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别离(一)

2018-04-15 作者: 郭小三
九十五、别离(一)

高少尘对秋天总是有着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既喜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怆,亦中意“自古逢秋多悲寂,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情。Www.Pinwenba.Com 吧当然秋天也最是让人伤感的季节,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叹着韶华如春夏一般转眼而逝,是否能在收获的秋天里把握住一丝什么呢?高少尘无疑是幸运的,宛若上帝的宠儿,在这个秋天成为了县委常委,也就是县领导了。一个有着九十万人口的县城,权力的核心却只是有九名常委组成的,高少尘做梦都没想过有朝一日他会成为权力核心的一员,怎能说不是一种幸运呢?有幸运就有不幸,这是构成人生的重要两面,缺一不可。郭卫民是不幸的,或许说他的不幸是一种必然,当他抵挡不住金钱诱惑的那一刻,灵魂的堕落已是必然,悲哀的结局也是必然。郭卫民上任户籍科的科长之后,开始了疯狂敛财之路,母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郭卫民的道就是用尽一切手段去刁难那些办理户口相关业务的人士,只到那些人醒悟开来把钱送到他的手上。郭卫民在任科长期间,利用职权之便,收受或是胁迫他人好处共达人民币七十万之多,可谓是触目惊心。

郭卫民也许没有想到,最先揭发他的人却是他的上级李镜。李镜升任副局长之后,曾收到不少关于郭卫民的举报信,随后他开始暗中观察郭卫民的一举一动,从而掌握了他疯狂敛财的证据。直到李镜成为公安局长,时机成熟,证据充分,他把材料交给了纪委,纪委立即对郭卫民进行了双规。李镜检举了郭卫民承受着莫大的心理与舆论压力,有人就在背后骂他无情无义,为了自己的乌纱帽不惜出卖自己的部下。高少尘对李镜的作法是赞赏的,他了解李局长的为人,不会让自己的部下当作仕途的垫脚石,同时亦感慨人生的风云无常,曾经的好朋友好搭档,转眼就成了仇人,李镜是不会恨郭卫民的,但郭卫民一定会恨李镜,对于把他亲手送进樊牢的人,郭卫民还没有高尚伟大到不恨的层次。郭卫民的落马对高少尘的触动亦是相当大的,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倒下,就像在战场上看着自己的战友残酷逝去一般,不同的是战场上是光荣牺牲,而他的这些朋友却是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倒在了自己堕落的灵魂之下,倒在了没有信仰的悲哀之下。古永达,贾子杰,朱三字,郭卫民……高少尘胸口一阵绞痛,他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倒下,他知道那将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高少尘心潮澎湃灵感闪现,丢弃多日的写作冲动再次袭击着他的心灵。静静的夜晚,妻儿睡去,高少尘坐在桌前,借着昏黄的台灯,奋笔疾书,一桩桩生动的故事跃然纸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飘然笔间,三个月后,一部描述官场警界的小说《关系伞》悄然尘埃落定。

高少尘把这部饱含心血与扣问灵魂的小说寄给了名河省文艺出版社的许明,此时许编辑已荣升为出版社的副总编,当他接到高少尘寄来的稿子,花了一个下午与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拜读完毕,忍不住的热血沸腾。这是一部多么好的小说啊,直剖官场与警界的黑暗一面,直抵人性的自私堕落一面,对社会对读者对官场中人都有着重大的教育警醒意义。许总编马不停蹄的给高少尘回信,提了几点修改意见,意见亦是相当中肯,譬如情节的铺陈,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有一些哲学与宗教的思想阐述,同时书中正面人物的设置……零零总总的建议洋洋洒洒写了五六千字。高少尘收到许总编的信后,对小说进行了认真详尽的修改,又把修改后的稿子寄给了许总编。

