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4-08-13 作者: 薛理勇
前言

古代中国一日二餐,早餐称饔,夕餐称飧。《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赵歧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上世纪50年代末,我父母支内到了江西省吉安市,于是我每隔一二年的暑假会在吉安市度过。去吉安无法直接到达,需要乘铁路沪广线到樟树镇(是清江县的县治),或直接坐火车到南昌,再坐汽车或赣江上的小火轮到吉安。我父母告诉我,江西人一日二餐,约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各一餐。我从小就较注意各地的风俗,果然,大城市南昌一日二餐,小城市吉安也是一日二餐,可苦了那些随家长内迁,并已在当地就读的子女。在我的记忆中,部分吉安市的居民在60年代后期才开始改为一日三餐,这还与支内的上海人有一定的关系。

一日分饔飧二餐,从早餐到夜餐间隔6个小时,而夜餐到次日的早餐相隔十几个小时,间隔时间确实太长了,于是就得用间隔进餐来充饥,此类用于充饥的食品就叫做“点心”。也许,饥饿容易导致反胃,心神不定,于是此种食品才被叫做“点心”,有安定心神之作用。唐朝孙小说《幻异志·板桥三娘子》:“有顷,鸡鸣,诸客曰发,三娘子先起点心,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诸客点心。”这三娘子应该是某客栈的老板娘,清晨住客准备离店,三娘子早已起早做了烧饼,提供早点服务。像我这样年纪的人,至今仍习惯把早饭讲作“点心”、“早点心”。以前,早点心多为“泡饭”,就是把隔日的冷饭用开水冲泡或重烧,更多的就是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点心店买一副大饼油条,也可能吃一碗面或馄饨。宋人的《鸡肋篇》中讲:“上觉微饿,孙见之,即出怀中蒸饼云:‘可以点心。’”蒸饼即今馒头。古代早饭后上朝,要到当日事情处理完毕才“无事退朝”,朝中议事的时间较长,而朝中食堂不备点心,不设茶歇,于是允许大臣自备点心。这位皇帝坐朝时间长了,微微感到饥饿,那位姓孙的大臣也测眼辨色,从怀中摸出一只馒头给皇帝当点心。

点心是正餐之外的食品,且用于充饥,所以既不同于正餐的米饭、面条之类的食品,又不同于“吃白相”的零食,通常指糕、饼之类的粮食做的食品。本书涉及的大多为“五谷”加工的点心的故事、趣闻、传说,于是取书名为——《点心札记》。

我祖籍福建,长期生活在上海,属于“蛮子”。北方艺麦,南方莳稻,于是北人以面食为主,而南人以米饭为主粮。对南方人来讲,米饭之外,其他用面粉制作的食品,以及除米饭外的稻米加工食品都属于点心的范畴。虽然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发祥地,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国有历史记载的古都均在北方,毫无疑问,黄河流域步入文明要比长江流域早,而且早得多。人类社会是与日俱进的,古代的农作物品种少,能被称为“点心”的更少,有些食品古人有古人的叫法或写法,有些食品古今异名而同物,而更多的食品是随社会进步而“发明”的,于是又有许多食品是“同名异物”,这就是本书会叙述的内容,也许,也是人们的兴趣所在。

本书中部分插图采自清末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图画日报》1909年8月16日出创刊号,每日一刊,共出版404期,于1910年8月终刊,故拙著在引文时,有时称“1909年”,有时称“1910年”,在此作一说明,免得误会。

薛理勇

写于秋月枫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