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脑血管、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拔罐疗法

2018-04-15 作者: 养生祛百病编委会
第五章 心脑血管、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拔罐疗法

俗话说:“气血通,百病除。”拔罐疗法不仅能吸拔出五脏六腑中的血毒,清除体内淤血、垃圾,又能活血行气,调整脏腑平衡。为了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必须依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而拔罐疗法能调节脏腑平衡、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和神经与内分泌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第一节 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脏腑疾病如肾脏、内分泌、颅内病变等引起的一种症状。原发性高血压则称为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中医学认为,此病属“头痛”“眩晕”范畴。多因内伤虚损、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扰、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所致。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21.3kPa);舒张压≥95mmHg(12.6kPa),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悸等症,即可确诊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出现眼底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大或衰竭、脑出血、肾功衰竭、视网膜出血、中风等症。

拔罐方法1:选用大椎区、脾区、肝区、肾区、神道区、后巨阙区、前巨阙区、华盖区、腰中区、肺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

拔罐方法2:背部由上至下从脊柱两侧排罐,配以大椎区、命门区、腰中区、腰俞区、委中区部位上罐。

贴心提示

(1)治疗期间,患者要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食宜低盐、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

(2)戒烟限酒、心态平和、进行有益的科学锻炼。

(3)在拔罐疗法治疗时,患者不宜突然停服以前服用的高血压药物,即使血压平稳,也应有逐渐减量的适应过程。

3拔罐方法:先从督脉从上至下来回走罐,以局部皮肤呈红紫色痧点。然后在背部膀胱经排罐,从大杼穴至膀胱俞穴,留罐时间为30分钟左右。

第二节 低血压

成年人动脉收缩压≤90mmHg(12.0kPa)、舒张压≤60mmHg(8.0kPa)即为低血压。低血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低血压表现为晕厥和休克两种综合征。慢性低血压则表现为体质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内分泌紊乱所致的低血压等,而服用降压药或扩张血管药物过量会引起急性低血压。

操作原理

低血压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头晕、目眩、全身乏力、手足发凉等;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症;有些慢性低血压患者无自觉症状。

以上穴区具有益气升阳,调畅气血的作用。

贴心提示

拔罐疗法对于低血压有调理和治疗作用,但要坚持连续调理施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拔罐方法:选取脾区、大椎区、肝区、神道区、期门区、胃区、华盖区、肺区、肾区拔罐。亦可压背部排罐治疗。最后,拔前后巨阙区、前心区、膈俞区。拔罐时间为30~40分钟。

第三节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使管腔狭窄或闭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胸痹”范畴,多因气血不足、寒邪凝滞血脉,或七情内伤、气滞血瘀、血脉阻塞等因素而发病。近年来冠心病发病向低龄化发展,应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冠心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损害、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症状,常伴有胸前区阵发性疼痛,可放射至肩,上肢或背部,以左肩或上肢由前臂内侧直达小指或无名指较多见,有时还伴有四肢厥冷或气短、口唇发绀等症。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益气活血、通经活络、宽胸止痛之效。

贴心提示

(1)心脏病患者戒烟限酒,食物宜清淡,避免过量食用肥甘厚味之品,一定要合理的膳食。在一日三餐当中,特别是晚餐中进食至七八分饱即可,营养均衡一些。

(2)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进行科学的锻炼,对增强体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3)大多数的心脏病,不是心脏本身出了毛病,而是血脂高,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当中存在许多有害的物质和成分,以至于发生供血不足、心肌劳损、栓塞、梗死等症。所以,应该清除血液中病态的成分,而不是单纯靠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具体的方法是:先把五脏六腑中与心脏有关的部分都吸拔得差不多,心脏病也好差不多了,最后吸拔心区或前、后巨阙区。这样才能把血液中疾病的成分吸拔出来,心脑血管的疾病才有可能治愈。

亦可背部排罐治疗。最后,拔前后巨阙区、前心区、膈俞区。拔罐时间为30~40分钟。

第四节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又称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由于急性风湿性心肌炎引起心脏瓣膜发生炎症性损害,致使瓣膜增厚、粘连,其反复多次发作(风湿活动)使瓣膜病加重,甚至纤维化和钙化,临床表现有心悸、心前区不适、乏力、气急、呼吸困难和颧部紫红等症状,有时伴有肺水肿、肺瘀血和肝肿大。

