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十三份工作 晨电的鸿鹄展翅2

2018-04-15 作者: 鲁中堂
第四十八章第十三份工作 晨电的鸿鹄展翅2

第二天上班,黄经理让刘德伟将他的工作移交给我,原来刘工要离开电表部,他要到别的部门工作。Www.Pinwenba.Com 吧他为什么要走,我至今不知原因。能看得出,黄经理和周总经理都指挥不动他。他可以公然在会议场合和领导叫板,也许他资历老,或许早期他为晨科公司立下汗马功劳,再或许公司方面的确亏待他了,领导对他也无计可施。而偌大的电表部负责上位机软件开发的只有他一人,如今对于他无可挽留的去意,周总找到我,就是希望我能力挽狂澜,撑起这根大梁。这次我的如意小算盘又落空了,我本计划找个轻松点活,以便自己有更多精力准备医学考试,如今要想在晨科站稳脚跟,就必须独撑危局。

刘工总共移交我16个应用程序,分别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实现,有C#、VB6.0、C++和Delphi,我一下子头就大了,黄经理安慰我说:“刘工不是离开公司,不过是调入兄弟部门,你有什么疑难杂症,还可以请教他的。”我也心存幻想将来危急时刻,刘工能雪中送炭。但马上我的幻想就肥皂泡,瞬间破灭。刘工交接的部分程序编译不过,我希望刘工尽职尽责做好交接工作,也许他就是要证明没有他,晨科的电表部玩不转,也许是觉得电表部的领导亏待他了,也许他就是存心想看我的笑话,再也许他就觉得我本不应该来淌这团浑水,坏他好事,他对我冷热嘲讽,说我技术差劲。我也不和他计较,客观向黄经理反映情况。黄经理一脸无奈告诉我,“先不用一下子搞懂所有程序,电表部最常用的是‘电能表管理软件’,可以先从这方面下手。”我虽然在电力行业闯荡多年,但实际还没有玩过电表,我面有难色。黄经理拍着我肩膀鼓励我说:“不急,慢慢来。”黄经理请刘工指导我,刘工语出惊人:“每个新来的人都比我工资高,你叫我怎么教?”刘德伟何出此言,他工资具体几何?我不清楚。黄经理气的脸色煞白,他怔怔的看着刘德伟,刘工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又补一句:“你就是将我逼走,不在公司干了,我也不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黄经理和我还能说什么,我告诉黄经理,“借我一块电表,我可以调试解读程序。”

电能表管理软件有1G容量的代码,整个软件有上千个窗体,能支持数百种国网和南网表表的操作,乍看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我静心研究,发现每个模块大同小异,只要搞懂一个模块,其他模块不攻自破,我选择了最复杂的负荷曲线模块潜心研究,也就两个小时,我基本掌握程序的整体构架,一些细节的来龙去脉也了如指掌,解读中,我知道该程序诞生于2004年,前后有数名工程师修改过,我研究的负荷曲线居然在算法还存有BUG,“原来刘工技能不过如此”,我开始有些沾沾自喜。我自鸣得意的告诉黄经理:“我已经完全能驾驭电能表管理软件了。”刘工觉得我在吹牛,黄经理说,“他相信我。”其实我高兴的太早,电能表管理软件是这16个软件中的重点,但不是难点,该软件对行业知识要求的也少,那些台体操控软件,才是刘工看家绝活,整个电表部也只有他熟悉并精通这方面的知识,而我浑然不知。

周总烂若披掌这些上位机的玄机,迟迟不肯放刘德伟离去,同时他也担心,我到底能不能胜任工作。恰好兄弟部门研发出一款G2智能表,需要配套软件测试,刘工袖手旁观,只等黄鹤楼上看帆船(翻船),我信心满满的接受该任务。电能表管理软件是一本百科全书,我依葫芦画瓢,三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任务。

