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刘文顺,从田野走上画坛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第十七章 刘文顺,从田野走上画坛

他站在暮雨潇潇的竹子前,背后,是他的旧作,前面,是他艺术的明天。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这位英俊文雅的青年画家,1972年出生于清苑县大魏村的一个农家小院。我初次相识他,是在十六年前,那时,我在魏村镇政府当党委副书记,常来往穿梭于他在大街上开的那个书店,看他那相貌那容颜,却怎么也想不到他能在当今的画坛上招惹人眼,然而,他的确是惹人眼目了,当我看到他那册《刘文顺国画作品选》时,我便愣愣地对他刮目相看。

我看他的《天马行空》,那双马凌云,气势磅礡,飞奔云间;品他的《潇潇暮雨洒江天》,心随画面,登时就沉迷于江南;看他的《蝉鸣紫云间》,那几朵灵透的牡丹,就把我的身心陶醉于花间;再看他的花鸟和农家风情画,一幅一幅,真是栩栩如生,清新淡远……虽不是大家之作,却鲜有自己独特的画技,透露于笔端……

在几次画展上,我都对他清新优雅的画作,多看几眼。后来,又和他攀谈,方知他的丹青之路,初始于少年。他自小喜爱画画,饱受本村民间艺人郭飞的熏染。慢慢学了些画技,便在农村画影壁,把丹青涂抹于农家门前。后来,他又学会了武术,在江湖浪迹多年。文武之道哪条最好?而立之年他苦抉择于心田。他想武道危险,文道能宁静致远,于是,他又弃武从文,冷屋子热板凳地苦修苦练。几度春阳,几度窗寒,他在乡野饱受阳光雨露,慢慢地,一棵好苗就独秀于田园。渐渐地,本村文人冯铸鑫,慧眼识珠,把他引荐到著名画家谭宝泉的画室前,于是,他就拜谭宝泉为师,刻苦习研。渐渐地,他从田园里拱出来,丹青涂抹的奇葩,才盛开在画苑。

他成功了,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大赛,获奖或入选,多幅作品被收藏在国家机构和朋友之间。其画作《国色天香春满园》,荣获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举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激情岁月金奖”;《一片清荷十里香》,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澄净意盛世艺术品中国书画大赛”优秀奖;《花开时节动京城》,在邢台市文联举办的中国百家百幅牡丹展中入选。这位从乡园里走上画坛的青年画家,现为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员,2009年,还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授予“建国六十周年中国书画艺术家”的头衔。不仅如此,他的传略及画作,还被载入多种画集,并在《燕赵都市报》报等省市级报刊上,慷慨面世,让人阅览。

他是个画坛新秀,和高手相比,其作还不免有点儿羞涩和腼腆,但他是一个谦虚好学的青年,为求上进,他从乡下的画室走出来,跑到天津,聆听郭增庆的教诲,细听画坛大师孙其峰师爷的言传。他孜孜以求,是想迈进更高的艺术门槛,在艺术的殿堂里,伸手去摘那顶艺术的桂冠。

他站在暮雨潇潇的竹子前,身后是他的旧作,前方,是他艺术的深远……

2011年11月14日《保定晚报》刊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