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2018-04-15 作者: 蜜糕
第 72 章

太监朗读完御赐的圣旨之后,罗慕玉呆了好半日,方才从震惊中回了神来。Www.Pinwenba.Com 吧

接旨的是一身官服的罗大将军,他郑重地磕了头,伏着身子,声音沉稳而有力,道:“臣罗知同,谢主隆恩。”

罗家全家人都没想到,赐婚的圣旨来得如此之快,只有罗慕英一人表现淡定,表情似乎完全在预料之内。

罗慕玉知晓阮轻楚被骂一事,心中疑惑,景仁帝分明不同意,突然来一发赐婚,倒显得极为奇怪了。

要问罗慕玉为何消息灵通,还要拜开明的家长所赐,自罗慕玉和阮轻楚二人定亲之后,罗大太太便没阻其书信来往。

毕竟,罗慕玉还有三年时间才会出阁,若是真按照老祖宗方法,进行未婚夫妻之间的避讳,没准儿罗慕玉嫁过去,说不定对方早没了原来的热忱心思。

都道男人心易变,要如何保持坚定不移爱着同一个女人的心,是一个旷古难题。

罗大太太是个过来人,尤其是对小女儿关爱至极,在这一方面,她比其他家长开明的许多。

于是,阮轻楚和罗慕玉之间的鸿雁传书,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道,还原封不动地送去罗慕玉的住处汀兰轩,还细细叮嘱了,定不能有所遗失。

罗慕玉从阮轻楚信上得知,景仁帝不出他所料,果真为两家结亲之事表示不满。如今,景仁帝又来一招神来之笔,令人措不及防,她左思右想,还有谁能改变景仁帝的心意?

罗大将军和景仁帝君臣多年,向来只有服从,而景仁帝明显不是个软弱可欺的,谁也无法动摇帝王之心,能逼迫得了他,唯有他自己而已。

罗慕玉忍不住偷偷瞟向罗慕英,心道,该不会是自家二姐用了殿前比武的一次承诺?

罗慕英天生是个高调的,就怕别人看不见她一脸的坦然之色般,得意洋洋得很。

罗慕玉心中明了,估计罗慕英拿了机会去求景仁帝,帝王被迫应下亲事。

罗家和阮家顺利结亲,还有皇帝做媒作保,对于两家来说,着实是一件大好事。

这就代表着,除非不可抗力因素,罗家和阮家必须得履行婚约,无人能再次更改,除非大齐亡国。

罗慕玉这几日出门,常常被人用一种“未来阮国公府世子夫人”的眼神对待,各家太太和小姐们望见她,不停地上来巴结讨好,令她应接不暇。

罗大太太同样如此,各家贵妇人早已变了模样,曾经相信罗慕玉谣言的太太,各个似没发生过此事般,完全转了态度,不停地拍着阮轻楚和罗慕玉的马屁,让罗大太太一度以为自己已坐上阮国公府世子丈母娘的宝座。

对比起罗家阮家,皇宫中的某些人,日子不要太好过。

惊闻罗家和阮家结亲,皇后这几日便没睡好觉。当朝武将之家和重臣家族强强联合,还和她没啥太大干系,是个人都会担心地位不保。

因为太子一事,皇后、太子与罗家曾闹得不愉快,幸好罗家是个中立派,皇后拉拢不成,平时也没太过忧心。

谁知一个晴天霹雳下来,罗家和阮家结亲了!

阮家是阮嫔娘家,育有九皇子,在后宫地位虽不显,但实力可谓不深,如今,两家联姻,全站太子对立面儿去了,急得皇后如热锅上的蚂蚁。

早上前去阮太后请安之时,阮太后那一脸得意的老模样,差点没将皇后给气得七窍生烟。

阮太后生怕她体会不到似的,对前来代请安的阮嫔宫女问这问那,又传口谕于贴身女官,赐下各种珍贵补药,还小心叮嘱了御膳房,特地送些清淡的补膳过去。

阮嫔这个当口称病,意思可谓不明显。

皇后嫁至皇宫如此之久,从来没见过太后如此和颜悦色关心媳妇,心中自是嫉妒万分,又加上为太子着急,接连几日晚上都睡不着,毫无疑问,皇后是真的生病了。

太子携太子妃前往朝凤殿,探望病中的母亲,见皇后脸色实在难看,太子遣了宫人出去,忍不住发问:“嬷嬷方才尽数告知于我,太医诊脉下来,说母后身子不利落,是由于郁结于心,引发心脉不畅。到底是何事,令母后如此忧愁?”

太子妃捏着帕子,忙附和道:“母后莫要心忧,殿下在此,您不妨和殿下说上一说。臣妾虽然嘴笨,但愿尽绵薄之力,帮母后分担着。”

皇后无力地摇了摇头,这几日的时间,仿佛让她老了十岁般,她无力地拍了拍太子手指节,叹气道:“母后是担心你的地位,我的好显儿……”

太子妃面色一白,猜到了是何事,女人们的心思,总比男人要小上很多,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

“母后是说……阮家?”太子虽然担心此事,但没有皇后严重,毕竟,男人关心的永远是男人之间的事。

九皇子从来不和他争抢些什么,太子对于这个弟弟,其实是十分满意的。九皇子乖顺稳重,不似该死的老二,虽然已经走了,但时时刻刻如同鱼刺般卡在他喉咙里,以及现在上蹿下跳的老三,和讳莫如深不知在玩什么阴谋的老四,对比起这几个人,九皇子简直就是天下好弟弟。

皇后泪眼朦胧地看着太子,心中绞痛,声音悲伤万分:“母后害怕你地位不保,一旦没了权势,我们母子二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全天下,也只有皇后敢如此诅咒自己和儿子了。

听着话不对味儿,太子皱了皱眉:“母后放心,断不会有此事发生。咱们不是还有舅家,永宁侯府,未必不如阮家!”

