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吃在大麦市

2018-04-15 作者: 西岭雪
第十三章 吃在大麦市

大麦市位于西大街中段北侧,南起西大街,北止庙后街西口,长391米,宽15米,据清《长安县志》载:此街位在唐城含光门街。Www.Pinwenba.Com 吧明代称桥梓口,后称北桥梓口。清代在营里寺门口的一段称大麦口,清末改名为大麦市街。

这里是清真风味小吃集中的地方。西大街是西安主要的回民集居地,大麦市则是西安唯一经营回民风味小吃的饮食专业市场,素以建筑风格独特、小吃品种多样而著名,几乎集中了西安所有的回民小吃种类,成为远近遐迩的小食一条街。

“民以食为天”,吃,就是西大街的最大特色了。

我来西安三年,对西大街并不熟识,但是大麦市却去过十次不止。

只为我有一大堆酒肉朋友,每来西安,必问:“听说你们这里有条回民街叫小食一条街,很著名的,在哪里?”

我答:“大麦市。”于是呼朋唤友,打车赶路,一同往大麦市去。

车子通常停在西大街桥梓口十字。一下车,便看到圆顶高悬的伊斯兰教日月标志。

路口出出入入的挤满了人,其中不乏戴着伊斯兰小帽的回族男人和披着头纱的女人,纱巾多半是白色,质地优劣不均,在颔下扣住,走路时背面比正面要好看,飘啊飘的,像一面旗。只是,同电视剧《还珠格格续集》里那个温柔斯文的含香公主,却还是没办法比的。

西大街是西安主要的回民集居地,大麦市则是西安唯一经营回民风味小吃的饮食专业市场,素以建筑风格独特、小吃品种多样而著名。几乎所有能说出名称的回民食品这里都可以找得到,主要分为牛羊肉、糕点、甜食和面点小吃四类。单一个牛羊肉就有至少十几种吃法:牛羊肉泡馍、牛羊肉小炒、涮羊肉、腊羊肉、粉蒸羊肉、水盆羊肉、麻辣烫、涮牛肚、烧烤牛羊肉串等等等等;面点小吃有牛羊肉饼、灌汤包子、锅贴、水饺、柿子饼、牛骨髓炒面;甜食有黄桂柿子饼、江米豆沙糕、糍糕、甑糕、豆黄糕、切糕、蜂蜜凉糕……

人没走近的时候,远远闻着香气,只觉起码要吃十种八种才够满意;可是一走进来,看得眼花缭乱,竟不知该先尝哪一样儿,又觉得看看闻闻就已经饱了。

这里的许多家小吃店都早已打出了自己的老字号,如老马家腊牛羊肉、老童家腊牛羊肉、何家卤汁凉粉、金家烧鸡等等。关于制作方法和火候掌握,都有一套独家之秘。

比如甑糕,对于甑的品质与枣的挑选都有极其严格的标准。其整个制作过程中分为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煮出来的糕,色泽入目,甜香满口,西安人常当早点吃,据说,常吃极易上瘾。有些西安人,每天早晨不吃一回甑糕,一整天都会精神不振,浑身不得劲儿。

中段北侧有一家新华甜品店,专营甜食,两面墙上,一面写着食谱,有黄桂柿子饼、细沙炒八宝、银耳莲子羹……另一面墙上,则贴满了来吃过甜食的名人明星们的照片,有郭达、宋丹丹、景岗山……一边品尝甜食,还可一边欣赏明星们的吃相,秀色可餐,甜品亦可餐,不知甜品为明星,亦或明星为甜品,不亦乐乎?

大麦市的小食店有许多家都实行24小时营业,但最高峰期却是在下午5点到晚上10点这会儿功夫,约摸吃过宵夜了,大多数店面也就相继关门。尤其是烤肉,几乎是约定俗成的夜间节目,红红的炭火非得配上深沉的夜色才显得够劲,肉味也才够香。所以,要想真正深刻体味大麦市的独特风情,最好是在晚上七八点钟来,这会儿,人最多,生意也最红火。

但是要注意了,管好自家口舌与腰包,小心乐极生悲。两项大忌:一是防窃;二是禁言。

有过一次亲身经历:去年夏同几位外地朋友在大麦市一家小食店品尝腊肉,一年轻女友喜极忘形,随口说:“还是牛肉香,我最讨厌就是吃猪肉了……”一言不了,猛地蹿出五六条汉子,也不知打哪里冒了出来,个个须发皆张,怒目圆睁,大吼一声:“你说什么?”吓得女友花容失色,浑身乱颤。几个男同伴连忙作揖赔礼,又送啤酒数瓶,好一番道歉才算作罢。

从那以后,我吃饭总要看清“清真”两字,以便谨言慎行,免得祸从口出。

一路走出大麦市,就是洒金桥了,路口有座清真寺。守门的穆斯林很和气,看到我在门口张望,便热情地招呼:“进来看看吧,不收门票,只是不要进大殿。”

蒙他盛情,我高兴地进去了。寺很小,但整洁。正殿前摆满了盆栽的柏树和铁树。

午后的阳光洒在院子里,静静的,大麦市的喧嚣扰攘都远了,而隐隐的,却仿佛听到驼铃之声。

我忽然地就感动了,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总是善良的,我的心在那一刻变得温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