一炮打响,部门许多嵌入式表计工程师都纷纷来求助我,做新表的测试工具,原来工作任务繁重,只是刘工置之不理,别人多次吃了闭门羹,也不找他,自己另想对策而已。

十几天之后,有两家公司搜索到我的简历,开出更高薪酬让我去。其中一家急需开发超市管理的掌机程序,这是我的专长,我尤为心动。不想这事被刘德伟获悉,估计他和周总讲了此事。我不知道他出于何种动机,但我来公司的第十八天,离奇的被转正了。这在晨科公司尚属首例,当初周总告诉我试用期是3到6个月,和我同批转正的员工很多已经在公司效力了半年,公司人事干事也告诉我,“没有人的试用期短于一个月,我是唯一的例外。”转正了,若再提出离职,办理离司的手续就要一月时间,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不过让我哭笑不得的是,转正之后的工资比周总当初的承诺的少了200元,我也看的出,这不是周总的本意,也不想让他为难了。

刘德伟天天混日子,一点活都不干,周总让他站好最后一班岗,和我交接好工作,就可以到去别的部门报到了,但他好像顽抗到底,铁心不配合。电能表管理软件的安装包,他死活不肯交接,这次他当着黄经理面挖苦我说:“水平如此差劲,这么简单的东东都弄不出来。”我火冒三丈,明明是他职业素养有问题,还倒打一耙对我胡乱评论,我高声辩驳道:“我今天下午就当着你的面,将安装包做好,做好之后,我要拉你一起见董事长,让董事长主持公道。”我也确实太冲动了,说出这样疯言疯语的话,他见势不妙,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交接工作最终不了了之。

公司两千多人规模的工厂在沙井,公司单相、三相各种电表也从这里制造,我去实地参观,觉得校表台和检表台的生产效率太低了,公司的台体有6表位、12表位、24表位和48表位,每块电表上下表都要花去几分钟时间-----用改锥加固或松开螺钉,夹线(脉冲线、时钟线、多功能线和485通讯线)也要占用数分钟,我想,“为什么不改用弹簧顶针方式呢?”生产技术部的人员告诉我,我的设想已经转变现实,工厂后续要全部采用压簧方式做台体,提高生产效率。

电表部的同事让我配合他们的校表方法改进台体校表软件,我认为轻而易举,满口应承,但是打开校表软件,一下子就蒙头转向了。台体控制软件的核心就是校表和检定程序。我对这方面知之甚少,这种软件开发难度极大,软件最终实现控制台体的多种设备,从而对多功能电子式电表进行生产配置、调校和检定。台体的设备由精密源、标准表、精密时钟、误差检测器、手动控制器和网络转串口服务器组成,上述组成设备分别有自己约定俗成的协议。电能表的同事的工作与其无关,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各个设备用武之地。这些设备均是公司兄弟部门,电测事业部研发制造的。平常两部门不在同地办公,之间也没有什么交往。这回,我意识到刘工的重要性了,上次和他撕破脸皮,这次他肯定不会施予援手,我拿着他留下来的校表软件上台体调试,希望能快速解读设计者的思想。

该程序让我悲喜交加。喜的是该程序有几大特点,一、采用接口方式实现了多态,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对象的程序,二、程序采用的是多线程套多线程的通讯架构,三、该程序支持两种信道,多串口卡和UDP以太网转串口通讯方式,四,通讯方式不再是简单同步通讯,而是级联委托的异步方式。掌握了这种方式架构的程序,我的编码能力不就直冲云霄,迅速提高到第四阶段了么?我多年苦苦寻找的“乾坤大挪移”竟然在这里不期而至。悲的是,我编码水平一直停留在第三阶段,短期内要实现本质的飞跃,困难重重,而况我对台体的行业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设备的功能,设备如何控制,设备之间的联系,没人指点,简直无从下手。苦战几天,还是盲人摸象,切不中要害。

苍天佑我,意外收获,我知道工程服务部的王经理做台体售后服务十几余载。我虚心向他请教,他告诉我台体设备的基本功能,并让我宽心别急,他们部门很多人干了数年,都不懂台体,他也是花了十年,才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台体问题。他的说法,让我忧心忡忡,电表部怎么可能让我数年去琢磨呢?给我的时间,也许是三天,或者五天。大伙还等我马上改造台体校表、检表软件啊!

要想在短短几日就琢磨出台体各设备的控制绝对不现实,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将大伙的问题解决掉,我才有时间整体研究。进行模块定位后,照猫画虎,渡过难关。我丝毫不敢松懈,不全面驾驭这洪水猛兽,我寝食难安。坐在电能表部等人来帮助我,肯定没戏了,我要走出去,希望能误打误撞高人指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