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曲逆河边寻“盘石”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第九章 曲逆河边寻“盘石”

绿树长廊,敞开遮阳大伞,我静静地坐在曲逆河边,低头看或缓或急的流水,抬头望远山古壑和峰恋。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小桥流水,奇石深潭,牛羊在山坡上吃草,鸟儿在空中呢喃,炊烟在村顶上袅袅,青山却静立无言。好一幅恬淡悠远、神奇自然的美好画面。此时此刻,我的身心,已回归到了自然。在这蜿蜒逶迤的太行深处,眼望着曲逆河边的盘古村,我思绪万千。相传,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把盘古村的历史,记载的很久很远……

我静静地坐在曲逆河边,思想的触须,朝历史的深处探源——曲逆河,今叫唐河,它发源于山西灵邱高氏山,千转百折,曲曲弯弯,以她柔韧清澈的乳汁,把这里的生灵,哺育了多少年?你看吧,在千古流淌的唐河中,有一砥柱中流,名叫分水山。这山不高,峰巅有庙,塑造着三位神像,相传能治百病,是盘古派生的名仙。山峰有一大洞,传说名冠华夏的盘古,就诞生在其间。登上主峰的平台,看巨大的盘石巍然屹立,古树苍藤,生于石缝间。抬眼远望峨峰耸翠,烟霞缭绕的山恋,低头下视,曲水环清,花团锦绣,绿野如画图一般。闭目享受这负阴抱阳,德合神明的气韵,自由地萌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这一带有山有水,有洞有涧,有谷有峪,有台有滩;有园有寨,有花有果,有禽有兽,还有百鸟儿盘旋……远古,今天,不由不使你神思飞扬,把天气玄黄、宇宙洪荒的意境,扑朔的亦真亦幻。你看吧,那神秘的雾霭山岚,润染出历史的风雨云烟。眼看这神奇的意象,不由不使你遥想,自然把地老天荒时的盘古,幻化到眼前。莫非,这真是盘古诞生的地方?要不,那盘古村的名字,距今为何那么遥远?带着这些疑问,我不禁暗问大诗人屈原,在你的著名诗篇《天问》里,怎么也没给人一个圆满的答案?

沁人的山风,把我的思绪吹远。随游人走向稻田的小陌,让记忆在我们的脚下蔓延。弯腰摘几束野花,咬一根狗尾草,捉一个蟋蟀,让银翅拍响“外婆的澎湖湾”。让思绪的网绳,拽回那鲜灵灵的小鱼小虾,和那光屁股下河戏耍的童年……

走过小桥,来到险滩。躲进芦苇丛,更换了泳裤,我一展当年的心愿。在没顶的激流中,如鱼般冲浪向前。几次冲浪,几次游潜,而后闲坐在水中的巨石上,让朋友拍一张小照,留作纪念。此时此刻,陡作即兴诗篇:唐河水清入中流,性情不减少年游。小坐仙石抬望眼,心静神爽慢白头。

就这样享受着野山野水的惬意,身心融进天然的山水之间。从水中出来,有朋友说,前面有一片宽阔平缓的水面。乘树荫,沿小路,穿过几片玉米地,趟过几块山药田,左转右拐,忽见有一百米宽的镜面,有山石错落阻挡,流水落成瀑布景观。好一道山水,登时陶醉了我们的心田。我们脱掉鞋袜,趟水做在石上,一任透明的河水,把我们的脚丫洗涮。闲看小鱼小虾,自由自在地游弋在我们的眼前……

不知不觉地,时光催出了缕缕炊烟。疑心是农家做饭,细看是游人的烧烤,快乐地自做着野餐。那炊烟催促着我们,走向不远的农家饭店。看一沟渠,清流潺潺,围绕着我们,默默地递送着软语和温婉。我们对水把酒,把这美好的山水,饮进心田……

吃过饭,我们又登上北面的小山。山顶上,是一片平阔的草原。大麦草,狗尾草迎山风泛着绿浪,山菊花颔首向我们展露笑颜。我醉卧在花草丛中,看飘飞的白云,远了又近,近了又远。把牵牛花含在嘴里,嘀嘀嗒嗒吹出了一个流金淌银的秋天……

这就是我闲游顺平盘古村的情感。我曾和我的文友们,两次来这里陶冶、净化烦乱的心田。这里,虽不比名山大川,但它清新秀丽,山也自然,水也自然……

哦,古韵,新颜……盘古啊,你经历了沧海桑田,如今,你已走向“富有”,在这深深地大山里,演变成一幅最美的画卷……

2010年11月8日《保定日报》刊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