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桃乡神韵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第十三章 桃乡神韵

烟花三月下顺平,万顷桃花笑春风。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三踏园林留屐印,神往当年陶渊明。

每当烟花三月的时节,在“中国桃乡”顺平县,在那万顷桃花盛开的地方,都吸引着京、津、冀及周边的游客,来这里踏青、赏花……

我也很神迷这个桃乡。每到这县举办桃花节的时候,我都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领略一番桃乡的神韵……

说这桃乡有神韵,并不是因了伊祁山四周环绕着万顷桃园,花海泛波,花香袭人,而是这里的伊祁山是千古圣贤尧帝的出生地,流传着很多古老的传说。在伊祁山周围,有尧母洞、尧母峰、尧城、尧母祭天、大王子城等尧文化遗迹;有山清水秀的龙潭湖,清代民居王氏庄园,还有唐河漂流等修闲观光圣地……

“春回禹甸山河外,人在尧天舜日中。”千古尧地和秀美的山川,为这桃乡氤氲出一种浓厚而神秘的魅力。这魅力吸引我不断地前往桃乡,爽爽快快地神游一番,惬意一番。这里有尧文化沁润,圣地灵秀;这里山风清爽,山民纯朴;这里的桃花粉面含春、温柔娇媚,宛若你梦求的红颜玉女;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有一个神秘的桃花姑娘——想当年,唐朝诗人崔护,来这儿春游。他因酒后口干,见一个开着一扇木门的农家小院,一枝桃花伸出墙来,便进院讨水。一进院门,他忽然看见一个美貌的姑娘倚在桃树旁,显得十分娇艳可爱。他便向她讨水。那姑娘给了他一杯水,他喝完后,又要了一碗……连喝三碗后,他傻呆呆地瞅着那姑娘,很想与姑娘再说些什么,但因萍水相逢,羞于启齿,只好带书童退出门来,偷偷在墙上写了一首诗:双扇门儿单扇开,一枝桃花出墙来。今日始见嫦蛾面,一缕香风勾心怀。崔护没和那美貌的姑娘搭讪上,芳心犹存。第二年春天,他又带书童兴致勃勃来到这里,还想向那个美丽的姑娘讨水喝,不料,没了那个姑娘,只有双门紧闭。崔护久等不见,便在那姑娘门上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的这段诗情佳话,又给桃乡弥漫上一层美好的光晕。因此,这桃乡就更令人神往,更有一种诗情画意,更有一种深邃诱人的桃文化内涵了……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今年仲春,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在桃乡放歌,又把我们引来。我们乘车出顺平县城,从河口到伊祁山,再到鱼台,沿途近百里,农田中、山沟里、山坡上,处处是桃源……一片花海,满鼻馨香,欣赏着这偌大的世外桃源,处世忧愁,登时而去。此时此刻,那心,就惬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意里了……

我们回归到了大自然的怀抱,我们尽情的在桃林穿游、拍照,我们心清神爽地品味着闲逸人生……

透过花缝,见许多红男绿女,在桃林里嬉戏;一对对情侣,在桃林里相依相隈,潇洒浪漫地拥抱着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春天……

从桃林小陌出来,忽见一老农弯腰捡拾落花,我不禁问他:“你拾这干啥?”那老农道:“当药引子。我那女人得了一种怪病,我得了一个偏方,为她配药。”我怀疑地问:“这能行吗?”那老农说:“我听人们传说,这儿的风水好,桃花也神灵,这尧地长出来的桃花,好啊!所以,我就从北京的郊县跑来,寻拾这花瓣来了……”

我半信半疑地辞别了他,乘车到鱼台的农家乐饭屋里,见许多游客手拿桃木剑、桃木梳子把玩儿。我便问一位中年人,买这干啥?那人说,驱邪避恶保平安呀!听他这么说,我这才忽地想起,顺平县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桃花节了,当地的能工巧匠,变废为宝,他们以尧文化和桃文化为灵魂,用干桃木制作出300余种桃工艺品,为桃花节锦上添花……

“你看那桃花一朵朵开,映红了满天炽热的爱。古老的传说焕发出光彩,让我们一起飞向未来……”这是顺平县桃花节主题歌。歌声甜美荡耳,惹我陡升情思。我想,在这美丽的桃乡,古老的尧文化和新兴的桃文化融在一起,必将盛开出一朵朵吉祥幸福的花……

中国桃乡——顺平,祝你永远好花常开、好景常在……

2011年2月7日《保定日报》刊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