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标签效应——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下属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三节 标签效应——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下属

有很多领导者,在看到下属的某些表现之后,就会在心里对下属性形成一定的印象和评价,比如,工作勤奋、诚实守信或者懒散拖沓、弄奸耍滑等等,也就是说,领导者根据自己的判断,给下属贴上了各种各样代表他们特色的“标签”。

但是,这些“标签”真的是合理的吗?且不说人的态度、行为的复杂性,单就领导者的认识来说,很多都是片面和不客观的,因为下属的一次迟到就给下属冠以没有时间观念的标签,因为下属的一次工作失误就认为下属的工作能力不强,因为下属平时说话少就认为下属难以进行有效沟通……这些片面的认识并不能真正反映下属的人格特征和工作面貌。

更重要的是,当领导者在内心对下属形成了一定的评价,也就是贴上某种标签之后,并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这种评价表现出来,会引起下属心理上的变化,即使下属以前不是领导者认为的那样的人,他也会朝着领导者给自己所贴的标签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以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为被试,让他们对某项慈善活动做出捐款。将这些被试分成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的被试,根据他们是否捐款,分别把他们描述成“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而对控制组的被试,对他们捐款或不捐款的行为都不做任何评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要求这些被试捐款,结果发现,同样是前一次捐了款的人,在第二次捐款中,实验组被试要比控制组被试捐得多,而同样是未捐款的被试,第二次捐款中实验组比控制组有更多的被试为进行捐款。也就是说,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描述成“慈善的人”的被试,要比没有被下过结论的被试捐得钱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款,并被描述成“不慈善的人”的被试,要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被试捐得钱少。

这个实验就说明了人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这一方面是源于人们的易受暗示性,一方面是源于人们针对外界评价的自我印象管理。

如果领导者给员工所贴的标签是好的,比如勤奋、聪明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励员工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以使自己符合这个标签。而如果领导者给员工贴上了懒散、无能等不好的标签,那么,给员工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当某位员工被老板认为组织能力不行的时候,他可能会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有这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再表现出来了,他会认为:“反正老板已经认为自己组织能力不行了,再怎么表现也没有什么用了。”从而失去了进取心。

有的时候,尽管领导者没有把自己对员工的某种消极的看法或态度表现出来,但是其无意中的一个眼神和动作都会暴露自己内心的想法,而这些信号的出现,都已经在暗示员工他被贴上某种标签了。

有些领导者可能会认为,员工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不会被自己所冠以的各种各样的消极标签所影响,比如说骂一个人笨的时候,他不会真的就以为自己笨,反而会因为对领导者如此评价的不服,而做出很多能证明自己不笨的事情来,这实际上是一种“激将法”,刺激员工做得更好而已。

这样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标签效应中,如果被贴上消极标签的人认为自己的真实情况与所贴标签不符,产生一种不公平感,那么,他可能会做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反的行动来。也就是说,上述“激将法”有时候时可行的。但是,这种激将法的可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被贴标签的人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能够理解对自己所贴的消极标签是不客观、不公正的,同时,他还要有比较独立的人格。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那么消极标签带来的只能是消极作用。

所以,领导者应该时刻注意,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下属,给下属贴上坏的标签。每个人都有缺点,在工作中,领导者应该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员工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上,而不是聚焦与员工身上的缺点,领导者应做的,是让员工们扬长避短,这样不仅对员工有利,对企业发展也有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