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诸王远征!朱元璋:给他们一颗王心

2个月前 作者: 贪吃的乌贼
第277章 诸王远征!朱元璋:给他们一颗王心

第277章 诸王远征!朱元璋:给他们一颗王心

京城城门之下,人潮涌动。

一队人马缓缓入城,领头的是燕山卫千户朱能,他骑在一匹雄壮的骏马上,神态威武。此次他是随燕王朱棣一同进京的。朱能环视四周,嘴角微翘,不屑地评价:“这所谓的京城,也不外如是。”

张玉,同为千户,策马上前,接口道:“话虽如此,这里毕竟还是比我们北平更为繁华。”

“哼,繁华是繁华,但看看这混乱的秩序,人马混杂,哪比得上我们北平城井然有序?”朱能不满地环顾四周,“喏,你看地上那脏兮兮的牛粪。”

张玉皱了皱眉,提醒说:“老朱,我们初来京城,言行举止还是小心为妙,别给王爷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自然,况且我们在京城也待不久。”朱能笑道,“皇上召燕王进京,不就是为了西征的事么?”

他们身后的马车上,窗帘紧闭,里面坐着的正是声名显赫的燕王朱棣。街道两旁的百姓对这辆标志性的马车,一眼就认了出来。

“咦,不是说不能有两个藩王同时进京吗?前几天秦王和晋王刚来,今天燕王也来了。”

“我二大爷的小舅的弟弟在兵部当差,他说朝廷可能要有什么大动作了。三王齐聚京城,说不定就是要打仗了。”

文华殿。

……

“老四!”朱元璋停下手中的笔,冷冷的瞪眼,“你咋不把妙云和孩子带回来了?咱要看看咱的孙子。”

“遵旨。”朱标恭敬地行礼。

……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对兄弟,终是挥了挥手:“罢了,你们兄弟也好久没见了,先去聚聚吧。之后,朕再召你们分配任务。”

随后,他领着朱棣离开了文华殿,直奔东宫。朱标已经一年多未见朱棣,此刻心情甚好:“老四,我在东宫已备好酒菜,我们兄弟俩今日要痛饮一番。”

“下次若是不带孩子来,你们也不必再回京了。”朱元璋断然挥手。

“这不是好事吗?父皇常说,朱家天下,理应由朱家人来守护。”朱棣安慰道。

“以前的设想,伱们都还在华夏之内。”朱标叹息一声,“可现在你们都要去海外,这可不知何年马月才能见一面呢。”

“大哥,近来可好?”朱棣关切地问。

“父皇,儿臣绝无此意。”朱棣辩解,“等孩子再长大一些,儿臣定会带他进京拜见父皇。”

他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

“又要打仗?朝廷不是想休养生息吗?而且皇上最近还免了好几个省的税,哪来的钱打仗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太上皇的大明贸易公司在海外发了大财,一船又一船的银子往回运,皇上现在不缺钱!”

朱棣低头回答:“父皇,孩子尚且年幼,难以承受长途跋涉的辛苦。”

站在一旁的朱标微微一笑,出面为朱棣求情:“父皇,老四即将西征,即便带孩子来京也待不了几日。”

马车内,朱棣闭目养神,外面的议论声却一字不落地传入他耳中。以他现在的修为,若是运用七绝神蛊,整个京城的动静都瞒不过他。马车稳稳地停在皇宫大门前,朱棣下车,面无表情地吩咐朱能和张玉先回燕王府,自己则整了整衣冠,进宫拜见皇帝。

“一切都好。”朱标笑容满面,“就是有些寂寞,兄弟们一个接一个地去就藩了。老十二已被封为湘王,再过几年,他也要去就藩了。”

朱棣朝着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棣跪拜:“儿臣拜见父皇,拜见太子殿下。”

“胡说!”朱元璋怒斥,“以你和妙云的修为,难道还保护不了一個孩子?我看你们就是不想带高炽来见我这个老头子吧?”

朱棣走进了东宫,看见吕氏正牵着朱允炆在殿上玩耍,于是恭敬地向吕氏行礼:“拜见嫂子。”

“四叔,你来啦。”吕氏热情地回应,并牵着朱允炆走上前来,“允炆,快来拜见四叔。”

朱允炆虽然只有一岁多,但他瞪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朱棣。朱棣被他的模样逗笑:“允炆这孩子,个头比我家高炽还高呢。”

“他们两个年纪相仿,以后可以一起读书学习。”朱标笑道。

他邀请朱棣入座,而吕氏则向他们微微欠身,优雅地退了下去。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朱标拿起筷子,不停地给朱棣夹菜:“来,尝尝这个,还有这个,这些都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朱棣看着自己碗里堆成小山的菜肴,忍不住笑出声来:“大哥,这么多菜,我该怎么吃啊?”

