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让座的女孩

2018-04-15 作者: 我是小民
第3章 让座的女孩

这天早饭后,苇声照例爬到窑顶伸胳膊踢腿。Www.Pinwenba.Com 吧猛不防,他看见东庄那边不知何时竖起了两座钻塔,其中一座应该很靠近界沟。

苇声想看个究竟,给奶奶打了个招呼沿着生产路径直走过去。

废窑距离界沟实在太近,苇声走的并不快,走到界沟的时候也才六七分钟。

界沟两岸相距充其量有十米,岸里岸外布满参差的苇茬,沟里面有水,水位很低,水面很窄,对着生产路有一道高出水面少许的窄窄的低矮土坝连接着两岸的交通。

苇声即将通过土坝的时候心里猛一激动,这可是一步跨两县啊!

这也是三个多月以来苇声第一次走近界沟越过界沟。

界沟东边二三十步远就是一座钻塔,机器正在轰鸣。苇声蹲在沟堤上看了一会,正想过去问底细,有个头戴安全帽身穿蓝布工作服的小伙子急急地跑到界沟这边来小解。

小伙子是个南蛮子,普通话很不标准,苇声废了好大劲才听明白,这地下蕴藏着储量巨大的优质煤,他们正在做进一步勘探,三四年内要在这里开矿的。

村子已经近在眼前,苇声甚至能看清人家房门上吊着的门锁。

一百,二百,三百……苇声扳着手指头心里计算着,从废窑到眼前这个村子满打满算有四百米。

钻塔一直在界沟东边换着地方钻,就是不到沟西来。

没过去两天,矿区指挥部要来东庄放电影慰问钻井队。如此震撼的好消息插上翅膀一般飞到了西庄,当然也飞进了苇声的耳朵里。

苇声让奶奶早早的做晚饭要去看电影,奶奶很支持,才半下午就动起火来了。

苇声临出门,奶奶特别叮嘱:"过坝子千万要小心,水里面有水鬼的。"

苇声笑对奶奶说:"水鬼要拉我,我就给他打。拉下我去也不怕,淹不死我,我可是学校的游泳冠军!"

电影场就在东庄当街,人们去的都很早,苇声到场的时候电影场里已经挤满了人。顽皮的男孩子爬上树骑在树杈上看。

苇声好不容易找了个地方,可是快要放映的时候偏偏肚子出了状况。苇声是个爱讲究的人,不愿意随便找个僻静地儿仓促了事,偏又不熟悉东庄的地理形势,捂着肚子小心的出了村子来到了钻塔附近这才放心大胆的脱了裤子。

苇声本来患有轻微便秘,插队初来乍到那阵子又有些水土不服,便秘有些严重了,每次大便没有十分钟八分钟玩不了事。

苇声心急火燎的奔回电影场,正片前的加片快要放完了。加映的是一部科教短片,苇声只片片断断看到了三四分钟结尾,是莲藕种植管理的。

老地方是没位置了,从没看过露天电影的苇声不好意思在人缝里往里挤,只好在外围转圈子。外围的人都站在高矮不等的板凳上,他们应该都是东庄当地人。

正片是朝鲜故事片《一个护士的故事》,苇声看过不止一遍了,但苇声仍然踮着脚伸长脖子生怕漏过一个镜头,因为片中的女主角实在太漂亮,是苇声不折不扣的梦中情人。

"你站上来看一会吧。"苇声正拧劲着身子苦不堪言的盯着银幕看,身边站在凳子上的女孩子说。

苇声往一边趔了一趔,他知道这里没他的熟人,女孩肯定是招呼别人的。

"你上来吧。"那女孩又说了一句,说着的时候已经下了凳子。苇声看看身边,又看看女孩,这才知道女孩是在对自己说话。

"你……"

"我去厕所。"女孩不好意思的一低头,走了。

苇声站上去。

过了好大阵子没见女孩回来,苇声左顾右盼起来。

眼看一片就要结束,仍不见女孩回来,苇声更频繁的左顾右盼着。

身边有个女孩轻笑:"你不好好看电影,乱晃什么?"

"我……"苇声没说下去,他以为是他影响别人了。但他感觉声音不是太陌生,扭过头看看,正是让他凳子的女孩,女孩正站在他侧后另一个凳子上。站在凳子上的女孩比自己个头略矮一点点。

正赶上换片子。

"你……"苇声扭过头。

"我家就在附近,我又回家搬了个凳子。"女孩声音真好听。

"真是一张俊脸!"女孩正对着放映机那边的电灯光,苇声看得很清楚,不由心中赞叹,"比电影里的护士还好看。"

身边有美女陪着,苇声心里说不出的受用,心情格外舒畅,看到护士牺牲都没有像以往那样再伤心到流泪。

电影散场的时候,苇声向女孩道谢:"我得好好的谢谢你,你叫什么?"

女孩掩口一笑:"你叫什么?"

"我?我叫苇声,芦苇的苇,歌声的声。就是芦苇的歌声的意思。"苇声解释着自己的名字,一边用手指头写着字,"你呢?"