一个月之后,《关系伞》出版了,再一次在文安引起了轰动,只是这一次的轰动更具威力,波及全国,两个星期后就登上了全国图书畅销榜。高少尘自是开心,又很低调,他最担心读者们会评价他的含沙射影,庆幸的是他对书中人物以及情节进行了夸张的艺术处理,连一向不爱看书的马大山都夸他书写的不错,说他名利双收,要他请客喝酒。高少尘只能尽力的低调,官场上的领导出书,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这几年甚至是趋之若骛,他只是不想被推上风口浪尖。

临近过年,天空阴阴沉沉的,周县长突然就调走了,荣升为副市长,她在文安的成绩有目共睹,荣升是理所当然的事。她这一走,很多人暗地里兴奋起来,望着县长的位子垂涎三尺。高少尘的心理也是有憧憬的,只是他身处官场久了,早已不会相信世间会有奇迹。果然,马大山被任命为代理县长,愿先负责文教工作的副县长张德也动了心恩,常务副县长的位子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一干人马开始四处活动起来,一切结果也许只有到来年的人代会才会最终明了。

春节在未知的气氛中悄然而至,除夕夜与大年初一高少尘安份的呆在家里陪妻子儿子以及双方父母,此后便每天忙着到处拜年走访,而且还要跟着书记和县长去应酬,这就是当领导最大的损失,没有自由,一切都不是自己的了,有时候甚至包括时间和生命,而且还不能有任何怨言,时时都得一副不亦乐乎的表情。春节上班之后,高少尘照例要去给各位领导报个到,问声新年好。下午李大山把高少尘叫进了办公室,一脸严肃的抽着烟。

“少尘,有个事我先给你通通气。人大提名你为常务副县长候选人,这亦是组织上的决定。”李大山说。

高少尘明白组织上的决定,其实就是李书记的决定,他提前向自己通气走露消息,说白了就是一种拉笼,高少尘不会不明白其中意图。“谢谢李书记,谢谢组织的信任。”

李大山慢慢的吐着烟圈,“这事还不要声张,免得有人闹意见。”

高少尘讨好的点点头,说:“嗯。请书记放心。”

李大山把烟头按进烟灰缺,又掏出一支,高少尘忙掏出打火机上前给点上。李大山习惯谈事的时候一支接一支的抽烟,“你是县委办主任,这次选举还需要一个差配人选,能否立即落实?”

高少尘这才明白李大山叫他来的真正意图,差配是选举时官场上非正式的说法,好比电影里的配角演员,主要职责就是衬托主角人物。差配必须找为人老实的,心眼太多会很麻烦,而且也不能太早确定。确定的太早,若是差配人员暗里四处活动,反会顶了主角的位置。那样的选举就是失败的,因为不符合组织意图。当然肯做差配的也有好处,一般事后都会提拔,这是组织对干部的一贯方针,付出就是回报,鲜血不会白流。人代会临近,李大山叫来高少尘商量差配人选,就是要确保选举不能出任何问题,不然会使得他这个班子在上级面前颜面无存。高少尘转念想到一人,道:“李书记,您看审计局的张局长如何?”

李大山对张志远有些印象,意味深长的说:“合适吗?”

“张局长是我最早在招商办时的同事,为人实在,也懂规矩,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高少尘道。

李大山目光深邃的打量着高少尘,顷刻之后道:“那就这样吧,还要少尘你多做做工作,他是党的干部,相信他会领悟组织的意图。”

高少尘领命,去了审计局,升起进了局长办公室。他像地下特务似的关上门,低声说明来意。张局长不情愿的苦笑,“既然组织上都决定了,我还能有什么意见呢?”

高少尘听的出张局长有意见,笑着说:“志远,咱们认识这么久了,相信你是识大局的。组织不会亏待流过汗的好同志的。”这话高少尘说出来自己都有点心虚,含义过于**,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况且他一个人代表不了组织,只能口头上给张局长一个前景罢了。

张局长亦是明白人,道:“少尘,不用多说了,我知道怎么做。”

事已说开,高少尘露出一如继往的嬉皮笑脸,说:“我代表李书记谢谢你,我早说过你小子的思想觉悟是很高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