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诗人遭遇评论家

2018-04-15 作者: 我是小民
第34章 诗人遭遇评论家

"尽量不要煞的太紧,伤了它们。Www.Pinwenba.Com 吧"苇声心疼这些水嫩的菱角秧,提醒孙合作捆的时候不要太用力。

"煞不紧不……行啊,半路上抬……散了,不……麻烦?"孙合作没有听他的。

毕竟是水鲜的东西,看起来并不太大的一捆抬起来真的很沉,走了不到百步,苇声受不了了:"孙合作,歇歇吧。"

孙合作也正受不了,急忙放下:"忒多,减……一点。"

"这还多?窑坑那么大,就这点,还多?"

歇了好几回,两个嗨呦嗨呦的抬上河堤,放下来。

孙合作早累的呲牙咧嘴了:"上你鬼……子当了!真……不是好……差事!"

苇声捂着肩膀,苦笑着:"好差事还能找你头上?这差事你觉着苦现在不干也行,回去把我的书送来。"

"我孙合作是那么不……仗义的人吗?"孙合作掀起衣襟擦擦脸上的汗,"回去你得再管……我酒喝。"

"管你尿喝!你看菱角秧给你煞断了多少!"苇声疼惜的说。

孙合作指着苇声:"嘬……逼抠,你真……嘬逼抠!"

苇声突然一拍脑门:"有了有了有了。"

孙合作问:"有……啥了?"

"有救了。"苇声指着河里,"咱扔到河里,拉着走,不省力?"

"好……办法。就怕……顶水。"孙合作说。

"顶水也比抬着轻巧。就这么办了。"

令苇声两个想不到的是因为小河沿岸多处插秧灌溉,水是往西流的。苇声指着流水:"孙合作!我秦卫生吉人自有天相!"

"你鸟……人差不多,还……吉人呢!"孙合作一直给苇声唱反调。

"你……才鸟人,走……吧。"苇声故意结巴着,噗通跳到河里。孙合作也跳到河里。两个一左一右,果真不要太用力,只是速度上慢了许多。

"不……行,忒慢。游长了也……忒累。"孙合作摇着头。

苇声也有同感:"这样吧,你上去,用绳子拉,我在水里掌着舵,也快了也轻巧了,一举两得。"

"行。回来咱再……换班。"孙合作上岸去了。

河水水位比前几天两个游泳的时候低了至少半公尺,孙合作有些纳闷:"瘸子的腚……眼,邪门!河里的水……位低……这许多,一溜十八坑没……见低多少啊!"

"爷爷说,多少年无论多旱的天一溜十八坑那边从没见过底,说是有龙眼跟微山湖通着,湖里只要不干的底朝天一溜十八坑就见不了底。"

"你说的忒……玄乎。"

两个轮换着上岸拉,总算来到了脱泥坯的那片草滩。看看日头,早过了正午了。

看见苇声、孙合作浑身湿漉漉的抬着一大捆鲜菱角秧从凉棚边上颤悠颤悠的过去,奶奶生气了:"苇声,上一溜十八坑了?你只是不听话,回来给你大大(爸爸)打封信(写信),非告你的状不行!"

苇声嬉笑道:"奶奶,我这不好好的?你告我状干啥?"

奶奶撅着嘴:"还说好好的,看你混头摸耳(浑身上下)还能找到干净地方不?还说好好的!幸亏你爷爷没看见,看见能给你气死。"

"奶奶,只要你不生气就行,爷爷回来了我就换上干衣服了。"苇声答着话只是不停步。

苇声、孙合作将菱角秧抬到大柳树下。苇声抹一把脸:"把船翻过来,抬下去。"小木船就在柳树底下倒扣着。小船挺有些分量,两个运足了气,发声喊:"一,二,三!走!"

"我得赶紧给……他们做……饭去,剩……下的事你自……己干吧。"孙合作拍拍手,望着犹自晃悠着的小船说。

苇声将菱角秧分批装上船,用木棍做桨划水,小船慢悠悠的向前驶去。"得尽量均匀点,不能让它们扎堆儿。"苇声想,"也尽量不要太往里,不然在岸上就看不清楚菱花了。"

苇声几乎是将菱角秧一棵棵摆在水面上的,当船舱空空如也的时候,苇声满意的望着星罗棋布般漂浮着的菱角秧嘴角漾起一丝不易觉察的甜蜜的微笑。

水面上已经有不少即将完全舒展开的嫩荷叶了,苇声粗略的数了数,至少应有二三十个。苇声将小船划向最大的那顶荷叶。荷叶有大黑碗碗口那么大,周边向内微卷着,苇声俯身在船舷上,伸长脖子,鼻尖几乎触到嫩荷的肌肤了,一丝淡幽幽的脉脉的荷香钻进鼻孔……

苇声嘴唇凑上去了,他微微偏过头,"啧"的一声轻吻了一下嫩荷浅绿泛白的处子皮肤一般光洁滑润的叶背儿,嫩荷羞的微微一颤,这一颤连叶底的池水都亲切的感觉到了,偷偷的浮现了几道笑纹。

算算日子,苇声已经半个多月没见到菱花了。晨跑再没见到,接下来的两次看电影也没见到,刚刚过去的这次看电影苇声居然冒了很大的风险在菱花家门口来回不停的逛游到电影结束,结果还是没见到菱花的影子。没有菱花的这半个多月苇声感觉特别慢,心里也总空落落的好像缺少了什么,有时甚至精神恍惚目光呆滞魂不守舍,吃着饭竟会无由的傻笑起来。现在能天天看到菱角娇小可爱的黄色小花了,苇声的心里稍感安慰了。但这种安慰带有很大成分的自欺,不过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而已。这一点苇声自然明白。

这天午后,苇声正蹲在大柳树底下颇为专注地看菱花,窑坑那边传来自行车铃声。"肯定是孙合作。"苇声心里想着,头都没抬。这几天,孙合作天天来窑坑这边闹一阵。

自行车绕过窑坑来到柳树下,停下了。

"秦卫生!"

