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朱元璋:皇子全去海外,地盘自己打

2个月前 作者: 贪吃的乌贼
第276章 朱元璋:皇子全去海外,地盘自己打

第276章 朱元璋:皇子全去海外,地盘自己打

文华殿。

朱元璋正在召开小朝会,各部尚书和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都在。商议完要事之后,礼部尚书陶凯出列,恭敬禀奏:“陛下,东宫太子妃之位已空缺多时,臣恳请陛下与太子早日选定新太子妃,以固国本。”

众尚书纷纷附和,认为东宫作为国家的根本,太子妃的位置不应长期空悬。然而,在一片附议声中,吏部尚书吕本却保持沉默。因为他身份特殊,其女正是现任太子次妃,为了避嫌,他选择了缄默。

朱元璋微微颔首,示意朝臣们稍安勿躁,“此事咱会慎重考虑。”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依次退下。朱元璋转向太子朱标,询问他的意见:“对于新太子妃的人选,你有何想法?大臣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太子妃的位置确实需要尽快确定。”

朱标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回应:“父皇,容儿臣再思量思量。”

立新太子妃的选择无非两种:一是另娶新人,二是将吕氏扶正。吕氏不仅出身名门,更是皇帝皇后亲自赐婚于太子,并已育有皇孙。因此,朝中不少大臣都倾向于支持吕氏成为新的太子妃。

退朝后,吕本与陶凯一同走在御道上。陶凯忍不住发问:“吕大人,方才你为何不发一言?”

吕本淡淡一笑:“陶大人,我女儿现为太子次妃,且是东宫唯一的妃子。我作为父亲,自然需要避嫌。”

“我们正是希望陛下和太子能立令爱为太子妃。”陶凯直言不讳,“当年太子次妃便是陛下赐婚,如今又育有皇孙,她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吕氏闻言,轻笑一声,“呵呵,这位置,本就是本宫命中注定的。”

她深知,一旦登上太子妃之位,她的儿子朱允炆便成为名正言顺的嫡子。未来与朱雄英的皇位之争,未必没有胜算。她心中最大的愿望,便是看着自己的儿子登基称帝。

吕本却摆手拒绝:“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们还是不要过多干涉为好。”

……

原来,赵璇蓁在信中提议与大明结成联军,共同征讨西域的帖木儿帝国。近年来,帖木儿帝国迅速崛起,已成为横跨东西的大帝国。如今,他们继续向西扩张,但一旦完成西扩,势必会掉头向东。

……

朱四爷微微一愣,自从与赵璇蓁上次分别后,他们已许久未通音信。他接过信件,迅速浏览了一遍,嘴角不禁上扬:“这女人,是想跟我们合作吗?”

丁秀刚走,侍卫送来了京城的谍报。朱四爷看完,面色阴沉,沉思一会儿后,他提笔写了一道敕旨,明发京城。而后,又写了一封给皇帝朱元璋的信。

这日,他正欲出门,丁秀急匆匆地进来禀报:“太上皇,北元女帝来信。”

“娘娘,不久的将来,你便是这东宫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了。”宫女翠儿低语道。

现在,这或许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大明正打算派遣皇子们外出开拓,那么,何不借此机会让其中一位皇子领兵西征?与北元结盟也并非不可行,毕竟如今的帖木儿帝国疆域之广、兵力之多均已超过大明。

突然,宣旨声传来,太监总管王景弘手捧敕旨,庄严步入。吕氏心头一惊,立刻整衣跪地接旨,四周的宫女与太监也随之下跪。王景弘缓缓展开敕旨,声音洪亮地宣读起来:

朱四爷这段时间都在忙大学的事,过不了多久,京城玄武书院的先生和学子就要过来了。虽然忙,倒也充实,而且每天回来,就能吃到黄绿萼准备好的晚餐,他似乎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京城,东宫。

“我这就给那女人回信。”朱四爷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迅速写下回信,交给丁秀,嘱咐其尽快送往北元。

奉天承运,太上皇诏曰:

北平城。

“太上皇敕旨到!太子侧妃吕氏,接旨。”

“天子无私事!”陶凯反驳道。

朱四爷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根据史书记载,帖木儿帝国后来确实曾计划东征大明,但因帖木儿在征途中去世,帝国内部随即发生动乱,导致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并未真正交锋。

吕氏近日心情愉悦,因四方传来的风声,皆暗示她即将被册封为太子妃。朝臣们纷纷表态支持,甚至皇帝与皇后也流露出此意。

太子侧妃吕氏,素日心机颇深,表面婉顺承欢,实则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朕察其行径,甚感悲愤。太子侧妃之位,非贤淑仁德者不能任之,吕氏德不配位,已失其本心。

今废其太子侧妃之位,降为太子嫔,以示惩戒。望其深自反省,改过自新。若再有不轨之举,定不轻饶。

钦此。

“太子嫔吕氏,接旨吧。”王景弘冷道。

吕氏跪在那,如遭雷击!

