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两种姿态

1个月前 作者: 七七家d猫猫
第686章 两种姿态

第686章 两种姿态

赞誉,还是赞誉。

“洛杉矶时报”、“视与听”两家权威媒体的观点一举奠定“猫鼠游戏”的媒体口碑,但这就是全部了吗?

又一次地,好评刷榜?

显然并非如此。

影评人和类型电影之间先天性地存在分歧,影评人们希望电影在娱乐之外能够具备更多艺术发展空间,类型电影则希望抛弃艺术层面的考量尽可能接近普罗大众的喜好,这导致二者之间常常背道而驰。

正是因为如此,类型电影想要赢得影评人众口一致的称赞,绝非易事。

“猫鼠游戏”也是一样。

“滚石”,五十分,“毫无疑问,电影拥有一个出色的开篇,但一百四十分钟的长度彻底毁掉电影的轻盈,越到后面就越显得笨拙,最后暴露情感层面的廉价认同。也许,安森-伍德是唯一一个让一百四十分钟不会那么煎熬的亮点,一场纯粹的安森-伍德个人魅力展示时装秀。”

“村之声”,六十分,“精良制作,值得观看;但遗憾的是,电影缺少一点更进一步并且具备个性姿态的元素:一点爵士精神。”

“今日美国”,六十分,“我不介意欣赏一场两個小时的安森-伍德时装秀,因为这个年轻人确实赏心悦目;但故事讲述到最后又又又是一个男孩缺少父爱的故事:嘿,史蒂文,这一集我们看过了。”

“巴尔的摩太阳报”,六十分,“斯皮尔伯格试图重新呈现六十七十年代的复古摩登感,不止是一个犯罪人物的传记而已,更像是对一个时代的回望和观察,但遗憾的是,电影还是缺少了一点气质和态度。

没有差评。

批评,一样直接一样犀利,完全不逊色于赞誉的声音。

在“猫鼠游戏”首批媒体评论里,出现四个中评的同时,保持零差评,即使再努力翻找也没有更多批评。

说的是评论内容,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在“那一点点化学反应”,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严厉的指责;同时说的也是评论数量,四个,全部都是中评,这就是全部了。

好评。好评。还是好评。

安森-伍德,不确定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他很英俊也很帅气,但他太现代了,并没有六十年代的质感;然而同时,他的表演成为这部电影避免滑向恶俗偶像剧的最大亮点,甚至让汤姆-汉克斯显得笨拙。

一片愕然。

然而,这就是全部了。

尽管人们预测过想象过这一幕,但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清一色好评强势刷屏的时候,还是不由张大嘴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所以,我不确定。”

侧面也能够看出电影的媒体综评待遇——

继“蜘蛛侠”之后,安森主演的类型电影再次赢得如此待遇,尽管存在批评和意见,但没有严厉的差评。

安森-伍德,再次带来一部赢得影评人掌声的作品!

“芝加哥太阳报”,来自传奇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的评价。

“这不是一部我们期待之中的斯皮尔伯格大片,但出人意料的是,值得一看。

显然,这是斯皮尔伯格在大型制作与大型制作之间的一次放松,从规模到内容,电影都显得轻盈简单,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游刃有余地呈现出来,斯皮尔伯格甚至不需要使用全力,一切都很轻松。

电影的真正魅力在于安森-伍德。

幽默。潇洒。英俊。脆弱。孤独。彷徨。

观众可以在这个孩子身上找到一切让自己坠入爱河的元素,并且真心实意相信这是一个迷途知返的成长故事,但和彼得-帕克略显沉重的成长相比,小弗兰克-阿巴内尔对家庭和父亲的苦苦追寻更加私人一些,却一样具有说服力。

毫无疑问,安森-伍德在演员的位置上,迈出重要一步,即使是面对汤姆-汉克斯、克里斯托弗-沃肯这样的演员,他依旧能够牢牢抓住你的视线。”

八十分。

罗杰-艾伯特并没有为这部电影疯狂,整个评论显得简单而克制,因为他明白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能力不止如此,这样一部电影对史蒂文来说着实太轻松太简单,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反而是因为安森带来小小惊喜,罗杰认为这是一次重要收获。

最后,八十分,这就是他的观点。

也许,对一般导演来说,“猫鼠游戏”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娱乐佳作,但对顶尖好学生来说也就是正常发挥而已。

这位赢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显得气定神闲,赞誉是赞誉,却并不疯狂;然而,另外一批权威影评人却呈现稍稍不同的态度。

“电影手册”。

1951年,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e-Bazin)在巴黎创建这本全新电影杂志,大力推行“作者论”,坚信电影应该是导演的作品,导演才是一部电影的核心与灵魂;并且在法国电影新浪潮里扮演重要角色。

短短半个世纪,“电影手册”对整个法国乃至于欧洲影响深远,甚至诞生一个专业名词:

手册派。

因为“电影手册”每年都会评选年度十佳电影,但他们和其他千千万万年度榜单不同,坚决拥护自己的品味和审美,拒绝随波逐流,长年以来建立起自己的一种独特审美,并且在全球电影拥有超然的权威。

也许有人认为,“电影手册”只喜欢剑走偏锋乃至于实验气质浓厚的艺术电影,事实并不然,他们对类型电影也始终青睐有加,电影的题材、类型、是否商业、娱乐价值等等全部不是编辑部评选十佳的标准——

优秀,才是唯一标准。

久而久之,世界电影领域里也诞生一批“手册派”导演,也许他们无法赢得奥斯卡,也许他们无法登顶欧洲三大电影节,但依靠“电影手册”的强大影响力,他们的作品依旧能够进入艺术院线、依旧能够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依旧能够持续不断拉到投资继续拍摄作品。

毋庸置疑,“电影手册”地位超然。

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位传奇导演,“电影手册”自然不会错过,但一直以来,他们都不太喜欢这位导演,包括“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等佳作都不感冒,他们反而对“侏罗纪公园”赞誉有加。

而这次,和罗杰-艾伯特稍稍不同,“电影手册”非常喜欢“猫鼠游戏”这部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为之发狂。

“年度佳作!”

一如既往地,“电影手册”编辑部对自己喜爱的电影毫不吝啬赞誉之词,以最热情最澎湃的姿态将电影推向巅峰,恨不得所有影迷蜂拥进入电影院进行捧场。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