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粽子溯源

2018-04-15 作者: 薛理勇
第二十三章 粽子溯源

“粽”是“糉”的异体字,“糉”字在先,“粽”字在后,所以“粽”也可以理解为是“糉”的简化字。粽子是节令食品,一提到粽子,人们首先想到了端午,想到了屈原投江的故事。三闾大夫是楚国的贵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离骚》是千古绝唱。南北朝时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是中国保存至今最早完整记录楚地风俗的著作,中国流传的许多岁时活动都可以在该书中找到影子。那么,《荆楚岁时记》于五月五日的端午活动是怎么记录的呢?抄录如下:

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席,及忌盖屋。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是日竞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

夏至节日,食粽。

现代青年的外文水平很高,但读古代汉语有些难度,我就直接把这段记载译成白话文:

五月,民间称之“恶月”,有许多禁忌,如不能晒席子、被单,不能盖房子。

五月五日是“浴兰节”,人们会去郊游踏青,叫做“踏百草”,现在又多了一种“斗百草”的游戏。还要采艾草扎成人的模样插到住宅的门上,可以镇压、消灭毒气;又把菖蒲扎成绳状,或切成碎屑,用来浸酒。这一天还要组织划船比赛,采各种药材。把彩丝带系到手臂上,叫做“辟兵”,可以预防各种疾病。人们又把布条做成手镯相互赠送。家里养八哥的人家,也在这一天开始教八哥学人话。

端午过了,夏至也快到了。夏至是节日,大家要吃粽子。

行文至此,读者兴许已经明白,五月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凶险的月份,叫做“恶月”、“毒五月”,而五月五日更是最凶险的一天。为了躲避凶险、驱逐邪恶,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如到郊外踏青;艾草有特殊的气味,连魔鬼也怕它,人们就把艾草扎成人的形状插到家门上,魔鬼就不敢“私闯民宅”了;菖蒲很像宝剑,有辟邪驱妖的作用,人们可以把它插到门上,或者用它浸药酒,魔鬼就不敢缠身;还可以用彩色丝带系在手臂上,能吓唬妖魔,这种风俗叫“辟兵”,而把彩色丝带编织成手镯,套在手腕上,既可以“辟兵”,也是不错的饰件,一举两得,于是手镯(即“条达”)就成了端午那天大家互相馈赠的高尚礼品。《荆楚岁时记》提到了粽子,但吃粽子的日子并不是五月五日端午节,而是“立夏节日,食粽”。屈原是楚人的骄傲,《荆楚岁时记》又是记录楚地风俗的专著,但该书既不提屈原,又不记端午吃粽子,显然,端午的节日与屈原有多大的关系就成了问题。

杜公瞻是南朝末至隋朝初年人,约迟于宗懔百余年,他也是最早注《荆楚岁时记》的学者,而且《荆楚岁时记》还是由于杜公瞻的注才得以传世,保存至今。他注中有: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盖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也。邯郸淳(三国时魏国人,一名竺,字子叔)《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原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

中国南方多水,舟楫是主要的交通、代步、作业工具。南方很早就有划船竞赛,犹如北人很早就有赛马活动一样。同样也在很早以前,人们对“竞渡”的起源和风俗意义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五月五日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人们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一种认为吴国的伍子胥死后化为水神,五月五日是神的忌日,人们竞渡是祭祀水神伍子胥;也有人认为五月五日竞渡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直到今天,当五月五日端午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湖北的秭归(屈原故里)、江苏的苏州(吴国都城)和浙江余姚(曹娥故里)为争夺端午竞渡之发祥地而闹得不可开交。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他留下的《离骚》、《九歌》等诗篇是不朽之作,影响中国文学两千多年,且至今仍被尊为中国文化之瑰宝;而伍子胥只是一介谋士、一个政客,为了泄私愤而背叛祖国、投身敌国,最后客死他乡;至于曹娥,更只是一个普通的孝女。这样看来,屈原的积分最高,所以大多数人都希望并且相信,竞渡风俗“起源”于祭祀屈原。

杜公瞻于“夏至节日,食粽”下注:

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线”。

杜公瞻的时代,吃粽子的日期仍在“夏至日”,而不在端午节,但他提到“粽”又叫做“筒粽”,望文生义,这“筒粽”应该是把米放入竹筒里煮的“竹筒饭”,而不是今日用竹箬裹的粽子。唐代的《初学记》卷四引《续齐谐记》:

