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六 小小村架 宏大社会——闲话樊新旺《村架传说》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序六 小小村架 宏大社会——闲话樊新旺《村架传说》

浩渺

我是写过小说的一个,洞悉其艰辛和奥妙,实难言尽。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后来便不写了,连小说书刊也懒得来读,倒也逍遥自在。我是在一次工作会上听新旺兄说,他的一个中篇将在《保定晚报》连载,酒中答应为其写篇文章,也与樊兄击了掌的。待酒后一醒,方知虽是情意所至,但已离小说相去远矣。一日酒后,接樊兄来电,我顿消酒意,告之《村架传说》已经连载,稍稍读过,果然言语醇厚,人物明朗,主题深远。我知道,这才是地道的樊兄风格!只待某日小酌数杯,天上又下着不大不小的雨,一并读来,才叫过瘾!我对樊兄说,大作初读,已有了许多重要说法,只是不知道能否说到点子上。

这部中篇,主题很现实,也很深远。站在一个高度上洞悉生活、剖析社会,这是一个作家应有的职责和义务。《村架传说》就很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如今的乡村早已不是孙犁、赵树理笔下的乡村了,它在变得日益诡异、多元和无奈。工业化的进程让它失却了淳朴、清丽的身姿,过多地和钱财搅和在了一起,“打多少钱的架”成为了社会的乡俗。我们正直、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正在面临着更为艰辛的嬗变。作者正好抓住了这个“题眼”,从一场小小的村架开始,纹丝不乱地晒出社会演变过程中人们灵魂的躁动。田青洲曾是代表社会最底层的正直善良的劳动者,在生产队时期受过乡村势力的欺压,他们的老父亲也因此憋屈而被逼跳河。在面临一场突然的挑衅之后,已经富裕并觉悟了的田青洲们决定依靠法律手段予以解决。然而生活又是那么的真实和残酷,几经权衡,他们也走上了“打多少钱的架”的怪圈,田青洲们从老实、善良到不得不成为“用钱来说话”的实践者,有多少的无奈,有多少道义需要自已推翻?作者显然是紧抓这一典型不放,用这个具有社会意义的典型,来诉说乡村的真实和无奈。接下来“村架事件”的解决过程也着实耐人寻味。本来一桩村架,事情不大,但因为有更多势力、缘由的推波助澜,也由于田氏弟兄没有固守住传统道德的底线而变得扑朔迷离,最终只能靠托关系、走人情才摆平。看似平常,又是极其的不平常。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倘不这般写,倒真的不真实了。也许不如此便不能表达作者的一份幽愤和无奈。不论怎么说,作者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认知社会和生活的,并把它形象地、典型化地加以展示。

小说的人物也很多元,并无半点脸谱化的感觉。比如田青洲,工作之余好玩牌九,喝点小酒,也怕得罪乡亲,但关键时刻他敢为民办事,为民做主,如执行平价电、查封陶粒厂等,“在红口乡树起了一面旗帜”。派出所长申大海也是生活在真实生活中的“这一个”,他求电力局长给家属安排工作,接受乡里大户捐赠给所里的捷达轿车。但他办事果断、干练,富有与农民打交道的技巧,从不吃请,懂政策法规,又心存百姓,主持公正,较为真实地诠释了基层所长的形象。还有乡党委书记、电力局长诸位,无一不来自生活的真实,让人读后感到人物不虚假。也许只有真实,才能让作品有人看,才能让作品尽可能多地启迪人、感染人吧。田老坏、王老拐也是值得一提的人物。田老坏一出场,必涉男女之事。樊兄写起来挺得手,甚是精彩,这与他多年丰富的乡村生活和高超的表现技巧相关。但这类人物新意不够,倒是王老拐透露出了时代的元素。这人有胆识、有见地,智取村中富人陈大水之财一节尤为精彩。虽说只是为个人谋生计,但仍能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侠义和少许的正义感。一旦引导得力,或许对乡村集团势力是一种抗衡和调节剂。这是人物,同样与作者心中的“真实”相关,所以毛病甚多,所以可信。正如小说结尾田青洲被调任有职无权的纪检组长后,那个被他查封的陶粒厂又重冒来烟一样,更多地还是一个“无奈”。

小说的语言也是值得称道的。作者更多的使用了质朴、简洁的语句,加上形象生动的乡村俗语,如“这天下午,春阳很好。七十三岁的金老太太哼着”二月里来好春光“来街心霍云龙房前的娱乐场与人们同乐,不料,她竟然倒在那里……”撅着小屁股为咱卖命拐骡子,没多大走儿我男人那根好风箱杆儿,不拉哒你这破风箱眼儿“等等。小说的语言是第一位的,它就像砖瓦石料,没有你的砖瓦石料,盖起一座墙头、漂亮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总之是些”闲话醉话“有人说是”废话我也听之任之。

原载2011年8月13日《保定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