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战争奇观,撼人心旌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第二十章 战争奇观,撼人心旌

战争奇观,撼人心旌——读许全国的长篇叙事诗《怀念战友》和《北斗星》

三十多年前,许全国和河北的许多热血儿男,参加了发生在祖国南疆的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时他任副连长。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三十年后,他用燕赵老兵的眼光,对那场战争进行重新审视和书写,创作和发表了长篇叙事诗《怀念战友》和《北斗星》(原载《保定日报》,后收入“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诗歌选”一书)。这两首描写和记录战争的长诗,可谓继张永枚的《西沙之战》后,诗人许全国在当今战争题材领域创作的优秀代表作。

纵观古今战争题材的诗作,诗人往往是描写战争场面的宏大,敌我双方的血腥交戈,英雄主义理想的建构等,而许全国这两首诗却突破了这一写作模式,通过细小的侧面来聚焦和展示那场战争。从《怀念战友》来看,全诗通过一位年仅二十四岁的排长,带领战士夺取三五九高地,肠子被打出肚皮,而他却\\忍着剧痛\\左手配合冲锋枪弹夹\\将肠肚捧在了胸前\\就是这位钢铁战士,猛地站起身来\\带领部队勇猛冲击向前\\二百米的冲锋之路\\鲜血染红了长长的一线\\战斗胜利了\\而这位英雄\\却化作了一缕青烟。在庆祝建国六十年周年前夕,诗人来到左右江烈士陵园,他想到自己活下来,成了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成了保定金阳房地产总经理,其间不知品尝过多少名酒和名烟;他深知那位战友生前不甚饮酒,也很少抽烟,那是因为家庭困难;再想到生前他竟没有一次初恋,如今,他长眠于南国他乡,就不禁阵阵酸楚,泪如涌泉……于是,他向这位战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为他斟满一杯茅台酒,点燃一支中华烟,深情地把他祭奠。到此,诗人笔锋一转,向生活的很幸福的人,发出心底的呐喊:但愿我们活着的人\\无论是经商还是为官\\永不要辜负你年轻的热血\\永不要忘记自己举起左手承诺的誓言。

福克纳说:诗人的特殊使命就是鼓舞人的斗志,诗人的声音就是拨动人的心弦。看到一个老军人迸发的真情,听到诗人这醒人的呼唤,我们的心,能不荡起情感的漪涟?这种用生命写就的诗意,给我们留下的不单是审美,而是心灵的震撼,这种从死亡当中滚出来,用血泪洒下的诗行,在《凤凰诗社》网站上,竟被三十多万人击点……这大笔写就的大诗,大诗弥漫的军魂,能不震撼当今的诗坛?

如果说《怀念战友》是把军人血染的风采弥漫在战火烽烟中,那《北斗星》则是写一个大腿中弹的战友,从异国回归祖国的艰难历程。二百多里的路途,到处是峰恋叠嶂和荆棘丛生,在这残酷的环境下,那真是:伤人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千万重。但诗人写那位战友,誓死不做俘虏,把英雄主义的理念和人生的价值,体现在殊死的抗争中。他想到前面有伟大的祖国,有他的家乡和父母,还有他甜蜜的爱情,于是,他就忍着剧痛,白天躲避敌人,夜间艰难前行。伤口发炎了,他用盐消肿,饥肠辘辘了,他用野草填充。他辨不清方向,只能靠天上的北斗星。他坚信,北斗星的方向就是我亲爱的祖国\\亲爱的祖国就是我心中不落的明星\\有这强大的信仰支撑,他八天粒米未进,仍慢慢地爬行。到第九天头上,他的手\\突然碰到一块石碑\\借着微弱的月光\\看见两个鲜红的“中国”大字\\头一歪\\昏倒在巨大的幸福之中\\当边防战士在二七三号界桩发现他的时候,见他大腿肿的像个木桶,脚踝露出了白骨生生……此刻,他成了木人:唯一有生命力的\\是军帽上那颗闪闪的红星\\由此,这位战友才完成了一次残酷的生命追求,由此,诗人从敏锐的发现到灵魂的塑造,把这个中国军人的形象,鲜活在他不朽的诗作中。这是怎样的军人啊,在整个战争史上,有几位这样的“钢铁英雄”?若不是作者亲临战场,用身躯做笔,拿鲜血为墨,这惊人诗作,怎能诞生?

由此可见,许全国完成了从战士到诗人的使命。他这两首诗,写的阳刚豪放,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别样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抒写了新一代军人的风采。他这种创作,并不是在战争当中看战争的艺术才能,相反,它是自发的出乎必然的残酷反映。描写战争题材,只有自发和出乎必然的作品,我看才能成为战争奇观,才能撼人心旌……

2012年8月12日《保定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