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寻找出口

2016-04-01 作者: 哭泣的鱼
第267章 寻找出口

听到戒灵的话,王安没有反驳。

因为,他就算没有真的接触过封印阵法,也听说过,所以对于戒灵的话,他丝毫不怀疑。而眼下,他只希望这幻境里的时间,是与外面不同步的。只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时间寻找这无尽幻境的出口。

而再次之前,他还必须尝试着去寻找渡魂草。

虽然这里是幻境,但若要是渡魂草就在这幻境之中,他不能就此错过这个机会。

所以,为了能更好的搜寻这幻境里到底有没有渡魂草的存在,王安在打定主意之后,便开始在脑海里不断回忆渡魂草的记忆。因为只有这样,幻境里才会出现渡魂草的幻影,即便到时候渡魂草不是真的,他也算真正见过渡魂草长什么样子。

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他明白这幻境的原理。

一般人为的幻境会根据进入幻境的武者心里所想,然后在里面幻化出任何东西。而天然环境,虽然不具有人为控制的因素,但只要它的最终目的是把闯入者留在幻境里,就必然会想办法吸引武者的注意,甚至让这武者忘记幻境。

可以说,如果一个武者身处幻境,却忘记了这里是幻境,或者不知道这里是幻境的话,那么他将会永远没有走出去的机会。相反,如果这名武者能一只保持清醒的状态和目的,那么总有一天,他一定会找到这幻境的出口。

因为,无论是人为幻境还是天然幻境,它都不是完美的,都是会有出口的。

尽管天然幻境自然生成完美状态,但王安明白,它也是有着漏洞可寻的。

所以,他需要一边保持着清醒态度的同时,还利用这幻境把渡魂草的样子幻化出来,甚至他还想借助这幻境所呈现的画面,记忆渡魂草周围的幻境。这样的话,等他真的走出幻境,便可以依次为依据寻找真正的渡魂草。

笃定这个想法之后,王安先是嘱咐戒灵进入沉睡。

毕竟,他不知道要在这里消耗多少真气和精力,他不能把所有的底牌都拿出来跟这个幻境去对抗,所以他必须留下一个保命的手段。而这个保命的手段,他身上唯一能依赖的便是噬魂戒了,纵然噬魂戒不能吞噬这里的幻境,但却可以保护他不受幻境的攻击。

对于眼下的他来说,这样的保护,已然足够。

看着戒灵按照他的命令沉睡之后,王安便不再犹豫,一边想着渡魂草,一边朝着威压最强的地方慢慢走去。因为他知道,想要幻境在这里幻化出渡魂草的影子,他必须假装沉迷于此,然而沉迷于此的最好方法便是一直朝着威压大的地方寻找。

因为只有这样,幻境才可能认定他是真的迷惑了。

而且,王安为了达到这种状态,甚至他在行走的路上,不断的强迫自己认定这里就是极阴之地,前方就有着渡魂草的踪迹。就这样,他一边走着,一边像以前那样摸索这威压的规律,以方便他好继续往前走到威压最强的地方。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安不知道自己在这幻境推延了多久,直到他再次醒悟,却发现,他已经来到一片跟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此刻,在他眼前呈现的不再是之前那种完全的青色,而是看到了蔚蓝的天空,白云,还有一片片绿油油的树林和小草。

“这是在哪?难道我已经走出幻境了?”王安看着眼前一副春意盎然的样子,自言自语。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王安特意的开始随意走动,甚至,期间,他还摘了不少树叶以及抓住一只小鸟。一直当他走到一条涓涓流水的小溪旁边,他才再次停了下来,接着,他便开始回忆刚刚一路上所遇到的情况。

直到半个小时后,他才漠然的睁开双眼,然后笃定的看着眼前如同真实一般的小溪,说道:“这里应该还在幻境里,极阴之地之所以会呈现这种场景,必然是跟我刚刚的焦虑心情有关系。看来,我想要达到迷惑幻境的伪装还不够,接下来我需要真的进入这幻境仔细感受一番,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到渡魂草的幻影。”

说着,王安以极快的速度朝着噬魂戒里的戒灵下达了一条命令。

那就是等他找到渡魂草的时候,如果他真的沉浸在了这幻境之中,戒灵就要负责叫醒他。

于是,又一次做好了这个计划的他,再一次的踏上了寻找渡魂草的征途。

这一次,比起刚刚的时候,王安已经彻底放开心态,并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里。然而,为了尽快达到这种状态,一路上,他还不断的用了很多心里暗示。直到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忘记时间的时候,竟眼前一闪,又一次进入到了一个全新场景。

