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崔文升的泻药

2018-04-15 作者: 徐文钦
6 崔文升的泻药

八月十四日清晨,紫禁城内,狂风骤起,大雨如注,满地是被狂风折落的树枝树叶。Www.Pinwenba.Com 吧乾清宫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宫女慌慌张张跑出来,向雨幕里冲去。这名女子七拐八折跑到启德宫。郑贵妃此时刚刚起床,两个宫娥正在为她梳头,头上刚打了一个髻,簪子还没有插上去。就见那女子脸色蜡黄,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娘娘,不好了!皇上,皇上昏过去了!”说完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郑贵妃一愣,那宫女惊魂稍定、哽哽咽咽地说:“皇上夜晚和我们八个人……今早醒来,就见他口吐白沫,四肢平伸,喊也喊不应。我们也不识得别人,只好来喊娘娘了。皇上若一旦有个好歹,娘娘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郑贵妃的脸上掠过一丝奸笑,心中暗想:上苍有眼,赐我良机,何不就此送他一命归天。自古以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在此生死存亡之际,若要保住性命,非下毒手不可!虽说不能让我的儿子常洵夺回皇位,但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才16岁。其生母王皇后和嫡母郭皇后皆在九泉之下。朱常洛死了,小娃娃朱由校即位,李选侍就可以以皇上年幼为理由,垂帘听政。而李选侍曾受恩予我,对我忠于耿耿,岂会不封我为太皇太后?这样以来,这大明江山便重新操于我的手中了!

想到这里,她忙吩咐人:“传崔文升!”

崔文升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御药房主管。“司礼监秉笔太监”本是明朝宦官机构的最高权利机构司礼临的副职,或者说是二把手。崔文升是明朝权力仅次于皇帝的司礼监的二把手,并分管御药房。属于几万名太监中的佼佼者。御药房是明朝宦官机构名,位于故宫东侧的南三所以东,太医院后院,掌御用药饵,与太医院官相表里,有提督太监正副各一人及近侍、医官等。崔文升年纪约三十五六。祖上为江湖郎中。文升十四岁那年,父亲因造假药吃了官司,母亲一惊之下,得了一场重病,不几个月就谢世而去。文升一人四处流浪,被庞保发现,带进宫来。郑贵妃看他少年俊秀,通医道,便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做了贴身太监。如今,自己的贴身太监庞保和刘成俱都死去,只剩下这个崔文升最为贴心。

崔文升奉命赶来后,郑贵妃忙屏退左右,并让人把那个前来报信的美女带到西偏房。这才压低声音,如此这般地吩咐崔文升一通。

崔文升点头应是,并道:“娘娘且放心,奴才心里有底!”

郑贵妃在崔文升脸上亲了一口,并赏赐他大量黄金,然后,去西偏房叫上那个美女,各自带了把油纸伞,径往乾清宫而来。

郑贵妃带着崔文升进去。只见朱常洛躺在床上,处于半昏迷状态。八个女子或坐或站,抽抽嗒嗒地哭个不停。郑贵妃就要让崔文升上前查病。

几个御前太监拦阻道:“圣上患病,非御医不能诊视!”

郑贵妃忙冲旁边的递了一个眼色。李选侍心里明白,走近御床,冲那几名太监瞪起了眼睛:“皇上病得如此厉害,还分什么内医御医!”就把崔文升叫过来,给皇上查病。

几个太监不敢分辩,只得磕头赔罪。

崔文升佯作认真地给朱常洛把完脉,试完体温,起身道:“皇上病情甚重。用下这剂药观观效果吧!”说着就去肩上的囊里掏出药,交与一个身旁宫女。

不大功夫,宫女将药煎好端来。李选侍和郑贵妃把朱常洛扶起,朱常洛此时还是昏迷不醒,崔文升用一根象牙签子,把朱常洛的牙齿撬开,从宫女端的药碗里,舀起一匙药。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首辅方从哲和两个御医走了进来。

方从哲问:“你给皇上下的什么药?”

“万岁爷是邪热内蕴,肚腹郁结,应服泻药,我开的是大黄、石膏等通利药。”只见崔文升舀起一匙先自己喝下,然后又用那根象牙签子撬开朱常洛的嘴,一匙一匙给朱常洛喂下。

看着在场的郑贵妃和李选侍,王安、首辅方从哲和两个御医虽然有担心,却也不好说什么。

不久,朱常洛双眼微睁,两手撑床,要爬起来。

“水……水……给我……水!”李选侍忙把水端到朱常洛嘴边。朱常洛竟“咕咚咕咚”一气喝个净尽。喝完水,朱常洛说话时口齿已经很清晰:“什么时辰了?”

