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明说“团子”

2018-04-15 作者: 薛理勇
第四章 清明说“团子”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但从文明的角度讲,汉字起源于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帝都全部设在北方,古人视中原为“中国”,中原以外的地区就是“蛮夷之地”,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在讲述历史时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叙述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阴阳历的国家,在《礼记·月令》中就已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夏至”、“惊蛰”等词的出现,而且明确表明是历法中指的特定的日期,并有特定的活动。但是后来的“二十四节候”之名,大概有一半不见于《礼记·月令》以及当时其他古籍的记录,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二十四节候名称的全部出现是在汉代或更晚一些时候,其中就包括“清明”,在此之前其节日的名称尚未出现,更谈不上节日的风俗和活动了。

《荆楚岁时记》是中国最早记录岁事风俗的著作,刊印于南朝,从书名中可以知道,该书以记录长江流域的“荆楚”风俗为主,其中于“清明”所在的二月至三月是这样写的: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寒食:挑菜、斗鸡、镂鸡子、斗鸡子。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是日,取鼠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

作者并没有提到农历二月、三月间最重要的节日——清明。“鼠曲”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六·鼠曲草》,又叫做米曲、鼠耳、佛耳草、无心草、香茅、黄蒿、茸母等。李时珍释:“曲,言其花黄如曲(麯)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形如鼠耳,又有白毛蒙茸似之,故北人呼为茸母;佛耳,则鼠耳之讹也。今淮人呼为毛耳朵,则香茅之茅,似当作毛。”鼠曲草只是一种野草,我也不知这种草是一种什么草。《本草纲目》也引用了《荆楚岁时记》的全文,李时珍加了注:“音板,米饼也。”我将上引《荆楚岁时记》译为白话:

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必定风雨交加,叫做“寒食”,开始禁火三天,还要做饴糖,烧大麦粥。寒食期间,人们外出挑野菜,还会斗鸡,并在鸡蛋上绘画,进行比赛。三月三日是节日,老百姓都会到水边,把杯子放到水中随波逐流,用杯子饮水,还采摘一种鼠曲草,榨取其汁,加蜜糖与米粉相拌做成米饼,叫做“龙舌”,吃了可以预防季节性流行病。

现代出版的不少辞书和著作中,往往把“寒日”与“清明”混为一谈,说“寒日”就是“清明”。二十四节候是阳历的概念,原则上就是把一年的天数二十四等分,以365.25÷24≈15.2(天),即一个节候与一个节候之间约为15.2天。冬至后有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是第七个节候,以15.2×7≈106.5(天)。显然,冬至后的第“一百五日”并不是“清明”,而是清明前的一二天。可见,寒食并不等同清明,但从寒食开始禁火三天,清明的风俗和活动属于“寒食风俗”。

《荆楚岁时记》并没有提到“清明”一词,但隋朝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注》却提到了“清明”,并较详细地记录了寒日和清明的风俗,文章稍长,抄录部分如下:

按: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之,则雨雹伤田。陆翙《邺中记》曰:“寒食三日,为醴酪,又煮糯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玉烛宝典》曰:“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沃之。”孙楚《祭子推文》云:“黍饭一盘,醴酪二盂,清泉甘水,充君之厨。”今寒食有杏酪、麦粥,即其事也。旧俗以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后汉周举为并州刺史,移书于介推庙,云:“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谓冬至后一百四日、一百五日、一百六日也。《琴操》曰:“晋文公与介子绥俱亡,子绥割股肉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绥独无所得,子绥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这些著录虽有差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寒食禁火风俗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介子推。晋文公重耳的长相很特别,所谓“重耳”就是耳朵重叠,大概就是今人所谓的“小耳朵”,即耳朵边上又长一似耳朵的赘肉:他还是骈胸,即胸前的肋骨长成一大块,此种现象从未发现过,我认为应该是“畸胸”,即今日所谓的“鸡胸”。他父亲死后,按理他应该继承王位,但是受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排挤而被迫流亡海外。有不少他父亲的旧臣也随他流亡,其中就有介子推。重耳在流亡期间,经常遭到别国的冷遇、侮辱,吃尽千难万苦。有一次断粮时,介子推瞒着重耳将自己大腿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充饥,使重耳十分感动。重耳复辟当了晋文公,并成为称霸一时的春秋霸主之一。晋文公复辟后就分封、赏赐随他流亡的有功之臣,大多数人获得了回报,《左传》中记:“介子推不言功,功也不及介子推。”就是介子推从不开口讲自己有过功劳,而功劳也没轮到介子推。介子推十分不开心,就带着自己的老母亲离开了京城,隐居到一座叫做绵上山的深处。晋文公知道后十分后悔,立即派人上山去向介子推赔礼道歉,请他下山回城,但耿直的介子推坚决不肯下山,还躲到深山老林之中。于是晋文公派人烧山,希望逼他下山,想不到介子推宁可烧死也不下山,最后,他和他的老母亲真的被烧死了。以后故事朝两个方向发展,一说晋文公对自己的行为和过失悔之莫及,就下令每年介子推的忌日禁火三天,以表示对介子推的歉意和纪念;另一说为介子推在离开晋文公上山之前写过《龙蛇之歌》,他被烧死后就化作“龙蛇之神”,每年他的忌日,大自然必然风雨交加,于是,民间于这一天要以某种方式祭祀介子推,请他息怒。我认为,介子推的故事十分有趣,情节十分感人,尤其是文人官吏,他们总认为自己为皇帝、朝廷立下了许多功劳,但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祭祀介子推无非希望皇帝和朝廷对有功之臣以及时和必要的回报。但寒食的习俗与南朝大同小异,无非是做饧、烧杏仁粥之类。