皇后和景仁帝一路走来,当年只是小小的皇子妃罢了,并未曾想过自己会当上皇后,景仁帝却是奔着皇帝宝座而去的,皇后见多了皇子失败后的惨剧,因此,她要比正常女人更加疑心,所忧心之事更多。

“永宁侯府同样军功起家,但却不如罗家。”皇后忧心忡忡地道,一语中的。

永宁侯府负责大齐大本营后方军备,所接触前线战事不多,一直无法把握住核心部分的军权,族中子弟虽能拿得出手,但却未有罗家子弟那般优秀和突出。

太子妃捏着帕子,尴尬地垂下头,她的父亲是门下侍郎,地位等同于大齐副相,但是,皇后这一句话下去,倒将文官家族一棒子打死了。

殊不知,文官在如今太平盛世的大齐朝堂上,占有压倒性的力量。

皇后忽地灵光一闪,拉住太子的手,抬起头,露出熠熠发亮的眼眸,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她急切地说道:“显儿,你可与明德侯有所联系?你外祖母虽然过世,但咱们毕竟是亲戚,来往可不能断下了。”

皇后每每提到明德侯,太子总觉得有那么几分不对劲,但是,他还是选择按下了心头的疑惑,舒展了眉头,笑道:“母后放心,我与凤世子有来往,上朝之时,偶尔也会见到表舅。”表舅是明德侯,明德侯是皇后的表兄。

“嗯……”皇后思忖了片刻,突然似是想到了什么,道:“我记得明德侯夫人进宫请安之时,身边带着大姑娘,如今,大姑娘是否定下了人家?”

太子妃面色一白,手指不由地死死掐住帕子,皇后的意思很明显,皇后欲与明德侯府联姻,争取明德侯的支持。

毕竟,太子如今和明德侯的关系,仅仅是表亲而已,要他人出力,得加大些筹码和力度。

一旦太子娶了凤大姑娘,恐怕她的级别不会太低,剩下的一名侧妃,恐怕要落在她的手里。

然而,太子妃还得面上带笑,作出一副温良贤淑的模样,笑道:“臣妾没听说呢。”

“锦良,你是个大度的。”皇后看了太子妃一眼,微微颔首。

太子妃勉强地笑了笑,她宁愿不戴这层假面具,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等到出了朝凤宫,太子心情明显不大好,太子妃走在他身侧,斜睨他一眼,忽然放缓了声音,以求听起来不那么有酸味,道:“昨儿太医来瞧,罗良媛,是喜脉。”

听见罗慕心怀孕的消息,太子脚步一顿,明显愣了一下。

东宫什么都好,就是子嗣薄了些,太子妃嫁给太子六年,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罢了,其他的宫妃生下孩儿数量不多,唯一的哥儿,还是个病秧子。

因此,罗慕心来的喜脉,格外地恰到好处。

但是,太子方才和皇后说话完毕,对阮家和罗家明显有了戒心,罗慕心又是个被逐出罗家的女儿,半点用处都无,太子实在对她欢喜不起来。

“那便有劳太子妃关照了。”太子冷漠地点了点头,并没提给罗慕心升分位之事。

“罗良媛怀的是殿下的孩子,臣妾必定会用心照看着,请殿下放心。”太子妃抿了抿嘴,将嘴角按了下去,不敢露出过多的喜色。

“嗯。”太子僵硬地点了点头,道,“今晚我晚些回来,去拜访凤世子。”

罗慕心等了好几天,都没等来太子的探视。

她不甘心地想着,明明她已经怀着太子的孩子,为何他却半分不关心?!

如今,罗慕心在重重的宫斗之间,已经知晓现实的残酷,收敛了原本想当然的作风,学会谨慎和低调。就在两个月前,她终于得了机会,重新获得太子的心,时来运转,怀了他的孩儿。

原本以为会一朝翻身,谁知又没了任何期望。

小桃儿送来安胎药,罗慕心冷笑了一声,十分平静地喝了,心道,太子妃自负聪明,再如何对付她,也不会在安胎药下毒。

她唯一担心的,便是那些以“姐妹”相称的各个妃嫔们。想到此,她心中倒生出一丝悔意来。

思绪不由地飘远,曾经的罗府姐妹们,早已成为她心中永远的回忆。

至少,罗慕英只会吓唬吓唬她,不会真做出伤人性命之事。

至少,罗慕玉只会笑着以牙还牙,不会做出真正毁坏姐妹声名之事。

罗慕可,大约只是小女孩的小心思,其实,算不得什么。

不过,这个想法只在她心中停留一瞬,便飞快过去了,罗慕心咬咬牙,她依然不会后悔自己所做之事,她一定要让罗家看看,她才是最尊贵的罗家女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