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

这段文字的表述更清楚一点,所谓“筒粽”就是“以竹筒贮米”煮的竹筒饭。在汉代的建武年间,一个叫欧回的人途经汨罗江,遇见自称屈原(即“三闾大夫”)的人对他讲:“你们用筒粽祭祀我,非常感激,但投入江中的筒粽常被蛟龙抢去了。可以把竹叶(菰通常义为今茭白,菰叶应为茭白叶子,菰叶与竹叶相似,这里可能指竹叶)塞在竹筒的开口处,再用五彩丝捆扎。蛟龙怕菰叶和彩丝,它就不敢去抢,我才能得到你们祭供我的筒粽。”看来,一直到很迟,吃粽子从“立夏日”移到了“端午节”,但是“粽”依然是竹筒饭,而不是如今用竹箬裹的粽子。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长江流域还是“蛮夷之地”,是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南方多雨水,以种植水稻为主,食物以米饭为多,但古代的炊具绝大部分是陶土制品,犹如今日的砂锅,可以煮粥,不能煮饭。我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江西生活过一段时间,乡人煮饭仍采取蒸的方法,就是把洗净的米放入一只只小的开口的钵斗里,再用隔水蒸的方法蒸熟为饭。江南多竹,而五月恰是新竹成材的日子,人们把新竹砍成竹筒,把米放入竹筒中,再放入沸水中蒸或煮,不就是一种带有竹子清香的“粽”吗!现在的云南、贵州地区还有以竹筒煮饭的方式。我想,《荆楚岁时记》所谓“立夏节日,食粽”只是新竹长成后,人们用新竹筒煮饭吃,是一种尝新尝鲜,就像江南地方“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清嘉录》)一样。直到有了《续齐谐记》这个故事后,吃粽就被转移到五月五日端午节,并与纪念屈原发生了关系;到了后来,那种“竹筒饭”又被用竹箬裹的粽子替代。

宋人《事文类聚》:“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芰粽、筒粽、秤锤粽、九子粽等名。”这是根据粽子的形状来区分的。角粽为立体菱形,有明显的四个尖角,这是最常见的粽子,也是粽子的“形象代表”或Logo,今人多叫做“三角粽”;锥粽一头大一头小,像女人的小脚鞋,上海人叫做“小脚粽”;芰粽似茭白叶,呈细长条状,又形似写字用的毛笔,故又称“笔粽”,而“笔粽”又与“必中”谐音,喻考试必中,于是在中国的吉祥画中多“笔粽”;筒粽为筒状,多用宽叶包裹,广东人习惯这种粽子,上海人称之“广东粽子”;秤锤粽形似秤砣,是一立锥体,应该与“小脚粽”相似;九子粽就是把九只很小的三角粽用线相连成一串,这当然是给小孩玩的。如在粽子中加入不同的馅料,那名堂就更多了,如白米粽、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肉粽、火腿粽等。

裹粽子的植物叶子主要是一种芦苇的叶片,称之箬叶。江南的早春二月,新的箬叶已经长成,上海人秦锡田《周浦塘棹歌》:

二月春风送嫩寒,尝新角黍早登盘。

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

但粽子毕竟是一种节令食品,而且与祭祀、纪念屈原有关,端午即将到来,市场上出现大量粽箬,于是家家户户忙着裹粽子。

裹就连筒来宿舂,周遭彩缕系重重。

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蕅复松。

“蕅”同“藕”。端午来临,人们忙着舂糯米,裹粽子。用彩线捆扎粽子,煮熟后剥去粽箬,露出了白而糯的粽子,有人会与厨娘开玩笑,这雪白粉嫩的粽子就像厨娘的肌肤。

清代查慎行《五月朔赐高丽米粽恭记》诗:

清暑初交殿角风,又传节物近天中。

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采筒。

青箬香分菖叶绿,银盘光射石榴红。

云帆不却三韩恭,拜赐还教纪祖功。

作者原注:“上谕云:‘此米本出高丽,自太宗朝岁贡百石,为端午上供。’”“高丽”即朝鲜,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合称“三韩”,今南朝鲜称“韩国”即出典于此;“天中”即“天中节”,是端午节的另一称谓。朝鲜出产的米质量很不错,清代作为贡品。当然,今天韩国的米糕也是品质不错的粮食制品。

嘉兴五芳斋粽子店创办于1936年,主营粽子,多为鲜肉粽,以香鲜、味美著称,已被列为中国著名小吃之一。如途经沪杭高架路,不妨在嘉兴站稍停片刻,买一些五芳斋粽子回家品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