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冷淘是冷面的一种

2018-04-15 作者: 薛理勇
第二十一章 冷淘是冷面的一种

宋代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是专门记录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风俗的著作,后广被引用,是研究中国北宋风俗、物产的重要著作。该书中几次提到一种叫做“冷淘”的食品,如卷四《食店》中讲:

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则有头羹、白肉胡饼、软羊、大小骨、角炙熇、腰子、石肚羹、入炉羊、罨生、软羊面、桐皮面、姜泼刀、回刀、冷淘、棋子、寄炉面饭之类。

卷六《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越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吞剑术,李外宁药法傀儡,小健儿吐五色水……

邓之诚注:“按杜诗有槐叶冷淘,取槐芽汁和之。冷淘即今凉粉。”邓先生认定古代的“冷淘”就是今天的凉粉。

杜甫《槐叶冷淘》诗是这样的: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具。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筋,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愿随金,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

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诗的前段介绍“冷淘”的制作过程:农历的三月过后,槐树开始生长出嫩叶,将其采摘下来后揉取其汁,而此时“新面”刚刚上市,揉槐叶汁和面煮成面条……许多麦类、谷类、豆类作物的种子磨成的粉都可以叫做“面”,但与槐叶初绽同时的大概只有春小麦,因此,文中所谓的“新面”应该是初上市的春麦面。

古代不少诗人写过关于“冷淘”的诗,如苏东坡有《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宋代诗人王禹偁有《甘菊冷淘》,其中讲:

淮南地甚暖,甘菊而篱根。

长芽触土膏,小叶弄晴暾。

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

俸面新且细,溲牢如玉墩。

随刀落银缕,煮投寒泉盆。

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

……

“溲牢如玉墩”,是形容捏成的面团如玉做的墩;“随刀落银缕”,就是用刀削成面条,应该就是“刀削面”;煮熟后撩入冷水中过水,那就是刀削面的过水面,难怪苏东坡诗讲“青浮卵碗槐叶饼,红点冰盘藿叶鱼”,冷淘的形状似一条条小鱼。

清人《帝京岁时纪胜·夏至》中讲:

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味。向询及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作者已经把“冷淘”讲作“冷淘面”,还是夏至日家家户户必吃的节令食品。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的“月”和“日”是根据月亮与地球的关系制定的。月相变化周期大概为29.5天,农历将其分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月的初一见不到月亮,称之“朔”,十五月最圆,称之“望”。农历又根据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把地球环太阳一周(古人以为是太阳绕地球转的)平均二十四等分,就是二十四节候。夏至那天白天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冬至反之,白天时间最短而黑夜时间最长,所以古人十分重视夏至和冬至,此二日都有重要的祭祀。在夏至那天,人们就吃长条状的面条,寄托着“与日竟长”之义,民谚有“冬至馄饨夏至面”或“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直到今天,许多地方仍有夏至吃面的习俗,只是不知,今天的北京城里是否还有叫“冷淘”的食品,夏至日是否还有吃面条的习俗。

“淘”的本义为用水冲洗、冲刷,在饮食中多指拌和。刘半农《手攀杨柳望情歌词·栀子开花十六瓣》:“情阿哥问我:‘吃格啥个菜?’‘我末吃格油氽黄豆茶淘饭。’”直到今天,吴方言仍把茶拌饭讲作“茶淘饭”,酱油拌饭讲作“酱油淘饭”,把剩下的肉卤、菜汤倒入饭中拌和着吃讲作“肉卤淘饭”、“菜汤淘饭”。我想,古人讲的“冷淘”,一定是把从冷水中撩出来的刀削面加上调料拌和着吃的,可以冷拌的面类很多,冷淘只是其中的一种。

笔者陋识,还真的没见到古人关于“冷淘”以外的其他冷面的记录。1909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营业写真》中绘有“卖拌面”一画,配画文说:

清真教门冷拌面,莫说浇头一点点。

酱油麻油豆芽菜,拌成请把滋味辨。

也有喜欢加辣火,越辣越鲜易下肚。

不过吃客若遇瘌痢头,莫加辣火断主顾。

吴方言把添加在面条上的小菜讲作“浇头”,如买一碗面而要双份“浇头”,那就是“双浇”,而辣椒磨成的浆状物讲作“辣火”、“辣虎”、“辣糊酱”等。确实,早期上海的冷面摊大多系回教人经营,“浇头”大多为绿豆芽或青椒丝。如今,上海许多的面馆一到夏日就增加冷面供应,浇头和面可以分开来买。一瓶冰啤酒加一份带浇头的冷面,是午饭的享用。

上海的冷面通常使用一种稍扁宽的面条。超市中供应的冷面大多已将面条蒸至半熟后晾干,买回家中只要放入沸水中稍煮后撩起,拌上适量食油(最好用橄榄油),放到电风扇下拌和吹凉,另用小碗将花生酱稀释成稍薄的糊状,倒入面中,再加适量的酱油、醋即成。

我到西北人开的面馆吃过用刀削面做的冷面,但感觉上总不如古人描述的那么美妙,也许是面条中少了槐汁,也许是调料不对,也许是古今之人生活水平、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我想,如有哪家店尝试制作“冷淘”,也许“冷淘”会重返人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