“正午了,皇上可要用午膳?”李选侍问。

工夫不大,午膳摆上。

朱常洛吃过不久,就觉得肠胃蠕动,疼痛难忍,要大解。

一宫女忙把一只景泰蓝便盆端至御床下,款了他的腰带,又搀他蹲下。那大便却尽是稀的,喷射而出,溅了宫女一身。

朱常洛这一大解,一发不可收,过一小会儿便要解一次,从正午一直闹腾到次日天亮,连泻三四十次。

当时,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原皇太子妃郭氏两家外戚都认为朱常洛突然腹泻其中必有阴谋,他们一齐赶到宫中来,看望朱常洛。然后走遍各个衙门,求见所有官员。每遇见一位朝臣,他们都声泪俱下地诉说、抱怨宫中对朱常洛的安全禁卫太松懈了,无论如何不该将郑贵妃的心腹安置到朱常洛身边。还直接说:“皇上这次一病不起,全是由于崔文升的药所致。崔文升并非失误下错了药,而是郑贵妃和李选侍他们包藏祸心,事先安排好的。”

廷臣们都很同情两家皇亲,同时也感到事态严重。

这一天,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眼见朱常洛病危,不知何故,急得团团转。也走出乾清宫,来到内阁与六部九卿官员面前,哭诉朱常洛病危之情。

八月十五日。方从哲接到了朱常洛召他进宫安排顾命事宜的圣旨。王安称新皇帝病急乱投医,昨天竟擅自斥退御医,而请不懂医术的内医看病。崔文升开了一个方子,皇帝吃后大泻不止,一个晚上跑了三四十趟茅房……王安称朱常洛已昏迷不醒,急请内阁想想办法。

方从哲看了公函,二话不说,带着阁臣们赶往太和门。当方从哲带着阁臣们赶到太和门时,内廷已经乱成了一团,朱常洛昏迷不醒,阁臣们紧张地等待太医的诊断结果。

半晌,领班的老御医私下向方从哲透露说:“皇帝的病不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皇上精损过重,太医们一直给皇上服用一些固精建中的药物。这类药物药力来得缓慢,皇上埋怨这些药没有效果,便滥用泻药,搞得我们花了几个月来调治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皇上是否还有救?”

老太医叹了口气,说:“如果不再乱用庸医,只以充血生精之药来调理,还是有望的,只怕……”

方从哲赶紧说:“我马上进宫劝谏,请皇上按太医院的医案调养。”

话音刚落,只听太和门里一声传呼:“皇上急召首辅入宫。”

方从哲火速进了乾清宫,来到皇帝榻前。朱常洛伸出有些颤抖的手握住方从哲,讲了一些遗嘱之类的话后便大骂太医院的庸医。方从哲立即建议广召名医。

朱常洛病情加重的消息传到外廷,朝内人言纷纷。凡是听说的人都神情惊惧,一致说崔文升误下泻药,居心叵测,背后是受郑贵妃直接指使的,是一场阴谋。

在内阁会议上,礼部侍郎孙如游一针见血地说:“只因郑贵妃没有当上皇太后,就授意崔文升加害皇上,以泄私愤,以保自身,天理国法难容!”

给事中杨涟满怀激情地说:“郑贵妃害怕老账新账一起算,竟敢下此毒手,此乃最毒妇人心也!崔文升贪财害主,罪不容诛!一个奸妃,一个奸臣,相互勾结,谋害天子,不凌迟不足以平臣民之愤!”

东林官员兵科给事中杨涟、浙江道御史左光斗认为郑贵妃应该立即搬出乾清宫,为了切断她与李选侍之间的联系,就严格限制她的活动范围。

首辅方从哲见群情激昂,生怕把事态扩大,不好收拾。他就以折中的态度调和说:“司礼监王安所言之内情,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此事非同小可,若无真凭实据,决不可早作结论,望众位大人慎之又慎。郑贵妃乃先帝之宠妃,还谈不上国法从事。可以让郑贵妃移居慈宁宫,以切断他与李选侍的联络。”

众大臣听罢,思忖片刻,觉得方从哲言之有理,立刻联名上疏,奏请郑贵妃移出乾清宫。

接着,东林党人便站出来要求惩办崔文升。给事中杨涟写本奏道:“奸臣崔文升,明知医理,竟敢把皇帝之龙体当作摧残之身躯,实乃罪大恶极!崔文升知晓医理,理应做到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皇帝身患重病,日理万机,龙体正宜清补。奸阉崔文升却反其道而行之,竟然连下泻药,居心何在?崔贼是受人指使?或是误投药方?崔奸昔日不曾有用药谬误之事,今日却用泻药暗害天子,其中定有阴谋。若是无心之误,为何一误再误?可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依理依法,均应将崔文升逮送三法司究治问罪,揪出幕后元凶,以儆奸臣!”