拔罐方法1:选取脾区、大椎区、肝区、神道区、期门区、胃区、华盖区、前肺区、肾区等穴区拔罐。

拔罐方法2:选取膻中穴、巨阙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气海区、大包区等位区拔罐。采用痧罐疗法,先在拔罐部位刮痧,以呈红紫痧点为度,然后拔罐,留罐时间为15~30分钟。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清热利湿、排滞通经之效。

贴心提示

(1)重症患者应积极配合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

(2)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人单纯靠吃药打针是很难治好的。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风湿性心脏病配合拔罐的方法治疗,可得很好的疗效。

拔罐方法:选取脾区、肝区、神道区、华盖区、后肺区、肾区、巨阙区、曲泽穴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30分钟左右。曲泽穴位于肱二头肌腱的内侧处。

第五节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后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心肌间质炎症改变的一种疾病。病毒性心肌炎多呈急性发病,以青少年、中年多见,临床表现差别极大。轻症者多感觉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有些患者以心律不齐为首发症状。重症患者在短期内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清心除烦、宽胸理气的功效。

贴心提示

(1)轻症患者采用拔罐疗法对改善症状有较好的疗效,重症患者应及时送医以免贻误病情。

(2)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心脏的病变反应,每因感冒再次复发。因此,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有关系。改善体质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很重要。

拔罐方法:选取肝区、脾区、前巨阙区、肾区、后巨阙区、心俞区、膈俞区拔罐。对于突发心绞痛、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的患者,在没有其他可采取的措施情况下,在后巨阙区拔罐15分钟左右,可以缓解病情。

后巨阙区含有巨阙俞,在后巨阙区拔罐可起宽胸化痰、理气止痛之效,所以心脏供血不足可以拔此区。

第六节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肌处于供氧、供血不足的状态。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脏功能的明显变化,并诱发一系列严重的病症,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肺水肿等,甚至导致死亡。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疏经通脉、熄风潜阳之功效。

贴心提示

心供血不足的患者平时一定要加强自我按压点揉膻中、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气海、关元、内关、合谷、劳宫、郄门、心俞、曲泽、急救点等穴。平时也要坚持每日早晚推腹100~300次。突发心绞痛时,也可以指压点揉合谷、劳宫、郄门、急救点等穴进行急救,且及时送医,以免耽误病情。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神道区、腰俞区、胃区、肠区、结肠区、失眠穴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失眠穴在足底中线与内外踝连线交点处取之。根据临床经验拔大椎区、腰俞区、胃区、肠区等穴区对失眠都有非常好的疗效。

第七节 失眠

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失眠,如精神因素诱发、身体疾病引起,年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精神压力都与失眠有着密切关系。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冥”,是人体阴阳、气血不调造成心神不安、心失所养,或心血不足等引起的。

失眠典型症状是:难以入睡,睡眠不久即醒,醒后久久不能入眠,甚至彻夜难眠。患者常伴有头昏脑胀、四肢乏力,精神萎倦、记忆力减退、食欲缺乏等症状。

操作原理

一些慢性病,表面看来不属于脾胃本身的病变,但究其原因,都和脾胃阳气不足有直接关系。如失眠一症,虽然病因很多,但以寒瘀而胃不和为主要病因,所以不能一失眠就一味安神补心。肝郁胃寒、脾虚肾寒引起的各种病变中都可出现失眠症状,如寒邪久瘀胃肠而致的冷结便秘(包括大便通而不畅,或虽有便意但大便数日不解等情况)也常致失眠。这是因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肠不和也致卧不安。中焦阳气虚寒,便无力推动糟粕,久则浊气上攻于心而出现失眠症状,此时不但要温振中阳,还要攻下寒凝积聚,才能使阳气较快地恢复。

因此,失眠患者及各种慢性疑难性疾病调理脾胃很重要的,胃区、肠区是失眠患者必调的区域。

贴心提示

(1)心态平和,淡泊名利,劳逸结合,起居有规律。

(2)积极治疗可能引发失眠的原发病症。

拔罐方法:选择背部肺俞穴进行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第八节盗汗

盗汗是指入睡以后汗出异常,醒后出汗即止的一种病症。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出汗,有的入睡至半夜后出汗,有的甚至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出汗,但出汗量因人而异。盗汗是中医的病症名,多因肾阴虚所致。

