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从三司会审到九卿重审

2018-04-15 作者: 徐文钦
4 从三司会审到九卿重审

嘉靖皇帝一提到议礼,就非常敏感,这是他的一个生命情结。Www.Pinwenba.Com 吧他的施政方针,他的个人爱憎,他对臣僚的升黜臧否,多与议礼相关。李福达之狱,他本也能听从有司和谏官的意见,依法处治,但一牵涉议礼案,就动了个人感情。

嘉靖本来就因当年给父母加封号跟朝中大多数官员结了怨,平时总觉得臣下在背后议论他,说他的坏话。眼下看了桂萼、张璁的奏章,便觉得十分有理,而那些护礼派臣僚们的数十道奏章,显然缺乏深思熟虑,行文用词颇有怨气,不能完全客观公正地以事论事,明显带有个人意气。

于是,嘉靖让亲信太监去调查这些上奏章的护礼派大臣,结果查出上奏章的大臣中有一多半都在议礼之争中被他责令痛打。

于是,嘉靖便命人重新审讯张寅案。

桂、张二人趁机再一次上奏说群臣内外交结,想报复议礼派诸臣,于是,嘉靖马上认定护礼派官员们是挟私报复。嘉靖由犹疑而至愤怒,由冷静而至偏执,由维护国家的法律而转向维护议礼和自己的尊严。

嘉靖下命速速提取李福达到京审问。

从接到圣旨,山西官员就提取李福达案涉及的证人共30余人立刻动身,尽管再过几天就是新年,谁也不敢稍作停留,这个新年他们都是在路上过的。当这30余人被提到京师时,已经到了嘉靖六年的正月初六。

山西官员、李福达、相关证人刚入京,嘉靖帝就迫不及待地下旨,诏令此案由三法司于京畿道会审。“三法司”指的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司法机构。按照明朝的制度,刑部负责侦破审理案件,都察院负责都察官吏,大理寺则负责审核刑部所审案件。一般的案件,只需要刑部审理即可结案,遇到圣旨钦定的案件或者久审难结的疑案才交三法司会审。

遵照圣旨,三法司开始着手调查审理李福达案。

这时候的所谓再审,嘉靖的本意就是要翻案,以维护、保护议礼派的郭勋。但群臣并不明白嘉靖皇帝的意思。

刑部尚书颜颐寿、都察院左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沐等及锦衣卫、镇抚司各官在京畿道会审,经过三推六问,引证质对,与原来的审判结果并没有不同的供词,最终还是指证“张寅”就是李福达。李福达见证人语气坚决,证据确凿,一时哑口无言,只好低头认罪。

三法司会审的结论很快由刑部尚书颜颐寿奏报皇帝,确认李福达与张寅是一人,李福达罪迹昭著,依法应处磔刑。

嘉靖一听,还是原来的审判结论,非常生气,他每天在寻思着如何对付三法司的官员。

三天后,嘉靖下达谕旨,命九卿大臣在朝廷会审,而且要求不得“循情回护”。显然,皇帝对三法司会审的结果表示怀疑,或者根本不信任这一结果,才要求九卿大臣重新会审。

这次九卿鞫讯又称圆审,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寺九部门的一把手对案件进行会同审理,只有极少数的重大案件和疑案才会动用这一手段。

九部门接旨后自然不敢怠慢,更加认真仔细地查对了卷宗,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三月二十六日,刑部尚书颜颐寿会同其他八部门开始在午门前审理李福达一案。

原山西巡抚毕昭曾审讯出李福达是被仇人所诬,当时毕昭提供的证人是戚广,这次把戚广找来,戚广说:“我根本就没出过庭,怎么会作证。”这说明,薛良并非诬告李福达。

毕昭当时说李福达身上并没有文有龙虎,颜颐寿早做过调查,在当时,去掉身上的文身非常容易,所以,毕昭提供的为李福达翻案的证据都不能成立。

这样,该案已没有任何疑点,颜颐寿就上奏嘉靖皇帝九卿审讯结果:“张寅”与“李福达”实为一人。

嘉靖帝却依然不相信,说颜颐寿等人无视律法,偏情回护。并对颜颐寿严厉斥责,并表示要亲自审理此案。

首辅杨一清对嘉靖皇帝的这一决定感到非常震惊,他急忙上疏劝阻,说审案是刑部等司法部门的职责,陛下贵为天子应把握全局,怎么能和臣下并列去审讯一介草蔻呢?

