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四 生活,是文学生存的厚土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序四 生活,是文学生存的厚土

齐雪冬

一位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作家,首先必须拥有丰厚的生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伟大作品。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谁占有了丰厚独特的生活,谁就能写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精品力作来。

作家樊新旺,之所以能写出像《村架传说》这样的佳作,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厚土里,结合他文学的情种,才能开出绚烂的奇葩。和新旺兄相识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了,那还是我在晚报副刊部工作的时候,编过他《夫妻夜话》系列作品,对他的作品感觉是不藏污,不媚俗,虽是身边的事,却反映着中国的大背景。

新旺兄半生与文学情缘,至今仍在纯文学的精神田园里守望与凝视。这位出生农民家庭的作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破格选调到县文联后,就死死地坚守纯文学的创作。当世俗的浊气把文学这方神圣的净土污染,他还用纯文学清秀于文坛。当那些大作家们从纯净的文学天地走向商业化、世俗化之后,当一些美女群而效之用裸体糟蹋艺术的时候,当一些流行派从网上乱搜乱编随意拼凑文字的时候,当那些“呓语派”们把诗歌写死的时候,当许多文人弃文而逃,从文道改走商道或官道的时候,他不为浊气所动,不为俗风而摇。还一如既往地充当纯文学的守护者。他身心潜伏在生活的深处,真正认识生活,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写出有生活质感、有审美价值、有思想力量、有社会意义、深受大众欢迎的好作品,以此来应对俗文学对世风的冲击。

新旺兄为何能写出深受大众欢迎的好作品呢?我想这既和他从小喜爱文学有关,更和他出身农民相连。他爱人原先是个农民,夫妻俩曾在乡下田园牧歌般生活了20年,对农村生活体会和感悟颇深,这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河北大学作家班毕业后,他又走出“彼得堡”,到乡镇为官,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对农民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他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完成近百篇深刻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夫妻夜话》系列作品之后,又接连写出了农村中篇小说三部曲——《村景》、《村架传说》和《天下村电》。这些关注新时期老百姓火热生活的现实主义农村题材作品,不仅受到广大农村读者的喜爱,还得到普通市民乃至文学界的一致好评。

谈到他为何“逆潮流”而坚持写这些纯文学乡土作品时,他动情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为农民们呐喊!”从生活的厚土里吸取营养,创作出来的作品,才真实、鲜活和灵动,才能引起大家的热切关注。从他在上世纪末引起轰动的系列散文《夫妻夜话》到大家争相阅读的精品力作《村架传说》,我们不难看出,是火热的农村生活,造就了他这些纯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的生命力,是生存在他浓厚的乡土之中的。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一样。相反,那些严重脱离生活,一味胡编乱造的东西,一经面世,很快就会在读者的唾弃之中死亡。像有的娃娃作家们,为迎合那些稚气未消的青少年而瞎编乱造,那些作品,即便一时盛行,钱赚的钵满盆流,但最终能给社会和人民留下些什么呢?

不计得与失,不为权钱诱,站在生活的厚土上,坚守和捍卫纯文学的创作,其作品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这,便是新旺兄三十年恪守的纯文学之路。

原载2011年8月13日《保定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