南朝时三月三日就有取鼠曲草的汁再加上蜂蜜和米粉做成一种叫“龙舌”的米饼的风俗。现在已无法知道做这种“龙蛇”的工艺和工序,但它确实与后来的“青团”很相似,也许,它就是青团的前身。

清明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日期,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清明,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大地还春,冬眠的动物早已“惊蛰”,进入了发情期,而植物也开始爆芽,进入了新一年的生长期。在农耕时代,清明是一个重要的日期,许多植物必须赶在清明之前下种,过了清明下种,成活率会很低。古代实行土葬,下葬也必须赶在清明之前完成,否则墓地上种的植物成活率就很低;同样,祖坟经过一个寒冬,草木凋零,也须在清明之前进行打扫整理,该清除的清除,该补种的补种。有了祭祀介子推的故事,寒日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扫墓日。《旧唐书·玄宗本纪》:“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宪宗元和七年诏》:“常参官寒日拜墓,在畿内者,听假日往返。他州府奏取进止。”在唐玄宗时,就下令把寒食的扫墓编入制度,而到了宪宗朝,规定京畿官吏寒日扫墓放假一天,地方官吏根据地方情况酌情处理。陈久金、卢莲蓉合著《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中讲:“唐朝以前扫墓,都在寒食期间。将清明与寒食相混淆,大约起自唐朝;将寒食扫墓混淆为清明扫墓,大约也只是从唐朝开始。”寒食是冬至后的“一百五日”,而清明在寒日后的1~3天,但寒日“禁火三日”,所以清明仍在寒食的活动期内,由于二者的日期仅差几天,所以当清明作为节日出现后,寒日这个节就被人们淡忘了。

祭祀和扫墓均为祭奠祖宗的活动,但祭祀一般在室内,如家庭中的“厅”,或宗族的祠堂里举行,而扫墓则必须到墓地进行。《清嘉录·卷三·上坟》中讲:“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婿拜外父母墓者。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道远则泛舟具馔以往,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挑新土,烧楮钱,祭山神,奠坟邻,皆向来旧俗。凡娶新妇,必挈以同行,谓之‘上花坟’。新葬者,又皆在社前祭扫,谚云:‘新坟不过社。’”作者还抄录了几首描写清明上坟的诗:

衣冠稽首祖茔前,盘供山神化楮钱。

欲觅断魂何处去,棠梨花落雨余天。

柁尾飘飘挂纸钱,出城都是上坟船。

荒原落叶何曾扫,胜地名花别有缘。

中国是特别讲究“孝”的国家,“孝”的形式有许多,而对祖先的祭奠也是“孝”的形式和制度。风俗规定,除了特定的日子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应该祭祀祖先,每当有新的物产上市时,必须先用于祭祖,然后方敢生人食用,叫做“荐先”或“荐鲜”。清明时节还没有什么“时鲜货”上市,只有糖藕和不能食用的艾叶已出叶,人们以艾叶取其汁,和糯米粉做成团子用来“荐先”、祭祖,叫做“清明团子”,又因其色青而又被叫做“青团”。《清嘉录·卷三·青团熟藕》中讲:

市上卖青团、熟藕,为居人清明祀先之品。徐达源《吴门竹枝词》:“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享鲜。”

“荐先”以后的青团还是活人的口福,于是,青团就成了清明的节令食品。

传统的青团制法: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所需比例混合后,用开水拌和,上笼蒸熟,再打烂成粉团,加入艾青或麦苗打烂后榨取的青色汁,打匀后加少量碱水,再边打边加入适量开水,至硬度适中为止,其后包入豆沙或其他馅料,做成一定大小的圆球状,压扁后成扁圆形。作为商品的青团外再涂一层熟油,使其呈青绿色,有光泽。

艾草是野生植物,在农村随处可见,而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清明时节青团供不应求,在农村不值钱的艾叶反而物以稀为贵,于是上海城市的青团大多用榨青菜所得的菜汁代替艾青,口感就差多了。如今,更多店家又以色素替代菜汁,味道就更差了。

