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确定目标

2016-02-22 作者: 林无忌
第221章 确定目标

林雷已经决定了,即使租不到杜家的鱼塘,也得想别的办法把养殖搞起来。所以,先要把养殖的品种确定下来。毕竟,确定目标,以及找鱼苗,都需要时间。

他也没有耽搁时间,立马带着马奎进了城。

开车的马奎问道:“雷哥,直接去水产品市场还是?”

“先去找灵儿了解一下情况吧。”

林雷是想到,除了水产品的供应商之外,搞餐饮的对水产品的市场和行情也是比较熟悉的。而他搞养殖也是要针对高端市场,养殖出来的鱼类,和新型蔬菜一样,是要供应给大集团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万隆集团。

如果了解了万隆集团的需求,然后针对性的养殖人家需要的品种,不仅能解决销路的问题,也算是帮了人家一个忙,真正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像钟灵这种级别的人物,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交情不够的,或者没有要事的,人家根本不会接见。即使人家愿意接见,也要提前预约。

但这么久以来,林雷和钟灵也打过不少的交道,却从没有跟钟灵的秘术打过预约电话。一般都只直接去找,或者直接给钟灵打电话。只是知道钟灵的私人电话这一点,林雷就领先于好多人了。

这次也是一样,钟灵接到林雷的电话之后,不仅不需要看日程预约见面的时间,她还把父亲喊了过来。因为林雷在电话里说了,有比较重要的事要和她们商量。她怕自己拿不下来,所以把具有最高话语权的人也拉来了。

两边各两人,在钟灵的办公室碰了面。

钟灵亲自给林雷和马奎泡了茶,寒暄几句之后,就切入了主题:“林雷,你今天找我们,到底是什么事啊?”

“我准备把养殖业搞起来。”林雷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是还没想好具体该从何入手,想请你们帮我参考参考。”

“真的啊?你终于要拓展业务了!”

一听这话,钟灵兴奋不已。钟万隆也来了兴致。

两人似乎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都难掩激动。作为新型蔬菜的最大受益者,钟氏父女俩,对于林雷及其供应的新型蔬菜,都有着强烈的感激之情。

虽然林雷还只是打算搞养殖业,当前并没有搞起来,但她们父女俩都可以想象到。只是靠着新型蔬菜,餐饮部就已经彻头彻尾的雄起了。要是林雷再搞出“新型肉制品”,必然会使得餐饮部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她们都是生意人,永远不会嫌钱多。赚钱也是没有止尽的。

钟万隆都有些迫不及待了,赶紧追问道:“小雷,你是准备把养殖做试点,还是像蔬菜一样,正经的搞起来?”

“试点就不必了,还是直接开整吧。”林雷笑了笑说道,“从业一年了,也该寻求提升和突破了。多点开花,才能赚更多的钱。”

“没错。在实力足够的情况下,拓宽业务,也能降低生意上的风险。老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嘛。当然了,你的生意都很保险。拓展业务之后,肯定是处处开花,而不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说到养殖,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啊,你有大方向上的规划吗?”

“我准备先把水产品做起来,因为我正在洽谈这方面的业务,应该没有问题。然后再开拓家禽啊牲畜啊这些,这方面就要从头做起了,一时半会儿可能见不到钱,所以要等空闲了再好好规划。”

钟万隆点了点头:“小雷,那你今天找我们,是想了解该养什么鱼?”

“没错。我想养殖利润高但又比较稀缺的种类,因为村里的地理条件限制,我无法进行大规模养殖。要是养殖太过普通的鱼类,利润提不上去。至于养殖难度,可以不用考虑。只要是淡水鱼,我都有成功养殖的信心。”

钟万隆再次点了点头,摸着下巴和钟灵商量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小雷,鉴于你这种情况,老夫建议你养殖鲥鱼或者青头鱼。”

“哦?有什么讲究吗?”林雷来了兴致。钟万隆提到的青头鱼,恰在他的备选范围之中。至于鲥鱼,他还没了解过。

钟灵接过了话茬:“爸爸说的这两种鱼,都是针对高端市场的稀缺鱼类。鲥鱼在古代是贡鱼之一,由来已久,名气很旺,市场需求量也相对较大。但由于产地限制,人工养殖又很难实现,所以在市场上,属于最紧缺的鱼类之一,售价也是一直居高不下。据我所知,鲥鱼的市场价,还从没出现过低于两千元一斤的情况。”

“两千块一斤?确实挺高!”林雷轻轻点了点头,“那青头鱼呢?这种鱼,好像是本地的吧?”