相比起第一个场景,这里的草木更加葱郁了,太阳也更烈了。

原本那空无一人的草地边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人。

这些人基本都身着古代布衣的模样,有的赶着马车,有的佝偻前行,还有的,趁着这眼下的浓浓烈日,停在了距离他不远处的一个瓜棚里。一脸欢笑的坐在阴凉处,一边品尝着那鲜红的大西瓜,一边与旁边的人们交谈。

看到这一幕,王安此刻早已经没有了惊讶,此刻他有的只是一个口渴的感觉和捉襟见肘的想法。此时此刻,早已经变化成书生模样的他浑然不知道自己已然发生了变化,而此刻他只是下意识的朝那瓜棚的阴凉处走去,心里并思索着一会能不能跟这个瓜农讨口水喝。

就这样,打定注意的王安三两步便来到瓜棚前面,此刻当他看到瓜棚里被切开的鲜艳西瓜,他竟不自觉的咽了口口水。然后,在瓜农老伯的注视下,他先是双手抱定,然后微微弯腰鞠了一个躬,这才有些腼腆的开口说道。

“这位老伯,我叫王安,家住永俊县桃花村,是今年进京赶考的书生。我是上个月出发,直到现在,我已经走了一月有余,如今烈日炎炎,碰巧路过瓜地,感觉有些口渴,特意停下了跟老伯你讨口水喝,不知可否?”

听到王安的话,坐在瓜棚的老农一边摇曳的有些残破的蒲扇,一边笑呵呵的回应道。

“你是进京赶考的书生?”

“在下正是书生王安。”王安听到询问,赶快再次鞠躬恭敬道。

“书生好啊,将来若是中了状元,可谓光宗耀祖。”瓜棚老农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还在滴着汁水的西瓜,继续说道:“我这里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我看你也走了不少路程,嘴唇发白,想必你此刻不仅渴,还很饿吧。来,尝尝我这大西瓜怎么样,既能止渴又能解饿。”

看着面前老农伸手递来的一块西瓜,王安下意识的就想伸手去接,可是当他想到自己的囊中羞涩,便硬生生的把已经抬起来的手臂再次放下:“老伯,实不相瞒,因为我自幼家境贫寒,所以出来之时便只带了十文盘缠。本想一路上以我多年的笔墨能在路上换来一些金钱,可没想到,我这一路走来,一幅字画都没有卖出去。而之前带出来的十文铜钱也已经花光,所以……老伯你还是给我口水喝吧,容我撑到前面的江水小镇,好卖过字画再来买你的瓜。”

听到王安的解释,老农仍然一副笑呵呵的样子说道:“若是我这瓜不要钱,你吃不吃?”

“这……”王安听到这话,心里已然起了饥饿的心思,只是从小身受圣贤书教诲他却不允许自己白吃白喝,于是,他略微思考了一番,便放下背后的背篓,一边拿出自己的笔墨纸砚,一边对老农说道。

“虽然老伯你口说不用钱,但我也知道你这也是辛苦得来。我自幼熟读圣贤书,深知无功不受禄这一真言。所以,如果老伯你不嫌弃,待我作上一副字画,赠与老伯,这样一来,就当我是抵你的瓜钱,可否?”

面对着王安的执意,老农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这一次,他没有再强求王安,而是把西瓜轻轻放下,继续要着蒲扇说道:“如此一来,甚好。只是我老农从小至此,都没人为我画过一副画像,不知书生你可否为我画上一副,待来年你功成名就之时,再我为我题字?”

“画像倒可以,但为何题字却要等到我功成名就之时?”王安不解的问道。

“这个理由倒也简单,想必我不说,书生你也看到了,我老农在这里种了一辈子西瓜,即便是人到了古稀之年也没能闻名四方。今日与你书生有缘,我便想着等你来年高重,以题字方式使得我多多被人关注,所以才有此一请求。不知道书生你,可否愿意?”老农说道。

听到这话,王安在心里细细打量。

因为一月的周折劳顿,他如今已是疲惫不堪,如果不吃这老农之瓜,他恐怕还没走到江水小镇就被饿死了,又哪里来的高中之说?然而,老伯的要求虽然有些麻烦,但比起他眼下的困难来说,却不值一提。

于是,在一番思索之后,他便点头答应下来,接着,便开始墨墨作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