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让孩子与众不同

2018-04-15 作者: 耿军
“幽默”让孩子与众不同

幽默是一种调味剂,它能够让原本平淡无奇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幽默是一种素养,一个说话友善幽默的人,无论面对的是陌生人还是朋友,都能拉近与对方的距离。Www.Pinwenba.Com 吧这就是幽默的魅力和珍贵之所在,为口才披上了一件魅力的外衣。

案例

爱尔兰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素以幽默言辞见长。一天他在大街上行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冒冒失失地冲了过来,将他撞倒。这个冒失鬼急忙下车搀扶萧伯纳,并连声道歉。萧伯纳拍了拍身体,发现并没有受伤,面露惋惜之色:“你的运气真不好,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还有一次,萧伯纳去医院检查脊椎骨,医生对他说:“你的问题很严重,我们需要从你身上其他部位取下一块骨头,来替换那块有问题的骨头。不过,这个手术很困难,我们也是第一次做……”萧伯纳知道医生想告诉他手术费不菲,却不好意思开口,于是他笑着说:“好啊,你们打算付我多少手术试验费呢?”

在第一个故事中,萧伯纳的幽默言辞巧妙化解了两人间出现的不愉快与窘迫感,令肇事者感受到萧伯纳的宽容大度,使事故得到友好地处理。在第二个故事中,萧伯纳没有与医生争论,或表示不满、失望,而是利用“付试验费”的幽默言辞点出了医生的顾忌,缓解了医患之间的紧张气氛,使彼此的关系变得融洽。

幽默就是这样富有魅力,它令口才表达更具说服力,它令语言更具激励性,同时也能化解困境,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幽默不仅是大人的专利,每个孩子都有幽默细胞,当他们会说话时,有可能说一些出乎成人意料的话,逗得人捧腹大笑。有这样一个孩子,当他的父亲无意中“夸”自己长得帅,他立刻就做出反应,自问自答:“有头牛在天上飞,你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爸爸在地上使劲地吹呢!”孩子的想象力就是这样丰富,他们能无限发挥想象力,说出幽默的话语,无形中削弱了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如果你的孩子暂时不太擅长言辞,那么幽默的话语能帮助他们打开话题,轻松吸引他人的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口才比较好,那么幽默话语能为口才锦上添花,令口才更加出色。

不过,由于孩子的逻辑思维比较简单,只有经过后天培养,才能形成真正的幽默感,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会孩子幽默技巧之前,先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孩子在1岁时,对他人的面部表情就比较敏感了,家长在此时可用扮鬼脸、做夸张表情等方式吸引孩子注意,或者在孩子“挤眉弄眼”时报以大笑,这些可以说是幽默感的初级启蒙。孩子在2岁左右,能在身体或物品表现出的不和谐中找到幽默的元素,比如小马玩偶不是被娃娃骑,而是骑在娃娃身上;大人故意将袜子套在手上……孩子3岁后到上学前,喜欢上玩一些角色扮演游戏,家长可挑选一些幽默性较强的“剧本”,和他们一起扮演角色。

同时,在这一时期,孩子的理解力逐渐增强,也慢慢积累了一些知识,家长不妨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幽默感。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这时与其哄他,不如说:“哎呀,宝宝的吸引力太大了,连地球都忍不住加大地心引力,想和宝宝亲近亲近呢!”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对孩子产生积极乐观的影响,对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也有一定的帮助,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幽默打造口才技能。

当孩子形成幽默感,或有了“幽默”的意识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教他们学会如何使用幽默的语言为口才加分。

1 对词汇做“别解”

别解,是指将我们日常熟悉的词汇用在另一语境中,使该词汇的意义发生变化,“形似而意不似”,体现出幽默的效果。比如,孩子想问大人要几根鸡毛,大人拒绝,孩子可以这么说:“唉,您可真是一‘毛’不拔呀。”“一毛不拔”原义是吝啬,一分钱都不给,在这里变成“羽毛”、“鸡毛”的意思,这种偷换概念的“抱怨”与“您一根羽毛都不给我,真小气”相比,哪句效果好是显而易见的。

2 自我嘲讽

当孩子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时,自我嘲讽可以帮助他体面地脱身。比如,孩子的个子比较矮小,有人不小心把水洒到他身上,这时孩子可以这么说:“你以为这种方式可以让我快速长高吗?”借助自嘲自己个子矮,既显示了孩子大度的胸怀,又维护了自尊。当然,运用自嘲也要注意一点,最好不要实实在在地点出自己的缺点,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尽量夸张一些(但不能贬低),否则起不到幽默效果,还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3 语义反差

语义反差就是当说到结尾部分时,突然转移话题,使结尾内容的意思与前面截然相反,使人忍俊不止。比如,孩子正在劝架,可以这么说:“你们都这么大人了,还吵架,别吵了,别吵了,我帮你们打伞吧!”对方会问为什么要打伞,孩子这样回答:“当然是躲雨啦,你们俩这里乌云密布、雷声轰轰,待会肯定得下场大雨。”一般人听了这样的劝解,都会哈哈大笑,火气自然消下去。

4 以愚启智

当孩子想让对方了解自己确实已经明白某个道理,可不直接说出来,而是“装傻充愣”,故意说出反话。比如,孩子给小朋友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后,这样说:“我觉得这是个好方法,以后什么都不用干,也找个木桩守着,捡撞死的兔子,你觉得怎么样?”当然,这种说辞一定要对方也有幽默感才行,否则他可能会将孩子的反话当真哦!

5 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有多方面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利用概念的多种含义,将一种含义向另一种含义转移。比如,当孩子被问到“爸爸好还是妈妈好”的问题时,不要急着回答,而是反问对方:“什么叫做好?”对方回答:“就是每天都和你说话,帮你吃饭,亲吻你……”孩子这样说:“看样子是嘴巴要好一点。”在这里,偷换了“吃饭”、“说话”等对象的概念,使孩子巧妙地避开了对爸爸妈妈作评价的尴尬话题。

除了文字的组合外,知识的积累也非常重要,有很多幽默的歇后语、故事都可以为语言表达增加幽默感。因此,在引导孩子掌握词汇的同时,还要了解更多的知识,让幽默真正扎根于口才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