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应对香江流感

6天前 作者: 黑白肉
第295章 应对香江流感

第295章 应对香江流感

王援朝明明没有沾染,人家自动就靠上来了。

乐蒂还没走呢,他们一行人就围了过来,在旁边瞎聊,干等。

他们早就敬过霍华德了,眼巴巴的等了好久,才终于等到机会。

恭喜的话,表忠心的话,一箩筐,但如果王援朝不能给大家带来好日子,大家对他的尊重,很快就要消散,甚至反噬也不是不可能。

众人散去,王援朝留下曾启荣,交代道:

“按照原来的惯例,先这么操作吧。”

曾启荣立马听出来这个是暂时之举,点了点头,道:

“那您的那份……”

王援朝道:

“我那有个佛像,应该是千多年前宋朝打造的,十分珍贵。

应该能抵半年的份。”

曾启荣先是愣了愣,然后也不敢抬头看王援朝了,这新老板,心思细密到,不收他收上来的钱!非要让他“买”那个古董佛像!

这是防着他不让他攀咬呐?

他心思涌动,还没想好怎么说,王援朝又继续道:

“这么直来直往,终究不是长久之际,我从霍警司那边打听到,当局想要遏制这股风气的,万一哪天上面下了狠手,大家怎么办?

不过我最近还是思考出了一些办法,过两天我再找你聊。”

后面的补充,叫曾启荣放了半颗心下来。当局的一些反腐打算,他作为吕乐心腹中的心腹,当然知晓。吕乐甚至有在考虑,怎么提前退休的事了,只是,还没来得及退休,就直接长眠不起了。

于是他点了点头,这才离开。

爱操心,就有操不完的心。

赵昭琴带着妻子儿女,算是比较靠后来敬酒的。

跟别的那些单位一比,他的保安堂,规模又小,还多是学徒,没法帮老板赚钱。

而且王援朝给他开的工资不低,大儿子的工资也可以,连在保安堂帮忙打杂的妻子,也有一份比内地丰厚的多得多的薪水。

来这边小半年,他们一家也知道,他们住的那套房子,值好几万。

王援朝不提,他们不能当做不知道。

总得努力工作赚钱,把这个房子买下来有难度,那也要出去置办房产,大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了。

今天晚上这個酒会,一下子让小伙子开了眼,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莺莺燕燕?

言归正传,赵昭琴恭喜完了老板,倒是王援朝直接问道:

“温病现在情势如何?”

赵昭琴老实道:

“老板,最近药局接待的温病,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至于各大工厂……”

其实老板这个庆祝酒会上,他是没准备聊这些的,总觉得这些话不是太吉利,但老板都问了,他也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两个月前,大概是7月份,赵昭琴找王援朝汇报过一个情况,就是他通过日常诊断、药材销售、以及跟病人做过的交流,感冒风寒跟往年比,稍微多了些。

王援朝手下工厂多,工人也比较密集,如果不注意的话,那可不得了,所以对于赵昭琴的汇报和提醒,他立马托人跟医院方面也了解了情况。

不妙!

感冒人群的数量,大大多过往年。

但医院方面说了,是H3N2病毒,由1957年亚洲流感H2N2病毒转变而来的。

大家都没当回事,包括医院自己。

可以王援朝一听这个H几N几,就立马条件反射似的,觉得不妙。

脑子里又想到了穿越前的那三年左右的时光,一声令下,社会戛然静止。

那记忆深刻又遥远,仿佛隔了一个世纪。

确实隔了一个世纪。

大流感,怎么说呢,这玩意该防还是要防的,防御的成本不高,无非就是口罩和杀菌消毒。

口罩中间那层起主要防护作用的熔喷布,国外50年代已经发明出来了,60年代已经大规模生产应用了,香江就有从国外进口的口罩,里面就有这个玩意儿。

王援朝没有只是依靠进口熔喷布,与此同时,更是直接进口熔喷布的生产设备,并安排人去购买了技术授权,这年头漂亮国还是很愿意对外销售技术的。

至于生产熔喷布的原料,塑胶公司才不缺这个呢。

他本身在柴湾就有厂房,里面有很多纺织公司,再开设一个口罩生产线,问题也不是很大,全自动生产线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出来,但他擅长的人肉半自动流水线,一点问题也没有。

消毒酒精这玩意,就只能进口了,香江还没酒精的生产能力。不过这玩意也不贵,加上香江有石灰,也能消毒呀!

