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杀猪菜

2016-02-29 作者: 长弓挽月
第153章 杀猪菜

今天早上,孙雅静早早地起床,然后烧上满满的一大锅水,而牛大喜则到隔壁把崔永红和崔卫东叫过来帮忙。前几天,于望弟把崔卫东夫妇接了回来,在家精心的赡养着,崔卫东夫妇也非常的高兴。锅里的水快烧开的时候,赵安民和刘栓柱也赶了过来。

牛大喜又喊来了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十几个人便从猪圈里把猪抬到屋前的空地上先过个秤,然后把猪放到方桌上按住让它不能动弹;执刀杀猪的是崔卫东,崔卫东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杀猪卖肉的屠夫。崔卫东提着一尺多长的杀猪刀,走到方桌后弯下腰,用眼睛在猪的脖子上找刀口,瞧准之后,先用手在猪的脖子上拍打几下,把刀口上的猪毛拔掉,然后用水洗干净,便一手抓住猪耳朵,一手将杀猪刀猛地往选准的刀口上用力一挺,刀把直没猪脖子,刘栓柱则把接血的盆放到了猪脖子下面,崔卫东“嗖”地一下把刀拔出来,鲜红的猪血顺着刀口哗哗地流到盆里……

刘栓柱用筷子在盆里不停地搅动着猪血不让它凝固。杀猪的时候,务必要保持猪血的纯净,并放入五香粉、花椒面、香油、葱花儿,咸盐等各种佐料,搅拌均匀,不使其凝固。然后等着猪开膛之后取出肠子来,洗净,把血灌进肠里,扎肠口、煮烧。整个过程会很有讲究:放入的成盐必须适量,煮烧时要掌握好火候,时间短了,切不成节儿;煮烧老了,失去其鲜嫩。在靴子屯里,灌血肠灌的最好的是刘栓柱,无论谁家杀猪的时候,都喜欢把他找到家里灌血肠的。

杀猪也是在衡量一个宰猪人的手艺,除了看他动作麻利、猪毛刮得干净外,再就是看他卸猪肉绊子的技术了。谁被人请得多,就证明谁的手艺高,人缘好。崔卫东已经多年不在屯子里,已经好多年不杀猪了,这次,牛大喜又把他请了出来,崔卫东非常的高兴,连连地说,大喜这孩子,真是不错,还瞧得起我呢。看热闹的邻居们站在一旁评头品足,你一言我一句地猜测这猪膘有多厚、油有多重……听得孙雅静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猪可是她的一份心血啊!

接下来崔卫东、赵安民和崔永红拿着刀开始刮猪毛了,几个不会刮猪毛的小孩子也给他们打打下手——舀起早已烧开的热水浇到猪的身上,开水一烫,他们拿着刀一刮就漏出了雪白的猪皮;整头猪都刮干净后,下一道工序是开膛取内脏,只见他们把家里的梯子斜靠在墙上,然后把整个刮光的猪挂在梯子上,从猪脖子的刀口处,向下直线剖开,热腾腾的内脏便露了出来,崔卫东娴熟地把猪的心、肝、肠、肚等五脏六腑便一件一件地取出来。之后将猪头、猪腿、猪尾巴依次割下,将猪的主体从中间分成两半。

把猪收拾干净后还不能停下来休息,大家要为接下来的宴请乡亲们吃猪肉做准备。吃猪肉的时候有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血豆腐”。猪收拾干净后,崔卫东就取三、四十来斤猪肉和内脏放到大锅里煮,等肉和内脏煮熟的时候把汤乘出一部分冷却备用;把煮熟的肉和内脏切成碎肉,配好大蒜、盐等配料下油锅炒香当佐料;等汤凉到40度左右时,崔卫东开始做“血豆腐”了。只见他先把杀猪的时候取好的猪血分装到碗里,然后再把炒香的佐料也分装到碗里,接着就倒入温度适宜的热汤,在往碗里倒热汤的同时还拿筷子在汤中不停地搅动,然后等几分钟“血豆腐”就做好了,做好的“血豆腐”就像豆腐酪一样,鲜红中带着透明。锅里剩下的汤不能扔,那可是美味的好东西,因为经过长时间的闷煮,油水已融到汤里,于是崔卫东会在锅里加上米煮上满满一锅肉汤粥,别提有多好吃了。

刘栓柱灌好血肠之后,端到厨房。林雨露已经把酸菜分片,每一片片薄薄的切成细丝。揉酸菜,揉搓出酸菜水。孙雅静也把冻豆腐切成小块,把血肠分成段,猪肉分开肥瘦,切好。于望弟也罢葱姜蒜切好备用。接下来,就要看刘栓柱大显身手了。孙雅静、林雨露和于望弟在旁边,烧着大伙,打着下手。刘栓柱等着烧热锅后加入凉油,再加入花椒炸香,加入葱姜丝翻炒爆香,加入肥肉翻炒出油,加入瘦肉翻炒,加入适量生抽翻炒,加入酸菜翻炒,大火翻炒均匀,酸菜要翻炒变色,大约10分钟左右,加入水盖过酸菜,盖锅盖烧开汤汁,加入冻豆腐,加入适量盐。加入血肠轻轻翻一下,炖煮至酸菜软烂。稍后,一锅地道的东北农家酸菜血肠就做好了孙雅静、林雨露和于望弟三个人在旁边看着刘栓柱麻利的伸手,都啧啧地赞叹着。刘栓柱掀开热气腾腾的锅盖,盛了一勺酸菜血肠递到了林雨露的面前。

“来,媳妇,尝尝好吃不?”

