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进城前后——陈毅严格要求自己的故事

2018-04-15 作者: 林阿绵
第二十二章 进城前后——陈毅严格要求自己的故事

解放大军进上海的前夕,有一天,在野战军司令部门口,陈毅遇到一位准备去上海工作的军管干部,就在一起聊了起来。Www.Pinwenba.Com 吧陈毅问他:“你进城的准备怎样了?”对方很自信地回答:“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陈毅又问:“你对入城守则都掌握了吗?”那个干部说:“我都能背下来了。”陈毅马上严肃地指出:“光会背条文是不行的,要化为行动才行。”接着陈毅又问他:“入城守则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这位同志接连背了几条。陈毅笑笑说:“条文你背的很熟,但它的精神实质还没有完全理解。”于是陈毅给这个干部讲了“入城守则”的精神实质,特别强调了维护群众利益的道理,使这个干部深受教育。陈毅最后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维护群众利益是我们对群众最好的见面礼。”

解放大军进入上海之后,中央任命陈毅为上海市长,当时由于国民党的破坏,上海经济发生了很大困难,党号召全市人民增产节约,精简机构。

有一天,陈毅同志很不高兴地把保卫部门的领导同志找来,批评他们为什么不遵照自己的意见办。原来陈毅表示要把警卫班从十几个减少到五、六个人。但是保卫部门考虑到上海刚刚解放,敌情比较严重,便没有这样做。他们向陈毅解释道:“陈总,这是为了您的安全考虑。”陈毅马上用四川话特有的高亢有力的音调说:“要为**事业考虑,不要为我个人安全考虑。”一位负责同志接上去说:“为陈总安全考虑,正是为全党事业考虑。”平时善于讲话的陈毅同志一时感到难以回答,他只好转过身子更换了一种强硬的口气说:“不管你们怎样说,反正保卫人员一定要精简。”最后,他以司令员身份下了命令,警卫班只留下五、六个人。

上海解放后的第一个冬天,陈毅的父母双亲从四川来到上海探望儿子。两位老人的衣服比较单薄,就向陈毅身边一位姓赵的工作人员反映了一下,希望做一件轻一点的皮袄。赵同志把老人的意思转告了陈毅,陈毅思忖了一下,对赵同志说:“把我在战争年代穿的老羊皮袄改一改,请老人家穿吧!”赵同志说:“两位老人都七十多岁了,老羊皮袄太重,穿着太不方便,还是做两件新的吧。”他们正在商量的时候,两位老人家听见了,从屋里走出来,高兴的讲道:“仲弘(陈毅的字)不花公家一文钱,不是轻裘也挡寒。”陈毅知道父母能体谅自己,很高兴地说:“我是人民的市长,不是旧社会的官老爷。我说句话,批个条都要对人民负责,不能假公济私,滥用职权,浪费国家财产。”

过了不久,陈毅的岳父也来到上海看望女婿和女儿。

这一天,陈毅对夫人张茜说:“现在国家实行供给制,咱们吃的,用的都有规定,父亲如果住久了,就要多花钱,影响国家开支,你还是动员他早些回家吧。”

当张茜动员父亲回家时,老人却想不通。心想,自己的女婿是一市之长,我从汉口到这里才住几天,吃几顿饭都不行?老人家执意不肯回去。

于是陈毅就亲自和老人家谈话,做耐心的说服工作。告诉他,**和国民党根本不同,**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和国民党的官老爷不一样,越是地位高,越要带头执行政策。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才能建设好,革命事业才有希望。

听着女婿的劝告,老人思想渐渐开窍了。他来到上海后,就听说**号召大家增产节约,精简机构,共同克服困难。老人家亲眼看到:女婿工作这么忙,但只使用一部车,还是在工作时间使用,小孩上学或者亲属出门买东西是绝对不使用的。老人家又想到女婿穿的那件大衣,又旧又破也不舍得扔掉,拿到店铺去补了补照样穿。老人家越想越感慨,越琢磨越觉得女儿女婿讲得有道理。世道真的大变样了,**真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家啊!我怎么能不支持他们呢?他思想终于开了窍,高高兴兴地回汉口去了。

有一次,陈毅陪着一些外国贵宾参观刚刚解放的上海,他们来到一座寺院,随行的一位中国摄影记者,为了摄取镜头,正兴冲冲地往一张供桌上爬,冷不防给抢上前来的陈毅拽了下来。这位记者一时晕头转向,眼巴巴地望着陈毅,不知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等外宾走过去了,陈毅才把记者拉到身边,悄悄地问:“同志哥,你脑子开窍了没有?人家那是神圣的祭坛,你大模大样地爬上去照像,外宾会怎么想?老和尚要是来问我陈毅还懂不懂宗教政策,我如何回他呀?”那个记者深受感动,想不到仅一步之间,竟关系到党的政策的大事哩。

陈毅进城前后的故事是很多的,就象晚上晴空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永远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