医疗工业,迟早也要干起来的,王援朝还有那么多好药呢,都带药品的分子结构图的,但那玩意,得立柱脚了,才能拿出来。

因为深蓝、暴雪他们人员最密集,所以保障他们的生产安全,特别重要。

至于报社、电台、马票代销点等等,也需要注意安全防疫。

这方面,谁的意识也比不上他。

他都赚了那么多钱了,给员工一点小小的福利,真心不算什么。

至于保护香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王援朝暂时还管不了那么多,一来人家会以为是谣言,毕竟人家医院和当局都不当回事;二来,全香江,那成本就高了去了。

他的工人才万把人,加上家属,满打满算三五万人吧?全香江呢?快400万!

保安堂从内地加大了相关药材的订购,并按照王援朝的指示,提前研制成品药剂,届时热水一冲,就能服用。用量首先得满足旗下员工及家属的用量,按照10万人的量来配备,有病治病,没病防身。多一点出来,也许还能拿去做做人情。

这点成本,跟深蓝暴雪的正常生产比起来,不值一提。

另外,各单位都要即刻成立紧急医疗小组,从国内外采购大量的医疗用品,并在车间进行感冒预防和治疗的宣传,对车间里有咳嗽、发热等症状的,立马拉出来诊断。

做到防患于未然。

与此同时,凤凰日报和香江商业电台的记者,也开始根据老板的要求,跟踪各大医疗诊所和中药房。

很多人觉得老板有点小题大做,虽然他们也不是太当回事,但老板吩咐的,得关注啊,不能和钱途过不去是不是?

于是只要是王援朝的产业,都第一时间出台了卫生安全管理条例,要在单位做哪些消杀动作,员工要做哪些防疫动作,不遵守的,会扣钱。

看在钱的份上,大家都还是很配合老板的要求的,毕竟,这些防疫成本,又不用他们掏钱,老板都出了。

听说深蓝和暴雪,员工在厂里都要带口罩工作,这大夏天的,其他单位跟那两个工厂比起来,可幸福多了。

马二琴是经历过东北1910-1911的鼠疫的,那会,伍连德领导了那场抗疫战争的胜利。但现在,他看徒孙这样,也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赵昭琴是提醒了一下,但不要这么大动干戈吧?

王援朝的指令,完全跟当年伍连德的举措一模一样,甚至犹有过之。

这小子,连这种事都安排的如此细致,不做医生,真是浪费了。

赵昭琴看老板如此大动作,不敢劝说的,毕竟汇报的是他,要是再劝说,让老板怎么看?但马二琴当时就憋不住了,道:

“援朝,你这个,是不是,动静太大了一点?”

王援朝蛮不在乎道:

“师公,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再说了,您和赵经理是不是都觉得,这次温病的威力,有点强?

都要您二位这样的大国手来会诊,普通中医看得出来这问题么?

要是一个车间里病倒一大片,影响了生产,那个损失才叫大。

再说了,让员工们注意卫生安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他们好,我也好。

您和赵经理不要有心理压力,讲究卫生,人人有责。

如果这次没事,我们也正好将药局的业务,拓展到成品药剂。

很多人得了风寒,大差不差,来点小柴胡汤,或者金银花汤,也就差不多了,是吧?很多人没钱看病的,但拿副中药汤剂,还是承担的起的。

对于王援朝最后一句话,马二琴没有多说啥,一来不够精准下药,二来也是浪费了药材,但是,效率是高啊,直接回去热水一泡,就能喝了。

行吧,这小子都不心疼钱,他们心疼啥?

……

所以,赵昭琴除了负责保安堂之外,还是王援朝旗下各家单位医疗防疫小组的总负责人,有着尚方宝剑,直接跟王援朝汇报。

不过王援朝也知道,这个话题不适合在这里深聊,于是直接中止道:

“这里不是聊天的地方,这样,明天,嗯,中午去我家吃饭,到时候叫上师公,我们一起聊聊这事。”

赵昭琴没想到,王援朝居然这么久了,还这么重视,当即有点受宠若惊,他跟老板住在一个小区,可没见几个人能到老板家里吃饭的!而他已经去过好多次了……

其实王氏公司的情况也不是很严重,跟外面比,好的不是一点两点,毕竟那些防疫措施,做不得假。

而且H3N2,也不是穿越前那种恐怖病毒。

历史上,香江这次流感,有记录可查的,大概感染了50多万,死亡五六万的样子。还多以棚户区的华人为主,因为大多数华人们居住条件差,拥挤、不通风,住在山顶的约翰人,就少的多。

所以王援朝上各种管理手段之后,效果对比,是十分明显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