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附:哭母祭文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第二十一章 附:哭母祭文

●樊新旺 田纪英 编词

●陆亚茹演唱

谨以此唱词,请著名西河大鼓演唱家陆亚茹,在我母亲灵前,说唱给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暨全村父老乡亲们……

(白):老母恩重如山

一生苦辣酸甜

而今飘然仙逝

儿女痛断心肝

下面,我替史太君的儿女们,说一段《哭母祭文》:

咱说贤良来道贤良,

不知贤良出在哪一方。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保定城南有个清苑县,

清苑县西边儿有个白团乡。

白团西边儿五里地,

有一个村名曹家庄。

有一人姓樊叫樊会,

娶妻史氏非常的贤良。

自从那史太太来到樊家门上,

家中贫穷,缺衣又少粮。

老太太,进得门来整家业,

他们夫妻志同道合,

白天晚上晚上白天日夜奔忙。

起五更睡半夜不怕热不怕冷不怕严霜。

对她的公婆非常地孝敬,

那妯娌弟兄和睦商量。

常言说,人的心好命也好,

就怕心好命不强。

老太太生来性情豪爽,

哪一家大事小情她都得帮忙。

好心惊动天和地,

老太太,先后生下四个儿子和一个姑娘。

那时候,咱们中国刚刚解放,

国贫民穷,缺衣又少粮。

孩子们,冬天穿着破棉袄,

夏天穿着单衣裳。

老太太,做饭时没有半碗米,

盛碗稠的给儿子和姑娘,

老太太,剩下糨的她就吃碗饭,

剩下稀的她就喝碗汤。

那稀的糨的没有剩下,

老太太,煞煞腰带睡在了炕上。

儿子长大就要娶妻来生子,

可让那太太着了忙。

没有钱财把砖买,

怎么给儿们盖新房。

为了节省她就把那办法想,

这才烧窑盖新房。

烧窑时,又怕阴天又怕下雨,

苫盖不够盼太阳。

老太太,她烧了青红窑两个,

她为儿子修盖房。

儿女们长大她就操持家业,

为他们取妻生子费尽心肠。

老太太,盼星星盼月亮,

终于盼来好时光。

邓小平改革开了放,

好日子一天比着一天强。

那四个儿子,两个在家两个在外,

比着劲儿地孝敬老娘。

在家的,他们一日三餐前去看望;

在外的,星期礼拜,回奔家乡看望老娘。

老娘听到外边有机动车一响,

就知道儿子们回家看娘。

老太太开门一看呐,果然是儿子儿媳前来看望;

又一看呐,携带的东西真不少,一样比着一样强。

有山珍,有海味,鸡鸭鱼肉山楂果品就在里边儿装。

儿子们一见老娘问寒问暖,

儿媳们这才开了腔:

老娘啊(白),今天我们回来啦,您别做饭啦,

吃什饭儿媳我马上下厨房。

老娘啊,你爱吃稠的多搁面,

你爱吃稀的我多添汤。

你爱吃酸的多搁醋,

爱吃辣的多搁姜。

爱吃甜的多放蜂蜜,

嫌蜜不甜再加白糖。

老太太一见心花开放,

看起来,我养儿得济养女沾上了光。

老太太更开朗,

样样歌曲唱得挺强。

常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

老太太出门面带笑光。

儿子们,盼着老娘益寿延年享清福,

不料想,天有阴晴人有祸福和灾殃。

老太太,她在上房得了病,

儿女们一见全都吓得惊慌。

他们马上找车辆,带着老娘去医院,

求医问药,四处奔忙。

花多少钱哪,我们都不怕,

只要我的老娘身体复康。

实指望让老娘身体好,

继续享受儿孙满堂。

不料想,诊断结果真是令人失望,

就好像晴天霹雷雪上加霜。

一听老娘得了不治之症,

儿女们,纵有回天之力,也难让老娘活在世上。

儿女们一听,心如刀绞,

怎不叫儿女们痛断肝肠。

这样的病情,还不能对着亲生的娘讲,

怕老娘听此事命不久长。

儿女们,在母亲面前强语欢笑,

劝老娘,不久就会身体复康。

谁料想,病情一天比着一天加重,

儿女们茶不思饭不想泪流心房。

虽然是,四处求医问药盼着老娘好,

也无法让老娘病好离床。

就是那大罗的神仙也难把母亲的病治好,

老娘她与世长辞奔了望乡。

儿女们一见哭天喊地,

恨不得叫娘重回世上。

儿女们哭得肝肠断,

怎么叫娘老娘也不搭腔。

老娘啊,咱们居家再不能够见面,

再不能全家吃饭一个桌上。

再不能,听那老娘亲言教导,

再不能,穿那母亲老娘做的衣裳。

再不能,吃那母亲老娘做的饭,

再不能听那老娘来歌唱。

老娘的恩情如山重,

今生今世儿女难报偿。

老娘安然离开了人世,

怎不叫儿女痛断肝肠?

儿女们哭得喉咙哑;

只哭得太阳无了光。

只哭得树木乱摆动,

大罗的神仙们难回天堂。

只哭得飞鸟麻了翅,

啪哒啪哒地掉在地当央。

只哭得学生们难把书来念,

只哭得姑娘难梳妆。

乡亲们听此言全来吊唁,

乡亲们,一个个多么样地悲伤。

只哭得乡亲们全都落泪,

泪珠儿,滴滴点点、点点滴滴、

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呀,湿透了衣裳。

老娘的恩情如山重,

今生今世,报答不了生身的老娘。

为把老娘的丧事办好,

乡亲们,扔掉一切全都来帮忙。

儿女们说,老娘一生一世含辛茹苦,

他们要穷埋父亲富埋娘。

请来了歌舞把舞跳,

请来了说书的在灵堂。

请来了唱戏的把戏唱,

请来了铜鼓洋号阵容强。

请来了锁呐高手在灵前吹唱,

悲悲凉凉洒村庄。

到晚上,又放焰花又放炮仗,

那星星月亮,也垂着泪珠儿朝下观赏。

秧歌队,在灵前就把秧歌扭,

只因为老娘生前爱那一行。

又请来佛教把经念,

让老娘,金银桥上上了天堂。

老娘生前的喜好,儿女们全办到,

望老娘,含笑九泉幸福慈祥。

望老娘,在天之灵把儿女们保佑,

保佑着儿女子孙幸福满堂。

2004年3月26日泪草于故乡

原载《天歌》2004年特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