嘉靖这才作罢,称九卿“不从公分理”,而是“朋谋捏告,泛言奏饰”,就再令他们戴罪办案,并警告他们如有袒护偏信,必将“重治不饶”。

四月四日,九卿进行了第二次会审,结果还是没有什么变化。颜颐寿想来思去想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想是否皇帝嫌判罚太重了。为了能顺利通过皇帝审查,他与其他审讯官员商量,减轻对李福达的判罚,由碟刑改为斩决。并取消了连坐李福达亲属的惩罚。

这个结果奏报皇帝后,嘉靖帝依然暴跳如雷,指出九卿官员朋比肆奸、袒护薛良,同时,又下旨让锦衣卫赶赴山西传原审官员、山西巡按御使马禄逮赴进京,就连山西巡抚江潮、已经致仕在家的毕昭也要进京配合调查。

此时,颜颐寿已经模模糊糊察觉到此案背后定有背景。但还是以尽职尽责的态度来解释,想凭自己的公正之心打动皇上。

同时,因李福达智慧过人,行踪不定,姓名多变,身世不详等特点,也有不少人怀疑张寅是否是李福达,纷纷上疏分析此案的疑点,表明对此案的态度。这些人提出的疑点大致有五个:

一、传闻李福达有朱砂痣、龙虎形,但张寅没有。

二、山西五台县一户户主为张子真的人家中,有张寅的名册,而张寅幼时走失,不知生死。

三、到崞县调查时,却发现了李福达的坟地。

四、原告薛良品行不端,在乡里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是个无赖,因此有诬告的可能。

五、通过对证人们调查询问,发现他们都是张寅的仇人,因此不排除有作伪证的可能。

然而,刑部主事唐枢却一一指出以上五点不能成立。他上疏嘉靖,力斥上述几点,并在书中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他的剖析贴合实情,深刻精辟,很有说服力。最后他认为李福达罪状甚明,拟死不枉。请求嘉靖皇帝立即将李福达明正典刑,以为圣世一大快。

没想到嘉靖帝被这一奏疏触到痛处,当即大发雷霆,严指切责唐枢轻率狂妄,出位奏扰,将他削职为民。

戴罪办案的颜颐寿越来越觉得此案不好处理,想来想去还是尽快与这个案子脱离关系好,他经过深思熟虑,不敢再坚持定罪之说,而是摘引审理过程中前后不同的情节和证词,称这个案件有许多疑点,应作为疑案,然后小心翼翼地上疏表示:此案经过十次审讯,均不能明辨是非,就此为止不能继续审讯。

嘉靖帝立即严厉责备了颜颐寿等三司审案大员。

颜颐寿不得不又进行几次审讯,并安排李福达与马禄对质,得出的结论依然与前几次一样。

刑部尚书颜颐寿见到了如此地步,便毅然上言,不仅说李福达谋反的罪证确凿,还提到他以神奸妖术蛊惑人心,表示自己纵然死也不敢姑息奸恶。

可嘉靖根本听不进去。颜颐寿所指的神奸妖术,让他觉得非常不自在,这显然是在讽刺自己,于是勃然大怒,斥责颜颐寿朋奸肆诬,叫他戴罪重审。

颜颐寿再次会审,让马禄与李福达对质,结案仍与往常一般,再一次上奏嘉靖。

嘉靖仍然是不问青红皂白,严厉斥责。

七月十日,颜颐寿终于撑不住了,就假称有病,请求退休,却没被批准。

案件一次次审讯,一次次上奏,一次次被驳回。各个审讯官员都极尽其能地认真仔细、客观公正,却依然无法得到通过。案子已经无法下手,似乎陷于停滞,无法打开疆局。

八月三日,嘉靖帝撇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又安排锦衣卫进行了一次审讯,结果却依然照旧,这让嘉靖大失所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