操作原理

因为肺主皮毛,意思是说肺具调节皮毛、汗孔的作用,肺气虚,肺气不固肌表,则易自汗或盗汗,所以选取肺俞穴拔罐或坚持背部排罐治疗。

贴心提示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多食用一些育阴清热的食物,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拔罐方法:选取脾区、胃区、肠区、结肠区、足三里穴、丰隆穴、阴陵泉穴等穴区拔罐,或背部排罐疗法治疗。

第九节 嗜睡症

嗜睡症临床表现为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无法以睡眠时间不足来解释。有时出现睡眠紊乱,引起明显的苦恼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医学认为此症主要是中焦虚寒或湿邪困脾而致。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疏经通络、调畅气血之效。

贴心提示

要克服嗜睡症,首先生活节奏要把握好,不宜经常通宵工作或学习,睡觉时间时早时晚,应养成比较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神道区、后巨阙区、前巨阙区、胃区、肝俞穴、脾俞穴、肾区、气海区、肾俞区等穴区拔罐。根据临床经验单纯吸拔大椎区效果也不错。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为宜。

第十节 癫痫

癫痫俗称“羊痫风”“羊角风”,是一时性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的阵发性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的综合征。临床有发作期和间歇期之分,表现多样,严重的程度差异很大。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由大脑外伤等病变引起,或因尿毒症等全身疾病所致,过度疲劳、强烈的情绪刺激、酗酒、药物等都可诱发其发作。

发作期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丧失,全身强直,双目上吊,瞳孔放大,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声似畜叫;醒后进入间歇期,一切正常或嗜睡不醒。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清心宁神、清热化痰、熄风止痉之效。

贴心提示

(1)拔罐疗法、指压疗法对控制癫痫的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疗效,但需持之以恒。

(2)治疗期间要劳逸结合,避免身心过劳,调适心情。日常生活应忌烟戒酒,少食肉类,尤其要忌牛、羊、鸡肉,多吃蔬菜、果瓜之类,有利于患者康复。

(3)此病可选取合谷、太冲、神门、内关、三阴交、涌泉、丰隆、合谷等穴进行点揉按压,指压以患者能程受为度,每日1~2次,每次每穴位指压8分钟。坚持每日捏脊一次,一次3~5遍。

拔罐方法:选取背部排罐疗法,以及患病肢体拔罐治疗。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亦可选取大椎区、肝区、脾区、天秉区、肺区、神阙区、腰俞区、华盖区、神道区、肾区、腰中区、气海区、侧腰区等穴区拔罐。

第十一节 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急而且凶险,甚至危及生命。脑卒中后遗症是指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但留下肢体功能障碍的病症。脑卒中临床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多数发病与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血黏稠度高有关。

脑卒中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意识清醒但上下肢运动不能协同,口齿不清、吞咽不利、关节强直、口眼斜、口角流涎、手足麻木、半身不遂等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肢体逐渐强直拘挛、姿势畸形。

此病可以配合指压方法,指压点揉的目的是促进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功能的康复及瘫痪的肌群恢复其功能。头面部选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天柱、太阳、上关、翳风、睛明、地仓等穴;上肢选取天宗、肩、肩贞、曲泽、曲池、臂中、郄门、手三里、内外关、阳池、合谷等穴;下肢选取环跳、髀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承扶、承筋、承山、悬钟等穴;手脚部选取阿是穴疗效点或足部反射区如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进行按压点揉。由下向上进行捏脊,每日一次,一次3~5遍。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益气通络、活血祛滞之效。

贴心提示

(1)脑卒中后遗症早期进行积极治疗和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拔罐疗法与中医的按摩、推拿等理疗手段是脑卒中后遗症功能恢复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可有效地促进肢体正常功能的恢复。但高危病人不能进行操作,可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才能进行。

(2)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均衡,心态平和也很重要。

(3)女性患者月经期不能进行按压点揉治疗,神志不清的患者不宜进行拔罐。

(4)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最好上午施术比较理想,施术手法以病人能承受为度。病人绝对不能空腹施术治疗,进食后需休息40分钟之后才能进行操作。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腰俞区、腰中区、脾区、肠区、命门区、中膂区、环跳穴、神阙区、结肠区、肝区、委中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

第十二节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由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上各种病变引起的沿坐骨神经放射的一种疼痛症状,并非独立的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的起病突然,沿坐骨神经通路呈放射性疼痛和明显的压痛点;继发性的多由原发病引起,如椎间盘突出、腰骶骨质增生等。