恰有一拨人笑说着从两个中间拥过去,女孩说什么苇声没听见。

苇声再问,女孩就不说了。

苇声要帮女孩送凳子,女孩不让。

苇声摆摆手,女孩也摆摆手。

苇声走了七八步,蓦然回首,女孩还站在原地没动,苇声又朝女孩摆摆手,女孩这回没看见,没反应。

"奶奶,藕啥时候栽?咋栽的?"苇声的家乡话说的不错了。

奶奶挠挠头:"这个……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这是水里面的活,奶奶没干过。"

"你问这个……"

"我想搞点副业,奶奶。这么大的坑塘闲着,多可惜。"

"窑坑可深着呢,你爷爷说两个人也打不到底。"

"边上水浅,在边上试试。"那天看电影回来苇声就一直琢磨这个事。

"那个死老头子呢?我去帮你问问。"奶奶正在拣粮食,她放下簸箕就要出去。

"我去吧,奶奶。"

苇声跑到窑顶上,学着奶奶的样子,手搭凉棚,看了一圈儿。

没看到。

奶奶已经拣好粮食了。苇声挣着粱袋口,奶奶将粮食撕拉撕拉倒进了粮袋里。

有四五十斤的样子,苇声背起来就走,他要到村里磨坊里去磨面。

奶奶喊着:"路上多歇几歇,不要累着!"

苇声早跑出好远了。

紧挨着村子是个很大的池塘,池塘是个大荷塘,苇声每次来磨面经过池塘的时候都会驻足一阵欣赏荷塘美景。

快进入腊月了,荷塘美景早就不存在了。

经过池塘的时候,苇声仍然停下来。

池塘的水位很浅,露出很阔的一圈岸滩,不少人正挥动铁锨在浅滩上掘藕。

深水区的莲藕队里每年都从湖里请人来穿上皮衩去采。采来的莲藕也当然归队里所有,队里派人拉到集上去卖,也是一笔副业收入。

浅滩上的藕,队里是允许社员们挖掘的。社员们将挖出来的白莲藕保存好,过年的时候拿出来待客。

苇声没大停留,他将粮食送到磨坊。磨面的很多,多是老娘们,嘁嘁喳喳说着话排队。

苇声一到,这个喊苇声,那个喊苇声。

她们都认的苇声,但苇声认不准她们。

苇声属于腼腆型,认不准她们就不好意思说话,只是对着她们点头,微笑。

"这孩子多好!"有个老太太来拉苇声的手。

"秦卫生!秦卫生!你小子为啥不来看我!"站在磨面机旁正照管机器的赵常喜转脸看见了苇声,直喊。

赵常喜也是知青,从县城下来的。

苇声走过去,揣了一下赵常喜:"你小子不一样?还说我!"

赵常喜也揣了一下苇声。

"你给我看会机子,我去解个手!"赵常喜说。

"你得给我快点回来啊!我还得忙呢!"苇声趴在赵常喜的耳朵上大叫。

"知道知道。"赵常喜连点几下头跑了。

每次苇声来磨面,赵常喜都说上厕所要苇声帮他看机子,每次跑出去好久都不回来。有一回居然跑出去整整一晌,回来给苇声追着跺了好几脚。

这一回赵常喜也没例外,半小时了还没见影。

来村里插队的知青除了苇声,还有赵常喜等另外四个,全部来自县城,清一色的小光棍。队长将他们安排在生产队办公室隔壁原来做仓库的两间房子里住,磨房则在生产队办公室另一隔壁,也是两间屋子。

赵常喜是个闲不住的角色,也好摆弄些东西。刚来没几天,有一回磨面的柴油机出了故障,他毛遂自荐说是能修,还真给他摆弄好了。一个月后,队长就将磨房交给他了,原先管磨房的反倒成了他的助手。知青嘛,又有文化又有技术,如此又红又专,可不是难得的人才。队长也是唯才是举。

赵常喜他们住在村子里,又跟社员们一同参加劳动,跟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很熟。

赵常喜他们家都在县城,**十里路远,每人都有一辆破自行车,四个没事的时候就拉起车子围着村子兜风,车子都骑得飞快,偏偏车子虽破刹车闸却很灵敏车铃也特响。晃啷晃啷一路铃响,老远就知道四位驾到,来到人跟前"嘎"一声停住,单脚支地,打个招呼,潇洒得很。

自行车四人组成为村里的一道流动风景。

苇声住在窑坑那边,偏僻荒凉,赵常喜他们不肯到那边玩,所以联系不是太多,但毕竟都是知青身份,并不生疏。

赵常喜回来了。

"我也憋死了!得去厕所,我这里的事授权你全权代理!"苇声看看还得会子挨到,对赵常喜说。

"秦卫生!你小子学的倒快!"

"我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苇声笑着走开了。

苇声直奔池塘,他不知道莲藕是怎样从泥窝里扒出来的,他要去现场观摩观摩。

苇声沿着池塘沿转悠着看,扒藕的不光有大小伙子,也有十一二岁的男孩子,还有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都裤腿儿挽到膝盖,打着赤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