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理性处事稳大局

4个月前 作者: songyvsh
5、理性处事稳大局

理性处事稳大局

公元960年农历正月初三,赵匡胤以抵御辽国的名义率军出城,在外边住了一夜,便黄袍加身,随即返回京城,接受了后周小皇帝禅位。初五,赵匡胤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宋,改用新纪元,大赦天下。整个过程干脆利索,环环相扣,流畅平稳,干得实在漂亮!

赵匡胤称帝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稳定朝廷政局。赵匡胤早已胸有成竹,采取了理性、宽容、文明的态度,同样干得十分漂亮。

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处置后周小皇帝和宗室。五代时期充满暴戾之气,几乎所有的篡位者,都把前朝皇帝和宗室戮杀殆尽,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后周的文武百官,都对郭威、柴荣有感情,他们十分担心后周宗室的安全,都在眼睁睁地看着赵匡胤怎么处理。

赵匡胤对此早有主意,他封柴宗训为郑王,尊奉符皇后为周太后,让他们移居洛阳,给予优厚的生活条件,一切待遇不变。允许他们祭祀宗庙,朝臣拜见时,照样可以行君臣之礼。后来,柴宗训母子迁居房州。柴宗训二十岁时病逝,周太后活了六十二岁。

赵匡胤对所有的后周宗室一律优待,不加迫害。后来,赵匡胤还留下遗训,要求新即位的宋朝皇帝,都要善待柴氏子孙。在整个宋朝时期,柴氏子孙生活得不错。赵匡胤以理性宽厚的心态,开创了优待前朝宗室的先例,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当时在后周宗室当中,影响力和势力最大的,是符彦卿和张永德。符彦卿是小皇帝的外公,担任天雄军节度使,家族势力庞大。柴荣临终前,把符彦卿作为保护小皇帝的安全阀之一。所以,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首先命领慕容延钊率兵北上,与韩令坤一起提防符彦卿。

赵匡胤登基之后,随即加封符彦卿为太师,并派使者前去慰问,极力拉拢。符彦卿见大势已去,木已成舟,女儿外孙受到优待,也无可奈何。特别是,符彦卿还有一个女儿,是赵光义的夫人,两家是亲家关系,赵匡胤当皇帝,他照样是皇亲国戚。所以,符彦卿虽然手握重兵,却并没有反对赵匡胤称帝。符彦卿在宋朝一直受到礼遇,活了七十八岁。

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也是赵匡胤的老上级,两人关系非常好。张永德对赵匡胤十分器重,多次要求柴荣提拔重用赵匡胤。赵匡胤结婚时,张永德送上了巨礼,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赵匡胤称帝之后,加封张永德为侍中,后来又授予武胜军节度使,两人关系仍然亲密,赵匡胤一直尊称他为附马。张永德尽心为宋朝效力,为平定天下做出重要贡献,被封为卫国公,活到七十三岁病逝。

赵匡胤处理好了宗室问题,接下来就是朝中大臣了。大臣们人数众多,情况各异,有的怀念旧主,有的对赵匡胤称帝不满意、不服气。赵匡胤以宽阔包容的胸怀,下诏对所有的后周官员,不加区别地一律留用,原来当什么官的还当什么官,范质、王溥照样当宰相,主理朝政。不过,赵匡胤对军队做了调整,免去了李重进的军职,领兵将领全都换上了自己的亲信。

赵匡胤在兵变之时,除了韩通以外,没有人公开表示反对。一是因为五代时期改朝换代司空见惯,人们的忠君意识不强;二是因为事发突然,很多人没有思想准备;三是因为赵匡胤有很好的声誉,又手握兵权。所以,政变过程十分平稳,但事情过后,仍有一些人心存旧主,私下里进行议论,表示不满。赵匡胤采取容忍态度,充耳不闻,并不追究。

有一次,赵匡胤宴请群臣。翰林学士王著喝醉了,思念故主,他一边提着郭威、柴荣的名讳,一边嚎啕大哭。众人惊愕,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赵匡胤却平静地说:“他喝醉了,扶下去醒醒酒”。事后有人建议惩罚王著,赵匡胤摆摆手说:“他一个书生,哭哭旧主,乃人之常情,不必大惊小怪。”

赵匡胤善待后周宗室和大臣,对死人也做足了文章。在兵变当中,唯一被杀的人是韩通。赵匡胤为韩通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追赠他为中书令。赵匡胤的这一手,得到许多人好评。

赵匡胤采取理性宽容态度,妥善处理了各种问题,收服了人心,使朝廷局势很快稳定下来。接下来,赵匡胤还有一个重大问题要处理,就是安抚各地节度使和地方官员。

节度使与朝廷大臣们不同,他们手握兵权,称雄一方,很有势力。赵匡胤派出多路使者前去安抚。节度使们态度不一,有的表示拥戴赵匡胤为帝,有的态度暖昧,有的则干脆举兵造反了。赵匡胤对造反的节度使,毫不客气地予以镇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