坐骨神经有两条,身体两侧各一条,是周围神经中最长的神经,从臀部一直延伸到脚,疼痛可以发生在这条神经的任何部位上。坐骨神经疼痛可以由一侧或双侧臀部放射至大腿后侧,疼痛是由于坐骨神经根受压迫所致。疼痛可呈钝痛、刺痛、灼热痛,疼痛是可以间断的,也可以是持续的。咳嗽、弯腰、用力后疼痛可加重。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通络止痛、祛湿壮腰之效。

贴心提示

(1)坐骨神经痛可由多种疾病引发,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

(2)治疗期间要静卧休息,睡硬板床,注意腰部保暖。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脾区、肝区、神道区、后肺区、肾区、肠区、胃区、命门区、中膂区、肾俞区、结肠区、神阙区、膈俞区、胰区等穴区。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

胰区是必拔的部位。

第十三节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机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功能紊乱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早期可无症状,发展至症状期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糖尿病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严重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继发性急性感染、肺结核、高血压、肾及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最后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人可产生多种并发症:有的病人因病情控制不好使眼部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而出现视物模糊;有些病人可由尿糖刺激引起外阴瘙痒;有些人因微循环改变而致全身皮肤瘙痒;有些病人可出现乏力、多汗、心慌、手抖、饥饿等低血糖反应。

操作原理

胰区位于十一、十二胸椎棘突旁开,含足太阳膀胱经脾俞、胃俞穴,具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之效。另外人体的胰腺在胃、十二指肠后面,胰尾接近脾脏,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吸拔此区。

贴心提示

(1)日常生活要注意糖尿病饮食,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和含蛋白质及高纤维丰富的食物。

(2)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拔罐工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有人认为糖尿病患者皮肤不易愈合,不宜拔罐,其实质上拔罐能帮助愈合,所以糖尿病人更需拔罐来调理。

拔罐方法:选取大椎区、神道区、华盖区、心俞区、膈俞区、肾俞区、肝俞穴、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神阙区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

第十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内分泌疾病。甲亢的种类很多,临床以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为常见。表现为颈前两侧甲状腺部位有轻度或中度弥漫性肿大,并伴有烦躁易怒、咽干舌燥、心动过速、心悸失眠、面赤颧红、畏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等症,部分病人会出现手抖、突眼等症状。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健脾利湿、通利三焦之效。

贴心提示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合理饮食,不进食刺激性食物,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多食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2)若出现烦躁、恶心、呕吐、高热等症状,应及时送医采取中西医药物治疗。

拔罐方法:采用刮痧排罐法。

脊柱两侧从上至下(大杼穴至大肠俞穴)先刮痧,以皮肤呈红紫痧点为度,再拔罐。留罐时间为15~30分钟。亦可单纯性拔罐。

第十五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不足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体温偏低、畏寒少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面色苍白或发黄、皮肤粗糙少光泽、智力减退、记忆力减退等症。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拔罐方法具有调整五脏六腑之效,对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良好的作用。

贴心提示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受精神刺激。

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对甲减病人有帮助。

(2)补充维生素可帮助产生甲状腺素,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等。

(3)饮食中避免食用卷心菜、花生、萝卜、豆角等,这些食物会干扰甲状腺素产生。

拔罐方法:选取巨阙区、胃区、肠区、肝区、脾区、结肠区、腹区、神阙区、气海区、大椎区、神道区、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穴等穴区拔罐,留罐时间为30~40分钟,亦可配合背部排罐疗法。

第十六节 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人体脂肪沉积过多,超出标准体重20%以上。正常成人身高与体重的关系:男性为: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为:体重(kg)=身高(cm)—100。如果脂肪增加过多,体重就会增加,超过体重20%时,就称为肥胖症。

肥胖按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一般无自觉症状;中度常有心悸、呼吸短促、腹胀、易疲劳、畏热多汗甚至下肢水肿等症状;重度会出现胸闷、气促、嗜睡等症,严重者可能出现心肺功能衰竭诱发动脉硬化、冠心病、痛风、胆石症、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发生。

操作原理

以上穴区具有利湿祛痰、降脂化浊之效。

贴心提示

(1)拔罐法对于治疗肥胖症效果显著,但须坚持连续重罐。

(2)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节制饮食,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及粗纤维食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