“没错。细说起来,只是青头鱼这个名字,就有好几个说法。第一,这种鱼的头顶呈淡青色,有人说它是因此得名。第二,这种鱼产自本市境内的青云湖,也只有青云湖才有这种鱼,所以有人认为青头鱼的名字和青云二字有关。还有一些人,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并展开想象,说这种鱼的头顶上的淡青色印记,就像是一团云朵,有着‘青云直上’的寓意。更有甚者,说青云市的名字,就是根据青头鱼而来。直到现在,也没人说的出,到底是怎么个逻辑。”

“那青头鱼的经济价值呢?”

“青头鱼也是古代的五大贡鱼之一,配上‘青云直上’的寓意,现在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另外,青头鱼也是本市的特产之一,每年的产出量又很有限,一直是鱼类高端市场的稀缺资源。其经济价值,和鲥鱼差不多少。就拿青云国际酒店的定价标准来说,一条七百五十克左右的青头鱼,上桌是三千六一条。要是运到外省,还要涨几百块钱。”

马奎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了:“没想到,还有这么贵的鱼!无论是鲥鱼还是青头鱼,简直都可以说是黄金鱼啊!”

钟万隆摆了摆手,笑着说道:“鲥鱼和青头鱼在食用的鱼类当中,确实算贵的。但要是和有些观赏鱼比起来,还不值一提。众所周知,锦鲤一直是观赏鱼界的翘楚。据老夫所知,单条锦鲤的最高拍卖价,已经超过了五百万!”

“呃……”马奎惊愕的说不出话来。

林雷也很惊讶:“这么说来,顶级的观赏鱼,和顶级的盆景有的一拼?”

“确实如此。小雷,你该不会是想养殖锦鲤吧?”

“那到不会。如果锦鲤也可以量产的话,也不可能炒出那么高的价格。”

林雷说的这一点,他在之前研究盆景的时候,就已经总结出来了。

无论是顶级的盆景,还是顶级的观赏鱼,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或者是专家精心培育出来的。

而凡是能量产的东西,都不可能卖出天价。

再比如奢侈品和汽车,甚至服饰,要是想卖出天价,那必须是手工打造,或者全球限量,不可能在工厂流水线生产。毕竟,物以稀为贵。

有个很著名的事例,曾经有个人,获得了全球限量七张的邮票中的两张。另外五张,都已经损毁了。也就是说,他持有的两张邮票,是全世界仅剩的两张,专家估价单张一千万!两张就是两千万。而他在拍卖之前,当着所有竞拍者的面,将其中一张点燃了,烧为灰烬。

那么另一张,就是全世界第一无二的。结果,仅剩的这一张,拍出了五千万的逆天高价,他也因此赚到了比预想要高出好几倍的钱。

深刻的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也是林雷只把捣腾盆景当副业,而且没怎么花心思的原因。

钟万隆对于林雷的觉悟,也是赞赏有加:“小雷,看来,你能一路顺风顺水的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运气,而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钟叔过奖。”林雷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咱们还是回到正题吧。经灵儿这么一说,我决定养殖青头鱼。这种鱼不仅经济价值高,销路不用愁,更重要的是,它是本市的特产。我要是把青头鱼养好了再卖出去,也能提升咱们市的名气。”

“没错。青头鱼确实是本市的名片之一。你要是把青头鱼养好了,那就等于是在这张名片上镀了金。不过……有个很重要的问题。”

“你是说养殖难度吗?”

钟万隆摆了摆手:“你刚才说了,养殖难度可以护绿,老夫也相信你。老夫想说的是,青头鱼的鱼苗,可不好找啊。”

“怎么,市场没有卖的?”

钟灵摇了摇头说道:“有卖的,但全市仅有三家。因为到目前为止,全国也就他们三家,可以实现青头鱼的人工养殖,而且产量都不大。养出来的鱼,向来都是抢手货。那青头鱼就是他们的独门生意,几乎已经形成了垄断。”

“不是……”林雷好奇的问道,“国家不是禁止商业垄断嘛,他们还敢守着鱼苗坚决不卖?”

“他们当然不会说不卖,只会说鱼苗稀缺,连自家都不够,哪有卖的?在你之前,肯定也有很多人想养殖青头鱼,但还没听说有人买到鱼苗的。林雷,要不,你还是养殖鲥鱼吧。”

马奎也点头道:“雷哥,既然买不到鱼苗,换成鲥鱼,或者别的鱼也行啊,反正都是赚钱。”

“不!”林雷摇了摇头,“就养青头鱼!至于鱼苗,我会想到办法的!”

关闭