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受暗算张县长罹难 上大学李杏雨梦灭(1)

2018-04-15 作者: 杏园秋雨
第三十五章受暗算张县长罹难 上大学李杏雨梦灭(1)

湘雪的心里纠结着。一方面她真的觉得必须离开杏雨,必须离开这个情殇之地了;一方面她又确实舍不得离开杏雨,不忍离开他,不忍离开他的这个家。

大半年来,杏雨的爹爹对她嘘寒问暖,待如亲人;杏雨的两个妈妈也是知冷知热的悉心照料,有个病痛不是跑前跑后,就是煨汤熬药;杏雨更是伴随左右,关爱有加。这个家给了她多少温暖啊!她已完全融入了这个家,而把自己看成是这个家庭成员之一了。然而现实又让她清楚地知道,她是很难真正成为这个家庭成员的。因为杏雨应该有他的事业,应该有他的前途,而他的家庭背景,他的工作表现,他的知识水平,都表明他是有资格和有希望被推荐上大学去深造的。好男儿志在四方。杏雨应该是也一定是这样的好男儿。所以,不能让家庭拖累了他。他必须得有一个既是贤妻良母又是健美能干的女人来为他做支撑,来帮他扛起这个家,来给他解除后顾之忧,让他全心全意地去学习、去工作,去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他应有的贡献。遗憾的是她湘雪和兰娣一样,没有那农村姑娘的健壮身子,拿不起那农家妇女的十八般武艺。因此,为了杏雨,为了杏雨的这个家,她除了选择离开又能怎么样呢?

兰娣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她湘雪绝不能这样,也不会这样。那样只能将杏雨推向深渊,不仅给她自己的家人,给她所有的亲朋好友带来难以忍受的巨痛,更会给杏雨和杏雨的家人带来巨大的,不尽的痛苦与灾难性的影响。所以,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这样做。她所能做的,只有选择离开。

湘雪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先向舅舅和张阿姨做个委婉的汇报,然后再坦诚地告知杏雨。思量到此,她不由感慨万分,情从衷来,想起与杏雨谈文论诗的日子,想起杏雨对词曲的喜爱,遂顿然提笔填了一首词:

江城子

秋深寒月映纡青,掩纱帘,愁难眠。萍水相逢,拨弦钟期听。诗文连心鸳鸯枕,曾几回,梦缠绵。

楚人谁识屈原醒,感漂零,泪满襟。更悲兰香,从此叹人琴。只哭难为卓氏垆,雪化去,雨淋铃。

她准备待去城后回来跟杏雨交谈时将这首词亲手交于他。

于是,湘雪便去了一趟城。这回她没要杏雨用钢丝车送她,她是和几个女同志趁大队的手扶拖拉机去的。说来事有凑巧,她这趟去城竟遇上了正要来看她的妈妈,并得到了一个喜讯,她妈妈已批准退休,按政策她可以顶替到她的单位上班了。这下,她可不用舅舅和张阿姨再想办法了,不用再转到哪个地方去插队了。她不仅可以回到母亲身边,而且将要离开农村,成为国家单位的一名正式工作人员了。这真是时来运转啊!

这天大的好事确实让湘雪兴奋了好一阵子。不过,想到杏雨,她仍很是纠结。转而又想,既然为了杏雨本要离开,那是老天给了一个机会,正便于向杏雨开口,况且如果与杏雨真有缘份,杏雨若是日后上了大学,说不定今生还真有可能成为杏雨的人呢,因为到那时,就不用在农村生活了,两个人完全有能力把几位老人接到城里去让他们颐养天年了。想到这,湘雪的心一下子朗然起来,眼前也似乎升起了希望的彩球。

她决定当天不回元坔了,她要陪一下她妈,第二天再去看望一下张阿姨,到第三天上跟她妈妈一起回元坔,去向杏雨,向他的爹妈道别和致谢。为了不让杏雨和他的家人到时因太突然而激动伤感,她拿起了舅舅家的电话,要通了元坔大队部,简要地把情况告诉了杏雨的爹李成儒。

第三天下午,湘雪终于带着她妈回元坔来了。她们是坐着人力三轮车回元坔的,然而这次的回来也意味着离别,所以湘雪并不因自己马上就要结束插队生活而兴奋,而恨不得急于要将这喜讯亲口告诉杏雨,反倒是到了元坔,竟有了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虽然她不是这里的一个远离故土久别归来的游子,而是一名“总把他乡作故乡”,与在这里生活了近一年的热土相告别的客人。

当湘雪和她妈妈刚跨进杏雨家门的一刹那,杏雨的爹妈便拥着了湘雪的妈妈,如同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般,一边是“感谢”、“感谢”地说个不住,一边是依着伢儿“俺妈”、“俺妈”地叫个不停。杏雨和湘雪呢,两人顾不得家人在旁,只是相拥在一起,久久不语,而一任泪水流淌。

