我日子再滋润也不如你们滋润啊!你们在河工上天天吃大杠,顿顿吃猪肉炖粉条子,享多大的福!我呢?天天吃糠咽菜。”孙合作说:“还享……福呢,可遭了老……罪了!”苇声笑道:“遭罪?遭罪你还哭着嚎着要求上河工?”孙合作说:“早知这样,用轿抬……我,我也不去。”

本来,孙合作要管理和看护菜园,河工的名单上是没有孙合作的名字的,但由于今年河工任务重,需要的劳力比往年多,孙合作就通过赵常喜主动向二母狗提出来要上河工,目的简单而明显,河工上伙食好,能吃上大米白面猪肉粉条子。正是用人之际,二母狗批准了孙合作的要求,临时安排孟二看护一段时间菜园子,孟二本就一条光棍汉,把自家屋门一锁,带上细狗和猎枪,当天就住进菜园子去了。可是,究竟是人算不如天算。今年河工任务重,时间赶的特别紧,一天到晚除了吃饭能喘口气,平时连吸烟的功夫都没有。后来下了大雪,照干不误,冷就不说了,差不多都是在泥里水里滚,胶鞋里里外外都是泥水。下大雪后伙食也差了,大雪阻路,买不来别的菜,一天三顿水煮大白菜,后来白菜也吃不上了,吃了两天葱花卷。

王红卫和孙合作一边叫苦一边抢着吃羊角蜜,半包羊角蜜顷刻之间吃完了。苇声取笑他们道:“你们饿死鬼托生的还是馋死鬼托生的?不是说吃过饭了吗?”王红卫说:“也不是饿死鬼托生的,也不是馋死鬼托生的,我们是来学习雷锋的——你看,我们帮你吃掉了,减轻你的胃部压力了吧?还有吗?拿出来,我们好人做到底。”苇声笑道:“你算了吧!想当雷锋请到一边去,我可不欢迎你们这样的活雷锋。”

苇声吃过早饭,三个又跑到庵子里去玩闹。孙合作拿起“沙盘”上插着的短木棒在上面写了个大大的“孙”字,喊着苇声:“秦卫生,看咱老孙的字怎么样?”王红卫伸头看看,极夸张的:“哎呦嗨!是比屎壳郎爬的好多了——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苇声故意说:“孙合作,王红卫说你不是人。”王红卫瞪着眼:“谁说他不是人了?”苇声说:“你说露相不真人,孙合作这不是露相了。”孙合作说:“你两个一……唱一和,狼狈为奸……”

三个闹了一阵,王红卫说:“咱去学校找贾高产打扑克去吧,上午就住他那里,让三妮炒两个菜,咱喝一杯。”孙合作说:“回来我去找……赵常喜,都去。”苇声脸一沉:“你找他去,我不去了——他去我就不去。”王红卫说:“至于吗?就咱这两个半**人,有啥解不开的疙瘩?当初最要好的是叫猫你们俩,现在最恼的又是你们俩……今天你甭扫大家的兴,走吧走吧。”说着就拉苇声往外走,孙合作也在后边推,三个依次钻出庵子。

正看见几个人拉着两辆平车往窑坑这边来,孙合作说:“那不是赵……常喜?这不要找……他去了。”王红卫说:“他是带人来抽鱼的,喊他他也不能去。”苇声说:“这就抽鱼啊!我也不能去了,我得管着鸭子点——甭给吓的各处跑。”王红卫看着苇声,征求似的:“要不就不去找贾高产,上午住你这里,把赵常喜留下,咱四个喝一点。”苇声说:“我请赵常喜喝酒?可能吗?除了他,咱西庄的男人,我谁都能请来喝酒,就不请赵常喜!”王红卫说:“你牛逼啥?这是我的意思,还没跟人家赵常喜说呢,说了人家还不知愿不愿意来呢!”“就是……就是……”孙合作附和着。苇声看看王红卫又看看孙合作:“你们合伙来算计我的吧?”王红卫说:“算计你什么?不喝你的酒,你放心,回来让孙合作去买酒,我掏钱。”

太阳快到正南的时候,抽水机安装调试好了,赵常喜给几位社员放了工,自己留下看机子。

奶奶蒸馍已经结束,她舍不得把蒸馍的热水白白倒掉,喊苇声给鸭子烫食。苇声把王红卫几个准备留下一起吃午饭的事告诉奶奶,奶奶很高兴:“趁现在锅热,我这就做菜,给你们下酒。”王红卫说:“奶奶,您可不要忙,回来等我们喝过酒,您给我们烧碗丸子汤喝就行,昨天我吃着您炸的丸子可香了——下酒菜我们有,孙合作买去了。”奶奶不依,非要做菜,但家里又没什么菜,奶奶絮絮叨叨埋怨起爷爷来:“这几天叫你赶集去买肉你光说不晚,不晚,就是不去买,非要等到年集末会(春节前最后一个集)!这好了,看你拿啥待客!”爷爷摩挲着头皮:“我也不知道他们今天来吃饭,要是知道早买肉来了。”王红卫笑着说:“奶奶,我们可不是客,你要再抱怨爷爷俺就都走,不再这里吃饭了。”

奶奶说:“你们也不要给他讲情,回来我再给他算账。那就炝个白菜心,再炝个白莲藕。最后吃发馍馍喝丸子汤。”王红卫说:“奶奶,这还不行吗?这就够了!”

孙合作去东庄代销点买酒回来了。他先把两包红三刀放到奶奶的怀里:“奶奶,过……年了,这是给您买……的点心。”奶奶推辞着:“看你这孩子,又让你们破费。”

孙合作买来四瓶酒,还有四包五香花生米,另外还有个干荷叶包:“真是赶……巧了,出来代销点,顶头碰……见东,东庄剥狗的老……宋,挑着挑子出……去溜乡(即走街串巷)。刚煮好的狗……肉,我就买……了一斤。”

王红卫说:“买狗肉花的是你的钱?”孙合作点头:“你……咋知道?”王红卫说:“你这个小气鬼,我当然知道。要是花我的钱你最少也得买二斤。”孙合作说:“我……小气?你给的那……两个钱,买酒都……不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