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启蒙老师

2018-04-15 作者: 耿军
父母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启蒙老师

家庭语言环境是激发孩子良好口才的因素之一,而在家庭中,对孩子口才培养起关键作用的是父母。Www.Pinwenba.Com 吧从孩子出生之日起,他们就像是一株萌发的小芽,“贪婪”地从父母那里汲取“营养”,学习成长中需要的一切本领。父母对孩子而言,就像一个启蒙老师。正因为如此,想要培养孩子的优秀口才,营造良好的口才氛围,首先需要父母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带好头。

案例

晶晶6岁了,在大人眼里,她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女孩,可是唯独有一样让大人很头痛,晶晶不太爱说话,特别是一到过年过节,家人一起团聚,兄弟姐妹们都能在大人面前大大方方地表演,只有晶晶一个人放不开,不是说着说着就卡壳了,就是扭扭捏捏,不愿开口。妈妈并没有让女儿成为“小演员”的想法,但至少希望女儿像别的孩子一样能说会道。

有一次,妈妈的公司举行年会,需要彩排,正赶上晶晶的幼儿园放寒假,妈妈带着晶晶一起去彩排现场,自己上台排练,让晶晶在台下等着。就这样,连着过了十几天。

开学后,晶晶的幼儿园举行开学晚会,班级里的小朋友半开玩笑地推选晶晶代表班级表演节目。妈妈听后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女儿根本不会表演,很快就会被撤下来的,因此并没有按照晶晶的要求去找老师。到了开晚会那一天,家长们也应邀参加,晶晶妈妈惊讶地发现,站在舞台上的女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害羞,相反,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词都比较流畅,节目表演很成功。

回家后,妈妈问晶晶:“你这是跟谁学的?表演得这么好?”晶晶不好意思地说:“这是跟妈妈学的,上次妈妈表演时我在底下看着,然后就学会了。”听到这里,妈妈意识到,女儿以前不是不会说、说不好,而是没有人引导她。从那时起,妈妈就有意识地在晶晶面前多说话,陪她一起背诗、朗诵……慢慢地,晶晶从不敢开口说话,逐渐变得能言善道。

晶晶在妈妈的启蒙下,慢慢地变得爱说话了,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不得不说,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能说会道的父母往往会有一个会表达的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的语言发育是一个连续的、有顺序的发展过程,而表达能力就是在语言发育中生成的。孩子在一岁半时会发出一些单音节,两岁时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三岁时开始学说复合句,这些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不能中断的过程,父母只有持续陪伴在孩子身边,才可能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但是,只有陪伴是不够的,孩子受到年龄、体力等条件限制,无法与外界发生直接联系,与他最亲密的就是父母了,想要学会说话,掌握说话的技巧,就只有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称父母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启蒙老师并不为过。

当然,父母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无法时时刻刻教孩子,但是并不是说父母此时没有履行“老师职能”,事实上,孩子具有强大的模仿力,他们非常喜欢模仿身边的人,父母就是孩子最早的、最愿意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正面的、积极的、文明的语言,孩子模仿后,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孩子良好表达能力的形成。

由此可见,孩子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如能进行正确的语言启蒙,与孩子进行恰当的交流和沟通,就能让孩子充分汲取到雨露与阳光,从肥沃的土壤破土而出,令孩子妙“语”生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