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2018-04-15 作者: 耿军
帮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有时候,孩子不敢开口,并不是胆怯心理在作怪,还有一些是与自卑有关。Www.Pinwenba.Com 吧当孩子感到自卑时,他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不愿意开口说话。当他们持续“沉默”时,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慢慢退化,令自卑心理加剧,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案例

默默的人就和他名字一样,不怎么爱说话,即使开口说话,声音也小得像蚊子一样。为此,幼儿园的老师没少为他打气,可是默默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有一次,班级里开个小联欢会,每个人都要上台表演节目,默默也被分配一个节目——相声。在排练的时候,默默不是结结巴巴的,就是忘了词,被小伙伴埋怨后他干脆闭上嘴巴不说话了。

正当局面乱成了一锅粥的时候,老师急忙来调节,她问默默:“你为什么不练习相声呢?”默默被再三追问后,喃喃自语道:“我不行……”老师又问道:“是害怕吗?”默默仍旧嘟囔着:“我不行。”见此,老师主动向默默提出换一个他“行”的节目,默默想了一会,选择了唱歌。

其他小朋友向老师“告状”:“他连说话都不说,怎么能唱好歌呢?”出人意料的是,默默很大方地在大家面前唱了一首歌。老师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默默唱起歌来大大方方,却对说话这么不自信呢?当老师仔细问清楚了后才知道,原来,默默的爸爸妈妈总是在孩子面前称赞这个孩子会说话,称赞那个孩子嘴甜,末了感叹自己的孩子拙嘴笨腮。时间一长,默默觉得自己就像爸爸妈妈说的那样,变得越来越自卑。

老师急忙找到默默的父母,将情况告诉他们,并说:“想要让默默自信地说话,一定要多赞美他,他唱歌很好听,就用这个来为默默树立自信心。”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努力下,默默慢慢地恢复了自信,变得开朗起来,说话不仅变大声了,还常常妙语连珠。

默默对说话有自卑感,是源于父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他的父母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症下药”,终于唤回了他的自信心。

不过,默默自卑的原因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孩子说话时自卑还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有的孩子说起话来见解独到,当众表达的机会相对多一些,而不善言辞的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不愿主动发言,慢慢地失去了“发言权”,变得越来越自卑、不爱说话了。还有的孩子可能以前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但经历了某些挫折和失败,在心灵上埋下了阴影,只要一准备开口,就会产生“我不行”的意识,久而久之就无法开口了。

孩子的自卑心理对口才培养所造成的影响既可能是一时的,也可能是长久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将其尽快消灭在摇篮中,让孩子能自信地表达。

1 让孩子多看自己的优点,提高心理暗示

孩子的自我评价多依赖于父母、老师、玩伴等,大家给予他的肯定越多,他们就越能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变得乐观、自信,不再因自卑而唯唯诺诺。

2 知己知彼,开口无忧

当孩子面对陌生人或群体时,由于不了解对方,很容易对其作出过高的评论,从而看轻了自己,这个时候很容易自卑而无法开口说话。我们要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判断,既不过分贬低他人,也不过分抬高自己,把对方看成一个平常人,在平等的位置上交谈或发表言论。

3 将表达效果放在首位,克服表现**

孩子的表现**越大,一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者被别人比下去后,在心理上就可能产生失落、挫折,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克服表现**,即不管是日常还是演讲,都不要把表现自己作为目的,而是通过语言表达或说服他人,或感染他人,或感动他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平稳的心态。

4 给孩子成功的说话经验

我们不会给孩子制造失败,但可以为他们制造成功,特别是自卑源于失败时,哪怕只有一次成功,也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自信。我们可以在家里为孩子举办一些个人朗诵会、故事会等,并对他的表达能力予以适当肯定、欣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