上海市场的青团既是节令食品,也是日常食品,除了青团外,常见的还有“双酿团”,就是在一只团子中包入两种不同的馅。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只青团售价5分,而一只双酿团售价8分。还有一种叫“金团”的糯米制品,大多做成团状,中间有馅,制法与青团相似,一般只包一种馅。《图画日报》绘有“卖金团”图,配画文说:

冷金团,活咽煞,热金团,活烫煞。

不冷不热最得法,不过吃在口中腻夹夹。

莫道金团滋味劣,此物做成仗团力。

只因团力得来坚,但可并吞不可擘。

如将金团用模子压成饼状,再在外涂上一层松花粉,那就成了“松花团”。

以前上海还有一种叫做“擂沙圆”的糕团食品。上海传说,清朝末年,在上海城内三牌楼有一雷姓的老太开了一家汤团店,生意十分红火。有的人希望将汤团带回家,但当时没有可以盛汤团的包装盒,于是雷老太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熟的米粉铺在笾上,将出锅的汤团放入笾中滚动,汤团外裹上了一层米粉,就可以打包带回家了。《图画日报》也绘有“卖累沙圆”图,配画文说:

沸烫百热累沙圆,滴滚溜圆像汤团。

汤团下汤此干吃,外面偏裹沙团团。

世间万事脱累贵,此圆奈何甘受累。

譬诸因人成事人,不能独立须倚赖。

诗写得有点胡闹,但已讲清这种“累沙圆”就是在汤团外面裹上一层干粉。浙东方言吃力而躺下、推到讲作“lei倒”,可以写作,《集韵》:“卢对切,音类。或从攴。推也。”日常用语如“躺倒不干”讲作“倒不干”,“推倒重来”讲作“倒重来”。是一个僻字,仅用于方言,《图画日报》作者参见该字的发音和意义写作“累”,“累沙圆”应该为“沙圆”,即把圆子放在米粉中滚动,使它外表沾上一层粉的意思。所以,上海的“累沙圆”不必如传说出自一雷姓老太的杰作,只是在汤团外面“累”上粉而已。上海多宁波人,而字又是宁波方言中的常用字,“累沙圆”最初出自上海宁波人的手笔,这倒是讲得过去的。如你仔细思量,上海“累沙圆”与北京“驴打滚”的工艺是一样的,只是食材不同而已。

上海糕点中还有所谓“鸽蛋圆子”者,其工序与“累沙圆”大同小异,只是在使用的米粉和馅心上稍作改动,外表所“累”之粉由原来的糯米粉改为黄芝麻粉,圆子的大小和形状如鸽蛋而已,但售价一下子翻了许多倍。

上海除了清明吃青团之外,正月十五农家也会做荠菜肉糜馅的糯米团。在本书相关的篇目中提到,江南定于腊月廿四送灶君上天,灶君是家庭的保护神,于是还得接其回家,称之“接灶”。江南各地接灶的日期不一定相同,上海地区最迟,定于正月十五元宵夜。接灶仪式比送灶简单多了,但必备的食品有两种——就是“荠菜圆子肉馄饨”,如清《上海县竹枝词·岁时》:

肉馅馄饨菜馅圆,灶神元夕接从天。

城厢灯市尤繁盛,点塔烧香费几千。

作者自注:“俗语‘正月半夜,荠菜圆子肉馄饨’。”上海的正月天气寒冷,正月半做的圆子一时吃不了,冷食又不宜,于是大多放到饭上一起蒸熟,圆子的表面就沾上许多饭粒,后来商家利用此法,故意在团子外面均匀沾上糯米饭粒,就被叫做“刺毛团”。团子有馅,糯米团吃口软糯,而糯米饭粒有嚼劲,口感确实不错。

北方产麦,以面食为主,“寒食三日”的食物多为面制品。《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中记:

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子推燕”。

即饼类食品,枣就是枣饼。寒食即将到来,家家户户都开始“禁火三日”的冷食,这一天叫做“炊熟”,用面加红枣做成一种形似飞燕的枣饼,还用柳条把饼串成串,插到门楣上,又叫做“子推燕”。显然,这与纪念和祭祀介子推有关,而把饼做成飞燕形状,那一定与风俗有关。古人视燕子为吉祥鸟,人不但不会伤害燕子,还会努力保护燕子。燕子是候鸟,每年开春飞到人家的厅堂、屋檐下筑巢,孵化小燕子,秋天又飞离到其他地方,年复一年,年年如此,这样,门楣上插“子推燕”倒更像招呼燕子来家筑巢。民国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山东·邹县之岁时》:“三月清明节,男女簪柳,以柳枝插檐,迎乙鸟(即燕子的别名),出郭踏青。”似乎并没有提到枣和子推燕。我对北方风俗了解不多,不知今日之北方,清明节是否还有“子推燕”的风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