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盘龙馒头和上梁馒头

2018-04-15 作者: 薛理勇
第十三章 盘龙馒头和上梁馒头

《清嘉录》是清人著作,主要叙述苏州或吴地风俗。其《卷十二·十二月·盘龙馒头》说:

市中卖巨馒为过年祀神之品,以面粉抟为龙形,蜿蜒于上,循加瓶胜、方戟、明珠、宝锭之状,皆取美名,以谶吉利,俗呼“盘龙馒头”。

作者使用“市中卖”,说明这种馒头大多或只有市上供应。实际上江南人以米食为主,家庭很少做馒头,也不可能做出造型如此复杂的馒头。

关于“盘龙馒头”,作者顾禄也有一段考证:

按《华亭县志》载:施相公讳锷,宋时诸生。山间拾一小卵,后得一蛇,渐长,迁入筒。一日,施赴省试,蛇私出乘凉,众见金甲神在施寓,惊呼有怪,持锋刃来攻,无以敌。闻于大僚,命总兵殛之,亦不敌。施出闱知之,曰:“此吾蛇也,毋患。”叱之,奄然缩小,府而入筒。大僚惊曰:“如是,则何不可为?”奏闻,施立斩。蛇怒为施索命,伤人数十,莫能治。不得已,请封施为护国镇海侯。侯嗜馒首,造巨馒祀之。蛇蜿蜒其上以死。至今祀者,盘蛇像于馒首,称侯曰“相公”云云。吾乡谢神筵中,必祀施相公,馒首特为施而设,蜿蜒于上者,乃蛇也,而皆作龙形,亦日久沿讹耳。

这段文字较易理解,不再译作白话。不过,《太仓州志》中记,施相公的俗身是崇明的施挺(以前崇明县属于江苏的太仓州)。明嘉靖年间,倭患严重,倭寇多次侵犯中国近海,上海沿海并长江口外诸岛数遭倭寇侵犯,财产损失严重,百姓受到伤害。崇明的施挺挺身而出,率民起兵,给入侵的倭寇以沉重的打击。战争中施挺身先士卒,不幸战死,死后被封“护国镇海侯”,成了崇明的城隍,保佑一方平安。后来各地相继建造了规制不一的施相公庙,上海城厢就有两处。一座在城里,据1876年出版的《沪游杂记》中讲:“施庙在城中虹桥上,神之来历无可考证,庙基不过四五椽,求方许愿者麇至麻集,青楼中尤为敬信。”我与已故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道教协会会长陈莲笙道长为忘年交,他告诉我,施相公庙在今光启路复兴东路北。一在城外,《同治上海县志》记载:“镇海侯庙在大东门外,即施相公殿,顺治间建。”今大东门外盐码头街的西段旧名“施相公弄”,并且在不少寺庙有专供施相公的殿。胡道静先生是著名学者,也是我的前辈,著有《梦溪笔谈校证》,上世纪30年代为上海通志馆馆员,其《龙华群祀志》(载上海通志馆编《上海研究资料》)中说:在龙华寺东的百步桥堍有座施相公庙,“施相公的塑像,面是红的,一只手是金的,一只手是红的。那只金手据说能够医毛病;殿的东偏有一条椅子,供着小小的马夫与其马,是预备给施相公骑了去出诊的”,“据施相公庙的庙祝讲,小孩子初次要过百步桥的,都得来拜施相公,就可以免了惊吓”。

中国道教的神很多,属于多神教。一种是道教典籍中记录的神,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之类,称之“真神”;而另一种则是历代帝王封的神,他们大多有真人,俗身为道士,羽化后被后人尊为神,如八仙之类,施相公就是此一类的神。《清嘉录》中所讲的“华亭”即今上海市松江区,崇明也为今上海市崇明县,但《太仓州志》并没有记录民间有以“盘龙馒头”于年终祭祀施相公的风俗。据我所知,包括原华亭所辖的上海全境也没有以“盘龙馒头”祭祀施相公的记录和风俗,我也查过《华亭县志》,但记录相去甚远,这可能是版本不同,也可能是顾禄弄错了。

今松江的方塔公园原址是明松江府城隍庙旧址,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院内完整保存一阔6.10米、正中高4.75米的原城隍庙照壁,用方砖拼砌,主图案是一麒麟,长着鹿角、狮尾、龙鳞、牛蹄,它的脚下踩着珊瑚、元宝、如意、玉环,它的身旁有灵芝、夜明珠、梅花鹿、凤凰;还有一只瓶,瓶中插三支戟,此即传统吉祥图案所谓“平(瓶)升三级(戟)”;又有一树,树上挂一印,树下一猴,此又是“封侯(猴)挂印”,还有摇钱树、鲤鱼跳龙门图案。据我所知,江南的许多城隍庙以此图案为Logo,照壁使用该图案,连城隍老爷的“补子”(就是古代官吏服装中贴在前身和后背的绣有图案的布,用以表示官吏的官品位,文官图案为禽鸟,如仙鹤等,武官图案为猛兽,如狮子等,据说成语“衣冠禽兽”即出典于此)上也是。显然,这是一中国传统吉祥画之集大成者,该图被叫做“麒麟祈祥”图,而那只麒麟身上的鳞片是铜钱图案,其整体又似一只倒置的元宝,所以又被叫做“钱龙图”。我以为,所谓的“盘龙馒头”上“抟为龙形,蜿蜒其上,循加瓶胜、方戟、明珠、宝锭之状”,就是那“麒麟祈祥”或“钱龙图”之变形,新年使用这种馒头,无非就是“皆取美名,以谶吉利”吧。

我读高中时有一同学,扬州人,他的母亲手巧能干,每逢新年,家里也会蒸一些馒头,其中就有如“盘龙馒头”者。她告诉我,过年蒸馒头是扬州风俗,但似乎并没有提到此种馒头是否有特别的名称。

“馒头”之名可能起源于诸葛亮用馒头代人头祭神,既然有了这个故事,用馒头祭神灵就成了常例,如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祭庙馒头》所讲:“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时,京城设在江宁,即今南京市。为了安抚随他出征而死亡将领的亡灵,特建“功臣庙”,每年用馒头祭祀,馒头所用的面粉由江宁、上元(民国时拆,并入江宁县)二县提供,祭祀结束后,这些馒头就发给工匠们当饭吃。

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属于“框架结构”,先用木材做成柱子、梁等,把屋架搭起来,然后再砌墙壁。建造的大梁是最后架上去的,大梁既是建筑的主体,又是框架中最后的一道程序,上梁也意味着这一建筑的主要工程已经结束,所以古时之“上梁”犹如今人所谓的“封顶”,要举办一定的仪式。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中讲:

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致语也。世俗,营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面,杂他物称庆,而因以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长,以面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

上梁是一件大事,于是一定要选一个吉日良辰。亲朋好友必会送来许多馒头或其他礼品表示祝贺,这些馒头又转到工匠们手中。良辰一到,工匠的工头就一边抛馒头,一边诵读上梁文,同时,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也去接被抛的馒头,十分热闹。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篇完整的《上梁文》,但至今未能找到。我想,上梁时亲友赠馒头和工匠抛馒头,一方面是古代以馒头作祭品的孑遗,另一方面则是宅主与邻里促进和睦之手段。“上梁馒头”之风俗在许多农村仍广为流行,但不少地方不用馒头,而用糕,且大多使用“定胜糕”,此时的“定胜糕”又被叫做“上梁糕”,此也是风俗之变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