好半天,成儒和“二英”才把湘雪妈妈和湘雪招呼进了堂屋。他们长辈依旧谈着他们的话,这边杏雨和湘雪也就谈起了他们两个年青人将要谈的事。

湘雪详细地谈了她原本就考虑的要离开的想法及这次她妈妈要退休,她要去顶替上班的事情。然后,她向杏雨谈了她去张阿姨家的情况。她说张阿姨要他好好努力,争取受推荐上大学深造。她告诉杏雨,张阿姨认为他到年底回乡就满两年了,已具有了受推荐的资格,只要自己能拿出表现,干出点成绩,让公社推荐上来,到了上面作最后审定时就不用愁了。最后,她悄悄地跟杏雨说,她说他们俩也许还真有希望呢,只要杏雨能受推荐上大学,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啊,将来两人调到一块,就可以跟爹妈一起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了;如果他杏雨上大学,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将杏雨的父母接到身边全力照料好,熬上个三四年苦日子就到头了,怕只怕他杏雨到时变了心成了陈世美呢!

杏雨听她讲完这些,不由笑了起来,一时忘了即将分别的痛苦。他跟湘雪说,要真那样就好了,他才不会做陈世美呢,只是不能太浪漫了,不然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还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好。湘雪却对未来充满憧憬,她坚定地说会有这一天的,而且她说她一定会认真地等着这一天。她于是便拿出了她前日填好的词交于杏雨,说这是她当时的真情流露,如果现在写,肯定不会那样感伤了,好在这首词不仅是写给杏雨的,也是写给兰娣的。她要杏雨在她走之前陪她到兰娣的坟前去烧个纸钱,与她也作个别。同时,她要在兰娣的坟前念一念她填的词,她要告诉兰娣,她是视兰娣为知音的,希望兰娣能护佑她和她们的杏雨。

杏雨点了点头,他看了湘雪填的词,好一阵激动,眼眶里盈满了泪水,许久未能再说一句话。

湘雪和她妈妈没有急着要走,杏雨和他的爹妈也坚决地留着她们。这样母女俩便又在杏雨家住了一个晚上。这样地她们便又跟杏雨和他的爹妈说了半宿的话。

这一晚,杏雨怎么也不能入睡,他再一次读了湘雪写的那《江城子》,真是万丈情,千重愁啊!由湘雪的这次离别,他又想到了两年前诗雪与他的分别,想到了不久前兰娣与他的诀别……兰娣是永远地去了,诗雪自分别后也没了音讯,这次湘雪的离别又会是怎样呢?他不敢想象。百千愁绪,万千感慨,令他不由也提笔填了一首词:

采莲令

残月收,霜夜待天曙。琴弦断、尽是泪珠。记得春来,转眼冬、执手送君陌。岂可忘、翠娥柔语,录典墨香,断肠怎忍忆顾?

车行尘扬,便将楚殿梦载去。心中苦、难唱求凰,孝为高堂,但饮恨、谁能不桑榆?离愁绪、万般方寸,绵绵情意,唯恐无寄锦书。

第二天吃过早饭,湘雪收拾好行李,打扫了房间,便把前几天刚抄录完毕的成语词典交予了杏雨。杏雨也把夜间写好的那首《采莲令》给了湘雪。两人一个翻着抄录的词典,一个读着《采莲令》,都不由一下子涌出了难别的泪水。

湘雪没有忘记去祭别兰娣,杏雨当然也陪了去。他们在兰娣的坟前化了纸钱,鞠了三个躬。湘雪拿出她写的《江城子》的存稿在兰娣的坟前读了这首词,然后划了根火柴将词稿点了。最后,他们绕坟一周,这才慢慢离去。

回到家,湘雪和她妈妈终于要走了。湘雪的妈妈分别与三位老人握了手,再一次道了谢,也向杏雨道了谢。湘雪则分别与他们作了拥抱。杏雨坚持将她们母女俩送到延宣路上,直到她们上了王局长派来接她们的车。

望着远去的车,杏雨流着泪,挥着手,挥着手……

送走了湘雪,杏雨回到家,回到了湘雪住的那个房间,望着没了被褥的床铺,静默无声的书桌、长凳,一切都显得人去房空,冷冷清清,不由得令杏雨顿生凄凄、惨惨、戚戚之悲。失落、寂寞、孤独包围着他,往日的点点滴滴此时都化成了他不尽的相思情泪。

杏雨泪眼环视,搜寻着房间里湘雪有可能留下的任何物品,哪怕一张纸片,一只发夹或者是墙壁什么的有她留下的一字墨迹也好。他不满足于她只给他留下了那本她亲笔抄录的成语字典,他真希望此时能发现她可能给他留下的更多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是她的,他都会视为宝贝一样珍藏着的。他后悔不迭没向她索要张照片什么的,同时也怨她为什么这样狠心,竞没给他留一张?!

忽然,他发现了书桌上的一个小圆镜,杏雨迅速过去抓起它,翻过一看,镜后竟真的有一张她的玉照。不过,他反而更懊悔了,懊悔为什么就没有给一张自己的照片她呢?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分别时竞没有这么想,也没有这么做。这会,他只能捧起这个带有她像片的圆镜,擦了又擦,然后回到他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书架上,以便随时可以看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