林雨露伸手抓了一块血肠放到嘴里,连连地说着好吃。前些日子,刘栓柱和林雨露在村里公开了两个人的恋爱。几日后,两个人领了结婚证。刘栓柱带着老母亲住到了林雨露的家里。刘栓柱和林雨露做了真正的夫妻,和孙雅静做了邻居。

孙雅静在一旁啧啧地对林雨露说:“真想不到,最爱吃酸菜血肠的你,好有口福,能吃到这小子做的酸菜血肠。”

林雨露抿嘴一笑:“放心,等你想吃的时候,我把他借给你,给你做。”

“你舍得吗?”

“这有什么身不得的,今晚就送给你了,连肉肠都给你吃了。”

“去你的,那东西你都嗦啦没皮了,给我了,我才不要。”

孙雅静说着,盛了一碗酸菜血肠,端到屋里,坐在郑老憨的身边,一口一口地喂着郑老憨。孙雅静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老人洗脸擦身、换洗衣服。在三伏天里,因为天气炎热老人睡不着觉,她就为郑老憨买来电风扇,放在老人炕边小风吹,并定时为郑老憨翻身、擦澡、理发、剪指甲。来到了秋天,天气一天一天的冷了,孙雅静为了不让老人受凉,她早早地就给郑老憨铺上了电热毯,并灌上几个暖水袋,放在老人的手脚旁边。为保持老人血脉通畅,让他干干净净,心情舒畅,她还坚持晚上为老人用热水洗脚、按摩。孙雅静说,其实,老人最难照顾的是大小便。由于郑老憨卧床活动量小,肠胃功能比较弱,经常会发生便秘,她常常要用手指一点点为老人抠出大便。郑老憨瘫痪在炕上后,他的舌头僵硬伸不出来,吞咽功能很差,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只能给他喂流食。由于给病人鼻饲比较难受,她尽量不用鼻饲给老人喂饭,自己买来食品料理机,将水果打成果汁,将蔬菜打成菜泥,刚开始用针管一点点喂给老人。这样,一顿饭下来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常常是凉了又热,热了又凉。现在,她可以慢慢地用小勺给郑老憨喂饭了。孙雅静说,这已经进步了不少。面对痛苦绝望的郑老憨,她耐心开导,常常像姑娘一样的和他说些笑话,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堵得难受的郑老憨总是“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然后一阵阵笑容荡漾在你的脸庞上,微笑着闪着着满是泪光的双眼。孙雅静也知道,老人的幸福是全家人围成一桌吃顿团圆饭,所以没回吃饭的时候,孙雅静总是把炕桌放在郑老憨的身旁,让两个孩子靠在他的身旁吃饭,让他享受天伦的幸福。按孙雅静的话说,老人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的。

当酸菜血肠做好的时候,其他的菜也准备得差不多了。院子里也摆好了桌凳。于是,刘栓柱就开始走门串户地把村里的人们请到家里吃猪肉。刘栓柱特别地把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请到了家中,亲朋好友们围坐一桌,吃着新鲜的猪肉,大碗吃着肉汤粥、活血,酸菜血肠,喝着酒,天南海北地聊着,其乐融融,他们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在饭桌上,乡亲们喝着小酒,谈论的都是新鲜词,什么新农合、社保、农转城、环保、劳务输出、免费教育等,说的都是党在农村的惠民政策。有的人也在私下里议论着,说牛大喜和孙雅静是在拉选票。孙雅静和牛大喜听到了人们的议论,只是淡淡地一笑,什么也没有说,低头过去了。

赵安民在酒桌上,也对大家说道:“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也就是孝子贤孙真正评选的时候了,所有的村民吃完晌午饭后,歇一会儿,就到老年活动中心来吧。小戏班给你们准备了一台精彩的演出。等到月亮出来的时候,我们将评选出靴子屯里的孝子贤孙,看看谁是靴子屯里的孝子贤孙?谁是靴子屯里最可爱的人?谁是靴子屯里最孝顺的那个人。届时,镇上的镇长要亲自给咱们屯子里的孝子贤孙戴上大红花,颁发奖金。另外,也请拿到选票的134位老人们,仔细斟酌一下,看看你的那一票该投给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