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尽量描述想象中的事物

2018-04-15 作者: 耿军
引导孩子尽量描述想象中的事物

想象力是对未知领域一种好奇心的反映,是“知识化的源泉”(爱因斯坦)。Www.Pinwenba.Com 吧它既能借助情感得以伸展,也能让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而表达又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一门艺术,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想象力同样也是表达教育的源泉。

孩子是最富想象力的,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未完全受到成人世界的条框约束,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可以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拘束去畅想。为了让孩子的想象之泉永不枯竭,我们有权利、更有义务保护好孩子的这份童真、想象力,以及让语言表达更富创意的探索心,并且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尽可能地描述出来。

案例

本来早就说好了,这个周末妈妈要带茜茜去动物园,可是茜茜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只能呆在家里生闷气。妈妈看见茜茜不高兴的样子,坐下来对她说:“茜茜,你说动物们白天被人参观,晚上它们会做什么呢?”

“当然是睡大觉呗。”茜茜嘟囔着。

“原来是这样啊,难道它们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吗……”妈妈“失望”地低下头。

茜茜看到妈妈“失望”的样子,便安慰妈妈:“我是说它们晚上九点以后才睡觉,动物园晚上七点就关门了,它们还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呢。”

“那你说它们会做什么呢?”妈妈显得很兴奋。

“这个……”茜茜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说话吞吐起来。

“它们总是被关在笼子里,一定很闷吧?”妈妈问道。

这一问,一下子打开了茜茜的话匣子:“不会,其实动物们白天是在工作,就和妈妈一样,晚上就下班了。下班后它们住在动物园的宿舍里,吃完饭就会互相串门。”

“可是有的动物是肉食的,很凶,它们会不会欺负弱小的动物呢?”妈妈问道。

“不会,表现得凶或者胆小是动物们的工作,下班后它们就不会这样了,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起散散步,一起下棋……”说着说着,茜茜欢快地笑。

“除了散步、下棋,它们还做什么?”爸爸又问。

“能做的事可多啦,大灰狼说话粗声粗气的,它肯定是请小鸟教它唱歌;乌龟动作太慢了,小鹿帮助它练习竞走……”

你瞧,这是一个想象力多么丰富的孩子啊,在妈妈的引导下,茜茜不但将动物园想成一个动物大乐园,还将想象的内容用说故事的方式说出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忍俊不禁。由此可见,充满创造性的想象,可以让孩子从不同视角认识这个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物,摇身一变成新奇、有趣的东西。让孩子的生活充满探索与冒险,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但是,光有想象力还是不够的,很多孩子想象力都很丰富,可就是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出来后与自己的想法有出入、枯燥无味,这是他们欠缺语言表达能力的缘故。因此,除了引导孩子去想象外,我们还要让他们表达想象,只有这样,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会同时提高,相互协调,这是训练好口才不可缺少的步骤。

1 让孩子独立去想

想要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先决条件是他们必须独立去想。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主动向大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不管孩子的想象对象是什么,想象范围有多大,我们都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只有当他们遇到障碍时,才适当进行引导。

2 为孩子讲故事

讲故事是最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方法之一,在孩子听故事时,不仅会将故事情节烙印在脑海中,还会根据听到的内容进一步想象,并且乐于主动复述故事或表达“新”内容,这对于培养他的语言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不同阶段的孩子,适合听的故事也是不一样的。两岁以下的孩子,故事内容最好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以形象的图画为主;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将听到的东西转为想象的形象,对故事的理解能力有了提高,故事内容可稍复杂一些。

在给孩子讲故事的同时,细节方面尽可能充分描述,帮助孩子形成具体的想象。当孩子比较熟悉某个故事后,可让他对故事进行复述,或用提问等方式让孩子参考原故事的叙述风格、语句结构等,编出另一个情节,比如《龟兔赛跑》,兔子输了以后又发生哪些故事,就是一个不错的素材。

3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想象不是空想,而是在大量生活经验的积累上发挥想象。比如,孩子形容月亮——像西瓜一样圆,那么在他脑海里就首先要有“西瓜”这样一个具体形象,以及这个词的读音,它们就是表象。表象积累得越多,孩子的想象素材就越多。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孩子认识到他周围的事物,还要经常让他们多与外界接触,多看、多说,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丰富生活经验,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象,最终将自己想象中的事物绘声绘色地说出来,让其他人也能感受得到。

4 认真回答孩子的提问

再平常的事情在孩子看来却蕴含着很多神奇之处,他们向大人提出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释放想象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作为想象的素材。只要可能,最好当场回答孩子的问题,并尽可能让他亲身体验,增加印象。如果确实无法立刻回答,也不能断然拒绝或敷衍,而是告诉孩子,他的问题非常好,为什么不一起找答案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