这怎么可能?自己明明快要被封为太子妃了,这太上皇一道敕旨,不仅断了她的太子妃之路,还把她从妃降为了嫔。

“不,这不可能!”她嘶声力竭地呼喊着,面容因绝望和愤怒而变得扭曲狰狞,“这不是真的,告诉我,这不是真的!为什么会这样?”

王景弘冷眼旁观,对她的挣扎与痛苦无动于衷:“这是太上皇的敕旨,即便是陛下也无权更改。吕氏,你还不快快接旨?莫非要抗旨不遵吗?”

吕氏被这番话惊醒,她颤抖的双手颤抖地接过那道沉重的敕旨。王景弘的嘴角掠过一丝冷笑,转身离去,留下吕氏一人独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她手中的敕旨仿佛有千斤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终于,她承受不住这份沉重,整个人颓然倒下,泪水无声地滑落。

……

文华殿。

朱元璋正在看朱四爷的信,信中说北元女帝有意与大明组成联军,共同讨伐西域的帖木儿帝国。看完信,他心念电转。

帖木儿帝国上次派来的使者,十分嚣张,在京城当街要杀锦衣卫,后来,被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斩杀一个,抓了剩下的。

朱元璋亲自召见了那几個使臣,他们态度极其恶劣,命令大明不要插手西域之事,否则,他们会向大明出兵。

“的确不能让帖木儿帝国做大。”朱元璋皱眉,“否则,帖木儿那个跛子肯定会东征大明的。与北元组成联军,也不是不可。只是这个主帅该谁呢?”

他脑海中闪过徐达,冯胜,蓝玉等,最后眼睛一亮:“这一回,就让老四为大明主帅,带兵西征。爹在信中说的对,成年的皇子们都该扔出去了,就让秦王去东瀛,晋王去南洋,吴王和楚王去美洲。”

想到这里,他立刻下令,把秦王,晋王,燕王从藩地召回京师。是时候把他们派出去了,朱家破局正式开启。

“父皇。”太子朱标急急进来,面色忧急,“刚刚吕氏接到了太上皇的敕旨,废除了她的太子次妃位,降为了嫔。”

“啊?”朱元璋也有些意外,不过,他也只是惊讶了下,挥手,“废就废了呗,你爷爷肯定是看出了什么,那吕氏就不能为太子妃了。标儿,这事我们再议,回头找你母后商量下。”

“是。”朱标颔首。

他知道,既然爷爷下了敕旨,那就无可更改。

……

吏部大堂。

吕本作为尚书,近日来心情格外舒畅。他的女儿即将被封为太子妃,这消息让他在身边官员的簇拥下更显得意气风发。官员们围绕着他,热议着玄武书院学子被接连提拔的话题。

“书院一党一个个就是再牛,也需要通过吏部的考核。吕大人,以后我们都鼎力支持你。”

“对,是要跟书院一党斗一斗,否则,他们以为朝廷无能人。”

“都是些小官,成不了气候!”

吕本听着,眼底深处闪过得逞的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接过,昔日的淮西集团和浙东文人集团,都在落寞,书院一党迅速崛起。现在,许多人站在了他吕本的身后,以吕本为首,要与书院一党争。他吕本自然乐意,正好扩大自己在朝中的实力。

“吕大人。”礼部尚书陶凯急急进来。

“陶大人,何事如此慌张?”吕本故作镇定地问道。

“你还不知道吗?”陶凯面带惊恐地说,“我刚收到消息,太上皇今天下了一道敕旨,废除了伱女儿的太子次妃之位,降为嫔了。吕大人,你女儿当不成太子妃了。”

吕本仿佛被雷电击中,身体一个踉跄,几乎站立不稳,失声惊呼:“这怎么可能?为什么会这样?”

“太上皇的敕旨已经下了,就连陛下也改不了。”陶凯叹息道,“真没想到太上皇会在这个时候出手,吕大人,你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得罪过他?”

吕本的脸色变得铁青,他当然事得罪过太上皇,他以为太上皇已经不在乎了。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给他致命一击。

其他官员,各个面色古怪。

若是吕氏成不了太子妃,那吕本的前途也就止步于此了。有可能,这是对吕本的警告,他很快就会遭殃。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