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上海的广式食品名称

2018-04-15 作者: 薛理勇
第三十六章 上海的广式食品名称

以前,上海的南货店供应一种叫做“西米”的食品,一般分两种,一种颗粒稍大如黄豆,称之“大西米”;一种颗粒较小如小米,叫做“小西米”。我以前一直以为西米是一种禾类植物的种子,并以为是“舶来品”,故被叫做“西米”。西米的颗粒极硬,须水发后才能作食料使用。可以把干的西米放入盛有很多水的锅中煮半个小时以上,将锅从炉子上取下,保温静置半天。西米呈半透明状,大小如小粒的糯米圆子,洗净后作食料,一般用于水果羹之类的甜点,口感颇佳,软硬适中,有嚼劲。由于水发西米须有技巧,如煮或保温时间太长,这西米犹如圆子,就没有必要花大价钱买西米做“圆子汤”;如水发不充分,那就是“夹生”货,难以下口,所以很少有人自己做西米羹。但上海的不少酒席中,最后上的水果羹中大多就是西米羹,所以,上海人对西米羹有特殊的情结。

我有一位朋友是1956年约10岁时离开上海去了香港,后就读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一直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才第一次有机会重返上海,现已在上海定居。一次,她希望重温旧梦,吃一碗西米羹。我也不知哪家店有西米羹供应,突然想起上海城隍庙的“老饭店”以保持上海本帮菜著称,遂一起去了“老饭店”,果然见有“西米露”。上桌后知道,此“西米”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西米,只是用明胶加什么东西做的“半透明圆子”,硬邦邦的,一点糯性也没有。大家浅尝辄止,面面相觑,而作为“老上海”,又顶了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头衔的我,更是无言以对。

西米在我父母一辈又叫做“西谷米”,它并不是植物的种子,而是一种叫sago的淀粉的加工食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释:

西米sago由几种棕榈树干内所贮碳水化合物制作的食用淀粉。主要原料是Metroxyton rumphii和西谷椰子M.sagn两种原产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西米棕榈。西米棕榈生长在低洼沼泽地,通常高9米,干粗。15年成熟后长出一对花穗,茎髓充满淀粉。当果实形成和成熟时,便吸收淀粉,使茎干中空。树在果熟后死去。栽培的西米棕榈在花穗出现时砍断劈开,取出含淀粉的髓磨成粉,加水在滤器上方揉捏滤去木质纤维,洗涤数次后即得到西米粉,在当地食用。外运的西米是加水调成糊状,而后搓磨通过筛子,制成颗粒,根据颗粒大小分为珍珠西米或弹丸西米。西米几乎是纯淀粉,含88%的碳水化合物、0.5%的蛋白质、少量脂肪及微量维生素B族。在太平洋西南地区,西米是主要食物,用其粗粉做汤、糕饼和布丁。在世界各地,主要的食用方法是制布丁或酱汁增稠剂。

这种棕榈淀粉主要产于南洋的印度尼西亚,16世纪,英国人根据当地人的发音把它写作sago,而在中国的明代后期,sago被华侨或商人带到了广东一带,被用粤语讲作西姑、沙姑、西壳、西菰、西谷等,以其多为粒状又在后加“米”字。一直到近代以后,它又随广东人进入上海,一般叫做“西谷米”,后来又以颗粒之大小而分别叫“大西米”、“小西米”,人们难以从发音上知道它是“舶来品”了。1949年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锐减,sago的进口很少,上海的某食品厂就用木薯、小麦、玉米淀粉替代,先将淀粉用沸水冲熟,搅匀成粉团,轧成圆形颗粒,然后焙干而成。

在近代以前,中国只开放广州一口开展对外贸易,就是讲,外国人只能在广州通过中方的“十三行”开展对华贸易,同样,中国的出口商也只能在广州通过“十三行”开展对外贸易,所以,广州就成了中国唯一的、也是最早的对外交往窗口或平台。早期的不少“舶来品”最先被广东人用粤语译成中文,而粤语又与普通话的发音差异太大,以致后人无法判断某些东西是广东本土产品还是“舶来品”的外来语。如“屈臣氏”是香港公司,后与大陆合资在全国开设了许多“便利店”。“屈臣氏”最初是药房,约1841年创办于香港,英文行名为Watson&Co.,A.S.。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逸言殊语·〈红毛番话〉索解》在分析用粤语注音的《红毛番话》时讲:

书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如以“屈”表示英语wha-和wa-的音,是北方方言区及其他南方方言区不易理解的。这是粤语的用法。粤语表示“屈”的意义,发音类同wha-而无字可写,向来就以“屈”字代替,虽与其他方言该字的发音不同,但却有训读的意思。现在内地也开了许多分号的屈臣氏杂货店,这“屈臣氏”就是watsons的音译。

周先生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后来我在多种用粤语注音的“英语手册”之类的书上发现,许多英文wha-或wa-起首的词,绝大多数被注“屈”的音,如“what you go”被注音为“屈呶哥”之类。

Jelly即果冻,是从海藻、动物骨头等物体中提取的一种胶状物,呈透明或半透明状,在化妆品中起凝固剂作用,在食品生产中添加jelly可以做成果冻。以前,在上海的广东小贩制作一种半透明的“糕”,外观与凉粉相似,但透明度高一些,夏日用冰糖水冲泡,广东人的发音与上海话中的“地栗糕”相近。我一直以为这是用荸荠(广东人多叫做“马蹄”,上海人则叫做“地栗”)淀粉做的“凉粉”类食品,后来才知道,这广东人讲的“地栗”是jelly,也即“啫喱”的发音。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人还未听说“啫喱粉”一词,后来广东生产的袋包装“啫喱粉”大量进入上海市场,参照包装上的说明,用沸水将啫喱粉冲泡成半透明的糊状,灌入模子中进冰箱冷藏,凝结后就是以前广东人的“地栗糕”和现在超市中常见的“果冻”。我才弄懂,上海广东人卖的“地栗糕”即果冻类食品,而“地栗”并不是荸荠,而是“啫喱”,也即jelly的广东pidgin。

市场上有一种叫“曲奇”或“曲奇士”的西式甜饼,用重油、重糖和面粉烘烤而成,现在,上海的家庭中大多会有一两只蓝色圆形的饼干盒——“丹麦蓝罐曲奇”。这“曲奇”就是英文cookie或cooky、cookies(复数)的粤语音译。粤语“曲奇”音近cuo ki,与英文cooky、cookie的发音相近,而普通话“曲奇”音qu qi,与英文cooky相差太远,所以,当这种甜饼初入上海时,人们怎么也不理解,这种饼为什么会被叫做“曲奇”这个古怪的名称。记得有一次在上海岳阳路的“南伶酒家”晚餐,一位外国小朋友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曲奇冰淇淋”,也要“cookie ice-cream”,于是向服务员要,但桌子上的中国人、外国人谁也想不起这“cookie”就是“曲奇”,后来只得由小孩自己到服务部去挑选。拿来一看,大家恍然大悟,这cookie就是大名鼎鼎的“曲奇”。

以前上海特多广东人开的糕饼面包店,在虹口就有“一定好”、“皇上皇”,下午3点起还供应堂吃的芝麻糊,1角一碗,生意十分红火。广东糕饼店有一种被广东人用上海话讲作“han jian饼”的糕饼,用面粉制作,长椭圆形,饼中间嵌有一小块猪油,烘烤而成,甜咸适中,十分好吃。这种饼后来有一个固定的商品名称——“鸡仔饼”。原来此饼就是英文cake,广东人将其叫做“板仔”或“鸡仔”,使上海人误以为是加了许多鸡蛋做的饼,尝味后才知道,这种饼里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鸡蛋成分,但仍无法知道“鸡仔”是粤语cake的洋泾浜语。

广东糕饼店还生产蛋糕,论只卖,一种为圆形,一种为心形,商品名称均为“马蹄蛋糕”。那种心形的蛋糕确实也与“马蹄”之形状相似,于是都认为此蛋糕形似“马蹄”而得名,后来才发现——又错了。这种蛋糕的规范名称叫做Madeira cake(马德拉蛋糕)。马德拉是大西洋中临近摩洛哥的岛国,盛产小麦、葡萄、蔗糖,马德拉的葡萄酒也是世界著名产品。葡萄牙占领该岛后,就将当地的一种蛋糕制作工艺和方法带到欧洲,这一种类的蛋糕就叫做Madeira cake,后又省称“Madeira”,是一个专用的名称,而“Madeira”传入广州后就被讲作“马蹄”。这种蛋糕没有固定的形状,以圆形或方形为多,也许有了“马蹄”这个译名后,这种蛋糕在上海真的被做成“马蹄”形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