兄弟俩相视一笑,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愉快。朱棣明白,大哥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照顾自己,担心他在外面吃不好。朱标举起酒杯,与朱棣碰杯后一饮而尽,摊手:“你知道吗?你把炸天帮交给老十二后,他现在可威风了,比你当年还神气。那天他还跟父皇说,京城没有他湘王,迟早要完。”

“嘿,这个老十二!”朱棣无奈地摇了摇头,“我教他的拳法,不知他练得怎么样了。”

“他每天都在努力练习呢。”朱标回应道,“他还说什么‘吾日三省吾身’。”

“这次回来,我再传授他一些刀法。”朱棣边吃边说道,“老十二是个可造之材,好好调教的话,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是啊,弟弟们都需要好好调教,希望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朱标的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对了,大妹他们现在还好吗?”朱棣突然问道。

他所说的大妹就是临安公主,前两年嫁给了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尽管李善长已经退休,但他的儿子还是娶了公主,这让淮西勋贵们都感到高兴,认为皇帝依然重视他们。

“韩国公回京后就一直闭门不出。”朱标轻笑一声说道,“他是个聪明人,大妹嫁给他儿子,肯定会过得很好。而且那李祺也已经被封为驸马都尉了。”

兄弟二人边吃边聊,享受这难得的相聚。

……

翌日,坤宁宫。

朱元璋在这里设家宴,召见了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马皇后备好了一桌子丰盛的酒菜。

“娃儿们,今天召你们来,是送行!”朱元璋举起酒杯道,“你们马上就要出征了,爹有些话要跟你们说。”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三人恭敬的听着。朱元璋沉思片刻后,沉声道:

“我本淮右一布衣,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咱成就一代帝王,咱比谁都清楚这里面的痛苦。你们出去海外,也会面的这样的痛苦。”

“你们都是藩王了,可何为王?像老四说的,王不惑,王不依,王不屈,王不仰承,王不放弃,你之所王,皆是王道。”

“呵呵,老四,还是很长进的,说的不错。但,这还不够!为王者,不能有任何软肋,你只有舍弃了你自己,才能长出一颗真正的王心。”

马皇后在一旁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她见证了自己的丈夫如何从一介平民蜕变为一代帝王,那颗经历无数磨难而愈发坚硬的心,究竟承载了多少苦楚?如今,她的儿子们也要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了吗?

五日之后。

燕王朱棣统帅大军,踏上西征之路。朱元璋屹立于城门之上,目送大军渐行渐远,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神情依旧坚定如铁。

十日之后。

秦王朱樉引领数百战舰,自玄武湖扬帆起航,前往东瀛。朱元璋伫立码头,凝望舰队消失在茫茫水天之间,久坐至夜幕降临方回宫。

又五日。

晋王朱棡率领更为庞大的无敌舰队,向南洋进发。此次,朱元璋亲自乘船相送,更在玄武湖畔垂钓得一尾鲜鱼,与儿子共享后才依依惜别。

……

坤宁宫。

马皇后正在忙碌的炒菜,婠儿站在一旁,她知道皇后这是要用忙碌来填充那思念,儿子们一个个远征,可不知何年马月才能归来。

“菜肴已准备得差不多了。”婠儿轻声提醒,“其实就我们几个人,无需准备这么多。”

“陛下会吃得多些。”马皇后回应道。

“刚才王公公来传话,说陛下已在玄武湖用过晚膳,今晚不会过来了。”婠儿转达了消息。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自己享用吧。”马皇后嘴角微翘,露出一丝自嘲,“今晚你陪我喝几杯如何?”

“好啊。”婠儿笑着答应。

很快,满桌的佳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马皇后与婠儿相对而坐,连续饮了三杯后,马皇后轻轻叹了口气:“孩子们都长大了,不再需要我操心了。我也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本来,陛下曾答应带我游山玩水,但现在看来,这个承诺是难以实现了。”

“那我陪你去吧!”婠儿兴奋地提议,“我也有很多地方想去呢。我们可以先规划一下路线,从江南开始,然后一路向南到云南,再向西绕一圈,最后到达北平城。”

“就这么干,说走就走!”马皇后道,“明儿我就跟陛下说,而后我们就出发。”

婠儿听了,更兴奋,她早就想出去走走了。两人立即开始商量行走的路线,以及要带什么东西。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