光宗皇帝朱常洛抱病阅罢此疏,认定杨涟是个忠臣。即命司礼监王安,宣召杨涟与阁臣方从哲、叶向高、刘一焜、韩爌、朱国桢及六部尚书进宫。

众大臣闻旨,都替杨涟暗捏了一把汗,担心他弹劾崔文升之奏疏,得罪了皇帝,将遭到面斥与惩罚。

杨涟却问心无愧,感到自己光明磊落,毫无畏惧之色,坦然入谒朱常洛。众大臣鱼贯进入乾清宫西暖阁,成排地跪在龙床面前请安。

朱常洛斜靠在龙床之上,命众大臣平身。朱常洛用黄龙绣被盖住下身,展开龙目注视杨涟。他见杨涟魁梧雄壮,满脸正气,不卑不亢,不觉龙心暗喜。皇帝注视杨涟片刻,才面向众大臣,降谕道:“朕重病在床,头目眩晕,身体软弱,不能动履。凡属国家大事,暂劳众位爱卿多多费心。朕当加意调理,待有起色,便可视朝!”众大臣闻旨,略略放心,纷纷安慰皇帝保重龙体,勿忧国事。

杨涟目光炯炯地奏道:“皇上操劳过度,龙体违和,正宜滋补颐养,忌服泻药。”

朱常洛点头称是,并提拔杨涟,降谕道:“杨爱卿言之有理,朕已停服泻药了。众位爱卿皆可放心。朕追念先帝病危之时,杨爱卿促朕闯宫请安以尽孝。杨爱卿敢于奏惩崔文升以尽忠。如此忠孝之臣,不可不委以重任,朕特加封杨涟为都察院御史!”

杨涟闻旨,当即跪伏谢恩。

众大臣纷纷赞扬光宗皇帝任人唯贤,慧眼识忠臣。

八月十六日,原是朱常洛亲朝的日子,因为病重起不来,下令免朝。

内阁首辅方从哲等人赴宫门候安,说:“圣体尚未康复,我们希望您能清心寡欲,以葆元气。”

朱常洛降旨:“因为腹泻,朕几夜不能睡,每次食粥不满一碗,现在,我感觉头目眩晕,四肢软弱,不能动身。

得知朱常洛的病况,加上新天子朱常洛在登基后依然偏居慈庆宫,这极不正常。大臣们围绕朱常洛的身体健康和郑贵妃的移宫问题议论纷纷,斗争开始激化起来。

此时,最急切的是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给事中杨涟和御史左光斗。郑贵妃所献的八名美女两三天就将朱常洛整病了,不久,又发生了崔文升进泻药事件,朱常洛给整得一病不起。愤怒至极的大臣在杨涟、左光斗的牵头下,他们直接向郑贵妃的家人施加压力。

八月二十日,在大臣们的要求下,朱常洛顺手推舟,收回了封郑贵妃为皇太后的成命。

周嘉谟派人把郑贵妃的侄儿郑养性(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已经在梃击案中被逐出京师)叫来,向他晓以利害:“你快快去告诉郑娘娘,赶快迁出乾清宫才是知趣,否则惹出麻烦,后悔可就晚了!”

于是,郑贵妃的侄子郑养性请求收回封郑贵妃为皇太后的命令,朱常洛准旨。

刑部主事孙朝肃、徐世仪、御史宋宗周等乘势而起,上书方从哲,指斥他误用崔文升,说朱常洛大病不起,是由于服用泻药的缘故,斗争的目标,随着郑贵妃的移宫和停封,而转移到方从哲身上。方从哲,字中涵,祖籍浙江德清,家于京师,人称其为“浙党”。他是万历十一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万历四十三年迄泰昌元年十二月,连任内阁首辅。他的性情柔弱,温柔不敢断,为相期间,无所建树,声名狼藉,是当时东林党的主要攻敌之一。朱常洛刚继位时,遵从万历皇帝的遗诏,命方从哲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廷臣群起反对,而方从哲则时刻想促成这件事,引起东林派大臣及其他大臣的极大不满。现在,朱常洛同意收回封郑的诏令,这在方从哲看来,自然也是自己的失败。他凭借多年的政治斗争经验,十分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妙。从此,方从哲更加小心翼翼地讨好朱常洛。

在大臣们的压力之下,郑贵妃感觉势单力孤,生怕大祸临头,只得搬出乾清宫,移居慈宁宫。这样,这位已经即位了好多天的新天子朱常洛,才得以住进了中宫乾清宫。

郑贵妃搬出乾清宫,意味着郑贵妃时代的终结。这样,郑贵妃要求封皇后进而晋身皇太后的愿望落空了。这个变化对李选侍也很不利,使她开始感到孤立。因为她们二人是皇宫中的政治同盟者。

但是,郑贵妃在移宫之时,竟把心腹太监李进忠留给皇帝之宠妃李选侍,有意安下一颗钉子。她这步棋下得非常阴毒,竟让明朝江山被李进忠(进宫时叫李进忠,本姓魏,天启皇帝朱由样即位后改名魏忠贤,也就是后来一手遮天的九千岁)搅得濒临灭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