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

2014-08-08 作者: 李德霞
修路

通往梨树湾的山路坑坑洼洼,糟烂得不成样子。司机们谁都不肯把车开进村里。每年的秋天,漫山遍野黄橙橙的大鸭梨不是烂在筐里,就是烂在树下。村民们痛心疾首,怨声载道。

村民会上,新当选的村主任大手一挥,一锤定音,修路!

短短几天,吃尽苦头的村民们就自发捐款四万元,一齐交到村主任手里。有人提议说,靠人不如靠己。这笔钱,怎么着也够修一条可以通车的路。村主任不这么想,斩钉截铁地说,要么不修,要修,咱就一步到位。又有人说,修一条像样的路,四万块怕有困难啊。村主任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不是说有困难找政府吗?这会儿,梨树湾的村主任就坐在乡长的办公室里。听完村主任的介绍,乡长眉飞色舞地说,好好好!惠民工程嘛,乡里理应支持。这样吧,明天我就带人去考察考察,然后再做决定。

第二天,乡长带领一干人如约而至,路头路尾考察了个遍。眼见日过正午,村主任犯起了嘀咕,该不该请人家吃顿饭呢?如果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以后的事怕不好办哩。于是,村主任一咬牙,把乡长一干人请进了刚刚开业的农家乐。

酒足饭饱,村主任送乡长上了车。乡长回头叮嘱村主任道,过几天,我再请几位修路专家来勘测勘测。修路是件大事,不得马虎,不可草率!

几天后,乡长果然带着几位专家来勘测了。勘测完毕,因为有了上次的先例,村主任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把乡长和几位专家让进农家乐。

时间如山风溜溜快,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乡长今天带人来论证,明天领人来调研,村主任像磨道里的驴,团团转。只是,修路的事八字还没见一撇哩。

秋风儿一吹,眼见树上的梨由青转黄,再过个把月,又到收梨的季节了。村主任心里急,找到乡长说,乡长,修路的事,几时能开工啊?乡长不高兴了,喷着唾沫星子说,咋啥事都来找政府啊!你们手里不是有村民捐的四万块钱吗?用于前期工程应该绰绰有余的嘛。乡里的款……嗯,不会拖你们后腿的。

修路队伍开进村子那天,梨树湾热闹得像过节。铲土机隆隆响,压道机轰轰鸣。大人小孩奔走相告,修路喽!要修路喽!

可是,令人欢喜的日子没过多久,村子里倏地安静下来,既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也听不到号子的吆喝。原来,工程原料不足,刚修了大半的路被迫停了工。

这时,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乡里的款下来了!

村主任马不停蹄地来到乡政府,见到了救星般的乡长。乡长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一脸严肃地说,尽管乡里的财政十分困难,但我们还是七挤八挤,挤出了两万块。钱嘛,不是很多,但代表着我们政府对你们修路的态度嘛!

村主任带着那两万块钱心急火燎往回赶,双脚刚踏进村边,就被农家乐的老板胡真堵在了村口。胡真可怜巴巴说,主任,欠俺饭店的钱……该结了吧?俺也是刚开业,小本生意,担待不起呀。

村主任说,结,结,应该结。你合计过了吗?一共多少钱?

胡真忙说,免去零头,正好两万五。

村主任吓了一跳,狠狠地扎了胡真一眼,啥?两万五?胡真,你小子没胡整吧?

胡真带着哭腔说,主任,你就是借我一个胆我也不敢呐。每回乡长领人来吃饭,不都是你亲手签的字吗?要不,咱到饭店去对对账。

也好。说罢,村主任一挺一挺往前走。

一页页对过,一笔笔算过。不错,是两万五。

村主任傻了眼。他知道,就算把口袋里的钱全给了胡真,还差人家五千块哩。没了钱,那条路还怎么修?村主任那个悔呀,恨不得抽自个几个大嘴巴。

原载《幽默讽刺·精短小说》2011年第1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