声音挺陌生,不是孙合作。苇声一抬头:"是你呀!"

来的是位笙。

"哪阵香风把你给刮来的?"苇声高兴地跳起来,激动地抓住位笙的自行车车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公社里开机械化插秧现场会……"

"现场会?在哪里开的?"

"在你们大王集大队啊!这事你都不知道?"位笙略略惊讶。

"这事我咋能知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又不是搞生产的!"苇声招呼位笙也蹲下,"咦?不对啊!你是烤烟技术员,插秧现场会……"

"烤烟技术员也是农技员啊!"位笙呵呵笑道,"也好,总算有个机会到外边转转。"

"你吃过饭了吗?"苇声问。

"把我们诳来了,你们大队能不管饭吗?芹菜炖猪肉粉条,我都吃撑死了。"位笙蹲直身子,拍拍肚子。

"吃那么多,肯定得渴了吧?喝水去!"苇声站起来。

"是有点渴。"位笙也跟着站起来。

两个高兴地说着话一直来到凉棚底下,奶奶正在用刀剁野菜拌了糠麸喂鸭子。

"奶奶,又来一个位笙。"苇声向奶奶介绍位笙。

奶奶笑了:"你一个苇声就够奶奶缠的了,还再来个苇声!"

"奶奶,我难缠吗?"苇声给奶奶开着玩笑。

"不难缠,就是有时候淘点神。"奶奶笑的很开心。

苇声提了暖瓶拿了个黑碗领着位笙来到自己的房子。位笙看见了墙上贴着的晨跑计划问苇声:"你一直坚持?"

"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苇声一边倒茶一边点头。

"很好。很好。都是往哪里跑?"

"后边就是界河,顺着河堤往东跑,基本上来回半小时--对了,你们后边就是沙河,你们是不是每天也晨跑?"

"我们不晨跑,我们有空就拉架子(练武),有时候还练对打呢!"位笙说着习惯性的晃了晃膀。

"是的是的。你们拉架子比我跑步活动量大多了。"苇声试探着问,"有空了我也跟你学武术去,行不?"

"咋不行?那些家伙都跟着我学呢,只是,我也拉不好,水平有限。"位笙有些谦虚。

略顿了顿,苇声想起来:"你找上来可能费了不少劲吧?"

"找到这里倒没费大劲,说是在村子东北大窑坑。就是问你秦卫生一直没有人知道,我就纳闷了,难道我记错名字了?后来在磨坊附近碰到了那天跟你一起开会的那个女的,才总算问到根子上了。"

"嗨!在我们西庄,苇声家喻户晓,秦卫生却少有人知道。"

位笙端起茶碗,吹了吹,喝了一小口:"这个窑坑真不小!有年岁了吧?"

"是有年岁了。到底多少年岁我也说不清。至于面积,社员们都说将近三十亩,我计算了一下,也就二十亩,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如果加上窑坑周边的闲地,三十亩倒是差不多……也可能他们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位笙喝完水,苇声再倒。位笙将碗往一边挪了挪:"不喝了,再喝又撑的慌了--嗨!丢人呢!吃的忒多了。"

"公家管饭谁不豁开肚子狠吃?吃了白吃,不吃白不吃!"苇声说笑着。

"到后边看看去。"位笙提议。

"上河堤?"苇声问。

位笙说:"上河堤。"

从废窑经过,位笙指了一指:"上去看看。"两个爬到窑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望远,感觉不错嘛!"位笙看着远方。

"就是这座'山'实在太不敢恭维了。"苇声笑了笑,接着话题一转,"想请教一下技术员同志,你看这废窑周圈闲地也不少,荒着怪可惜的,我想垦出来一点种烟草给爷爷抽,能行不?"

位笙想了想:"种烟草,红土最好,沙土也比较适合。你们这里是淤土,又靠湖近,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水分过多,不太适合。不过呢,种是能种,烟叶品质不会太高。"

苇声说:"只要能种就行。"

位笙指着鸭舍:"也许能种好的,多上些鸭粪改良一下土壤,经常松松土,应该能种出好烟叶。你真决定要栽吗?明天我给你捎些苗子来,现在正是移栽的好时节。"

苇声很高兴:"太好了!太好了!过会我就刨地去。"

"这里真是块风水宝地啊!好山好水好风光!"位笙指着脚下的废窑,又指指眼前的窑坑,大发感慨,"依山面水,要出贵人啊!"

"什么风水宝地!蛮荒之地还差不多!这里是西庄的北大荒,人烟稀少,人迹罕至,野兽出没……"

"慢着慢着慢着。"位笙笑着打断苇声,"野兽出没?有那么夸张吗?"

"一点也不夸张。黄鼠狼、野狸子多了。这新建的鸭舍就是专门防备它们的。"

"黄鼠狼野狸子?这也叫野兽啊!"

"总不能说它们是家畜吧!"苇声在咬文嚼字,"要说风光呢是真不错。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河堤上全是洋槐树啊!现在花期过去了,不怎么好看了。前几天花期正盛的时候,那叫一个壮观呢!一眼望去,那哪里还是什么河堤,简直槐花堆出来的万里长城。不光如此,而且香风阵阵,一天到晚人就像是沐浴在无边的香风里,连吃饭都感觉有一股槐花花香。"苇声半眯着眼很抒情很享受的样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